【题记】这是一个7分钟的晋职工作介绍。也是算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罗昭锋。左边这个云图代表的是我的三项主要工作,平台管理、技术开发和教学。
我到科大已经N年,除了短期的访问,就一直在科大学习和工作(算是一个非常专一的人)。
下面是学校关于正高xx的任职要求。1、学历这方面是没问题的;3、外语水平我就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应该没问题;2、关于业务能力方面,我会展开进行一些陈述。
我的本职工作是平台管理,我能够熟练掌握的有20多台大型仪器设备,我觉得在技术方面还是比较全面的。我所在的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目前在全国而言,有三大亮点。一个是开放式结构(胡兵老师的功劳);第二是自动化管理系统;第三是发起的生命科学公共平台联谊会。仪器自动化管理系统始于2008年,我是第一代产品的产品经理,全程负责开发。因为这套系统使中心能够实现全天24小时服务。2008年还发起了全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已经成功召开了11届。今年的12届年会将在厦门大学召开。这对提升我们在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后面这两项要特别感谢魏海明教授。有他的信任和支持,我才有机会去推动这些事情。
在仪器管理方面,我目前主要在负责细胞分选方面的仪器。我在中心有点救火的角色。哪里搞不定或者缺人,就会去哪里。我之前是主要负责分子方面,后来流式这边缺人,所以就负责分选流式。很多老师可能知道,中心的分选流式之前口碑并不太好。我负责之后,用户的口碑有了明显的好转。这是用户的反馈。这是申老师验室的,他们做的是单细胞,说是比手挑的都好;这个是宋老师实验室的反馈。之前都是去外地去南京上海北京,现在都是在我们这儿做。这并不表示我们的就很牛了,但的确我们在努力,我们在进步。我们还会继续提升我们的技术。
在仪器的推广与培训,仪器技术开发方面,仪器维护维修方面,我也做了很多工作。譬如录制培训视频,扫码培训。开发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开发这种单分子收集技术,我们现在能够实现单个DNA分子的收集。就是基于视频展示的这样一套方法。这也是上次省委书记来视察的时候,中心展示的两项自主研发技术。
这是我开发的一体化数字PCR,这是第1次报道这种整个数字PCR过程,从液滴生成到反应再到检测,在同一个管路中完成。文章发表在lab on a chip上。
这是过去我申请的一些项目,主要是一些技术开发类的项目,总经费大约300万。后面三项是教学方面的项目资助。
我一直在开发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这是一个平台型技术。核酸适配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抗体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学院老师提供一个基础性的研究技术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多去关注。
在筛选技术方面,我们还举办了很多次的筛选技术培训班。截至目前,已经为国内170多个实验室提供过技术培训。我还录制了免费的《核酸适配体》课程,让更多人去了解这个技术。
由于过去的积累,我参与起草了两项国家标准,第1项是作为第一起草人。
这是我申请的一些专利,共有2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其中8项已经授权了。
这是发表文章,相对各位教授来说,都是比较低的,引用总次数不到500,总影响因子200多。
这我的第三方面工作是教学方面的工作。我共开设了3门课程。其中在全国知名度相对最高的课程是《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本校选课人数已经超过4500人,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入选智慧教学之星。另外还开设有《创新思维》和《个人知识管理》课程。
我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是安徽省第一门正式上线的mooc课程。我是学校第1位获得cousera资助的老师。网上有超过20万选修我的MOOC课程,超过80所学校认可该课程学分。在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创新,创办了像萝卜分享会、创意马拉松、百日为新等,并且得到推广,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也在借鉴这些教学活动形式。
过去9年,我虽然没有任何教学方面的课时要求。我上课的总学时共有1933学时,年均学时是215,选课人数是4165人,平均是463人每年。
这是获得的一些奖励,这是一些奖励证书。主要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是我的课程在网上的一些评价,在中国大学慕课这学期有13,000多人选修,在学堂在线69,000多人,这个是累计的,这个学期是27,000多人。这个学期两个平台,共有四万多人。这是学习者的评价,4.9分,满分为5分。这是同类课程当中评价最高的一门课程。
我在网易云课堂也有一些免费课程,也得到很好的一些评价。
另外,我也非常荣幸,我的课程被推荐为华东五校联盟课程。陆昉教授目前负责华东五校的课程联盟建设,他是复旦大学前副校长,他对我的课程给予了很高评价。上周是第一次见面,他给了很多鼓励。这张图是去年在沈阳,全国信息素养教学研讨会上,我是大会的特邀报告人之一,报告得到清华大学图书馆邓馆长的高度评价。这个二维码是视频链接,有图有真相。
简要小结一下,我的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个教学方面,获得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且得到学习者的高度评价,
在管理方面主要是负责开发了大型仪器自动化管理系统,这使我们能够提供24小时的服务。发起的公共平台研讨会,提升了我们在国内的知名度。
在技术方面不管在仪器管理、技术开发,还是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方面,我们都算是走在全国的前列。
我个人认为我还是有一定的情怀去做一些事情。像我上课这件事,为了尽少耽误本职工作,我的课程基本都是连在一起上的,很多课都排在晚上。对于我在中心内部的考核,我的教学工作量是不予考虑的。尽管上课这件事情,没有要求、没有课时费、甚至在工作量计算的时候,都不予考虑。但是我依然愿意去做,因为,我知道我可以帮助到很多的人。在此,我也推荐各位老师可以把我的课程推荐给你的学生,我相信一定不会误人子弟。
我愿意做一些教育、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是因为我觉得帮助更多的人做好科研,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比我一个人去做科研更加重要。这就是我所有工作的出发点:
助力科研,推动创新。
谢谢大家关注。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