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中级--CameraRAW滤镜第五节

一.效果

1.1 颗粒

如果我们有时候需要人为为照片添加一些颗粒感来营造一种胶片的感觉,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尝试着使用效果--颗粒来添加效果。

图1.1 颗粒

数量:控制应用于图像的颗粒数量。向右拖动可增加数量。设置为零可停用颗粒。

大小:控制颗粒大小。如果大于或等于 25,图像可能会有一点模糊。

粗糙度:控制颗粒的匀称性。向左拖动可使颗粒更匀称;向右拖动可使颗粒更不匀称。

颗粒和噪点的区别

颗粒经常出现在胶片相机,噪点经常出现在数码单反相机。

胶片的感光乳剂是卤化银,胶片的颗粒就是卤化银里的银原子颗粒的放大;噪点是数码单反相机高ISO造成的,是放大信号的副作用。

胶片颗粒的排列是随机而又自然的,它可以让画面更有纹理,生动而多变,有强烈颗粒感的胶片照片比有柔和边缘的照片锐利,对视觉的冲击和刺激会更加强烈,颗粒会影响银盐黑白照片的锐度,在某种程度上颗粒越大锐度越大;噪点是高ISO下,感光元件随机产生的杂色,是设计师极力避免的,会严重影响画质的。(具体去除杂色的方法,参见photoshop中级--CameraRAW滤镜第三节)

1.2 裁剪后晕影

前一篇文章,我讲解了单反相加在拍摄过程中常见的几类问题,其中有一个是镜头晕影(参见photoshop中级--CameraRAW滤镜第四节)。但有时我们对图片进行了人为修剪,把原有的晕影剪没了或者想为一些照片添加这种感觉的效果,那么我们可以借助“裁剪后晕影来实现”。

图1.2 参数

1.2.1 样式

高光优先:在保护高光对比度的同时应用裁剪后的晕影,但可能会导致图像的暗区发生颜色偏移。适用于具有重要高光区域的图像。

颜色优先:在保留色相的同时应用裁剪后的晕影,但可能会导致明亮的高光部分失去细节。

绘画叠加:通过将原始图像颜色与黑色或白色混合来应用裁剪后的晕影。适用于需要柔和边缘效果的图像,但可能会降低高光区域的对比度。

图1.3 不同样式下的对比

1.2.2 数量

正值会使角变亮,负值会使角变暗;值越大暗角越强烈。

图1.4 数量

1.2.3 中点

值越大暗角越远离中心(暗角范围越小),值越大暗角会越靠近中心(暗角范围会越大)。

图1.5 中点

1.2.4 圆度

正值使效果更圆,负值使效果更椭圆。

图1.6 圆度

1.2.5 羽化

较高的值会增加晕影的柔化效果,使其过渡的更自然,较低的值会减少晕影的柔化效果。

图1.7 羽化

1.2.6 高光

这是一个修正用的参数,它只有在高光模式和颜色模式下,数量值为负值时才会起作用,用来修正由于增加暗角带来的高光区域的损失。

图1.8 高光

二.校准

校准命令这里更多的是对颜色的调整,它是依据三原色进行颜色色调的调整。

图2.1 红原色调整(洋红方向)

图2.2 红原色调整(黄色方向)

如图2.1,当我将红原色向左拖动时(洋红方向),会发现原来图像中的红色区域会逐渐变成紫色调,有点类似于将色相环沿着顺时针转动,此时红色原来的位置就被紫色调所占有。(但是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校准命令不仅仅是转动色盘)

阴影:对图像中阴影区域进行色调的调整(偏绿还是偏洋红);

图2.3 阴影调整

如果喜欢,记着关注公众号哈~~里面有更多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photoshop中级--CameraRAW滤镜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