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读书会第07期《读懂一本书》共读第7天收获:简单四步就能解构一本书

小王是个爱读书的人,却总是工作忙时间少,新买回来的书不是看两页就放到书柜就是通篇看完也不知所云。为此,他很苦恼,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读书这块料,要不要把读书的习惯坚持下去。生活中,像小王这样的人还不少,心中深知读书的好,却想说爱书不容易。其实,或许小王和读书之间就只隔着一张薄薄的窗户纸,只要一个得当的方法就能把它捅破。

对于工具类的书籍,也就是那些能提炼出工具性的内容的书,作者会教给读者一套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法。这类书从名字上容易和工具书混淆,其实是两个概念。工具类的书籍占了书籍分类中很大的比例,因此解构这类图书的方法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聊解构工具类图书的神奇四步法。

步骤一:找主题(what)

任何一本书都已有一条主线,读书时首先应该弄明白一件事:读完了,问自己,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工具类的书一定是尽快让读者知道书的主旨,否则没人愿意花时间在这本书上。这类书的阅读目的不是娱乐消遣,是要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在书中找到定义这个问题的句子,继而找到它的主题。

不同的书的主题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有些书还会在我们读完之后,从整体出发才能发现它的主题。但是一般情况下,对主题的定义往往在第一章、第二章。一本书前面的部分多是用来下定义的。因为所有的论证过程一定实现从定义出发的。

定义了一个主题或概念以后,才能够开始探讨解决方案。所以,再复杂的书,也应该首先看他是怎么定义问题的。

步骤二:找背景(background)

一本书的背景知识,能够帮助读者开阔眼界,比如关于书中的主题,相关领域的人做过什么讨论,哪些机构做过什么样的研究,结论是什么。这些都能让读者了解一个理论的前沿研究状态是什么,或者现状是什么,从而间接地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

虽然背景内容有这么重要的价值,但是有些书也是没有背景叙述的,直接过渡到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步骤三中的方案部分,这一点我们也要了解和接受。但是对于有背景介绍的书籍,我们一定要重视它的背景。

步骤三:找方案(how)

这一步,是我们解构一本书、读懂一本书的核心与关键。因为一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它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在这些解决方案的论证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论据,比如统计数字、对比实验、调查结果、以及大量案例。这些都是书中很有价值的内容。

这一部分,也往往是我们阅读的目的所在,我们读这本书就是冲着解决问题的方案来的,找到作者提供的方案,以思考为载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最终达到我们读书的目的。

步骤四:找意义(why)

找到方案后,似乎我们可以满载而归,但其实我们还可以收获更多——追问意义,升华价值。一般在书的最后都会进行价值升华,揭示本书意义:读者最后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读者读完书后有什么样的感受?生活和思想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等等不一而足。

你会发现,原来读书我们走得是上坡路,而不是平地,我们不仅有收获,还有提升有进步。读书就像一个螺旋楼梯,虽然又回到了原来的主题,但是我们的境界不一样了,更高级了。所以好书不厌百回读,常读常新,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这简单却又神奇的图书解构四步法,你学会了吗?下一次,在你读书的时候,不妨用起来,相信它一定可以使你的读书更有章法,也更有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德读书会第07期《读懂一本书》共读第7天收获:简单四步就能解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