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00后的高中生写的文章,内容是关于婆媳关系的,讲婆婆的格局对家庭有多重要。文章的立意有高度,故事生动不烂俗,既活灵活现展现了婚姻中的鸡毛蒜皮和生活智慧,也通过指出婆媳矛盾的问题所在,引起“媳妇们”的共鸣。
文章一出,书友们都震惊了,已婚女人们写围城内的文章,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围城外的未成年少女吗?她都没有结婚,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作家写文,需要有生活,但不是必须每件事情都亲身经历。闺蜜的爱情史,同事的奋斗史,隔壁老王的**秘史,哪个不都是活生生的素材来源。书籍、影视、新闻、娱乐八卦,更是取之不竭的信息来源。关键是要有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
关于这方面内容,《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很有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是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写过多本关于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类的书籍,销量累积50万册余。在出版《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之前的10年时间里,共记录了189本笔记。
这本书是《如何有效整合信息》的修订版,原书出版已经近10个年头,新版增加了更多新的信息整理的诀窍和技巧。《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细致的讲解了制作笔记的原则,怎样简单、实用、可持续的制作笔记,和利用笔记实现信息提取和产出的方法。
一.制作笔记的原则
笔记是制作给自己看的,实用为主。奥野宣之强调的制作笔记三条原则: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按照这三个原则,作笔记可以变得轻松有趣。
1.一元化
“一元化笔记法”有三个主要优点:简洁不容易混乱,无压力可持续,自由度高随意调整。
日本曾经一度流行“收纳术”,教人们怎样巧妙储存家中物品,大小盒子,分门别类,有序摆放,衣物更有多种节省空间的叠法和收纳法。但是人们发现,细致到如此程度,并没有减轻负担,有时反而增加了找东西的麻烦。
相反,如果把一大类的物品,全部放在一个地方,寻找起来就要简单得多,还会减轻心理压力。比如,把所有的“卡”,放在同一个盒子里,需要会员卡、物业卡的时候,直接去盒子里找,如果这里面没有、那就可以确认这个东西绝对没有了,不需要到各种可能、不可能的地方翻个底朝天。
“一元化”避免了信息分类过于细致化,记录起来很轻松,找起来也省心,从而也减少了整理信息的时间,当一切变得随意简单,自然发生,就不再需要用力的“坚持”了。
2.时序化
时序化,是按照时间顺序逐条记录即可,但要注意标记时间。奥野宣之推荐使用6位日期记录法,比如180420,简单规整。统一的日期格式,也使记录笔记的过程有一种仪式感。
记录事件时添加上日期,也会帮助你在回顾笔记时,更容易回想起事件的前因后果,比如,查看到自己看某本书的时间,回想起自己当时处于什么时期、什么状态,然后、时隔多年,你理解了当时的你为什么会对这本书有这样的解读。
“时序化”把多本笔记本用“时间坐标”连接起来,变成了一幅长轴,时间坐标是唯一的,整个长轴上不存在位置重复的点,这在以后提取信息的时候,非常有用。
3.索引化
建立索引,是为了方便我们以后提取信息。简单的按时间记录,没有分门别类,以后需要查找信息就会不方便。索引,就是给自己所有的笔记做个目录,标记指针。但不是像我们书籍的目录那样死板。
由于笔记是逐条按时间记录,所以笔记本也是如此,要标记1、2、3……,这样的序号。制作索引时就可以这样写:讲书稿的写作方法——第5本180420。还可以按类别制作指针:书评类文章的大纲——蓝色标签纸。这样,在笔记的页边贴着蓝色标签的地方,我们就知道这些都是书评类的,可以快速定位。
二.高效笔记的制作方法
笔记作为们重要的素材库,以后多年都需要反复使用。所以首先,要保证字迹清晰,要写出“轮廓感“,尽量大小一致,这样视觉效果会很整齐、舒适,以后也会有看下去的欲望。
二是要简洁,笔记中能用英文(拼音)缩写、自设符号来简单表示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写很多字,要学着给自己减负。比如,北京——BJ,地名是大家比较习惯使用拼音简写的,日常用到的长词语如果有英文缩写,可以积累下来,方便使用。
常用的词语是可以根据自己习惯设置符号,比如,书评——P,讲书稿——J,电影——M,课程——K。符号可以写在相应内容前面作为标记。
此外,使用分割线可以改变文章节奏感、使文章读起来有韵律;书脊处标记序号、在日期旁边添加标题以方便查找;把笔记前后空白页的“黄金地带“充分利用,随心情记录,可以使笔记体现书写者的喜好,更加有趣、个性化。
奥野宣之在这部分提出的一个最为大家熟知的笔记方法,就是“葱鲔(wei)火锅法”,即摘抄、个人感悟交替记录,并在前面分别以*和#等符号作为区分标记。这样的“原文+触发”的记录方式,可以充分捕捉记录者阅读时瞬间的灵感,这种灵感是脱离情境之后很难再能产生或回忆起来的。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是“生活中的新知”。积累素材,我们不可能仅仅坐在电脑前查新闻、看视频,也不可能仅仅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灵感。“生活”是最大的资源宝库。生活中所有的琐碎小事,都可能引发你连锁的思考,触发无限灵感,善于观察、搜集、记录这些小事非常重要。
三.活用素材,实现产出
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怎样使用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创作是什么。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James Webb Young)说:“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前面我们说了怎样收集、记录素材,这相当于去各种市场——超市、自由市场、进口食品店——买食材的过程。前提是,购买的地点就不能单一,这样才可以得到种类丰富的食材。有了材料,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菜品吗?不见得。
我们记录的小说片段、广告词、朋友趣闻、街边某个场景,甚至是“葱鲔火锅”摘抄法中自己灵光一现的想法,其实都是最原始的材料,通过感官直接捕捉的,是“生”的食材,就像没有清洗、拣择、切块,不能直接下锅一样,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加工的素材,就没有被我们咀嚼、吸收、内化成自己的营养,无法直接输出。
所以,记录大量的素材之后,需要定期进行回顾,对同类型的内容进行标记。奥野宣之的方法很值得借鉴:首先在做笔记的时候,在书右切口处,对相同主题的内容贴上等高的标签,重读时候,可根据标签指示按主题重读,发现有新的关联,再在书的上切口处贴标签进行标记。
这样,通过标签,在实现了索引功能的同时,还对信息进行了交叉参考。从前没有觉得有关联的素材,按着时间先后顺序,无目的的而翻阅,反而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经过重读这些似乎毫无关联的素材,即便我们不去主动联想,信息也会在我们潜意识中产生关联。这时候,可以将不同主题的素材从笔记上移到单独的卡片或纸张上,实现书面化的信息重组,写文时可以直接参考。“重组法”适合写小说等长文,几千的短文就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参考笔记就足够。
这本书中提供的笔记制作和产出的具体操作方法还有很多小细节,日本人的严谨、细致在这本书中展现无遗。这是很值得学习的。
奥野宣之在书中反复提出了一个观点——不断接触乍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信息才是上策——因为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如果预先设置了目标,就如同我们在搜索引擎里直接输入“书评”二字,我们捕捉到的信息会过于单一,谁知道如果我们记录了一段关于戚风蛋糕的广告语,不会为写出一篇有关AI的文章提供灵感呢?
如果仅仅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那么搜集的信息就会缺乏趣味性,有些看上去很有用的素材,因为太符合你预先设定的框架了,或者太有你的个人风格了,而很难激发新的感悟。如果你想有改变,就必须让不符合你条条框框的信息进来,一切、皆是灵感。
奥野宣之说,“看似可用的用不得,看似没用的尽可用”。这才是创作信息获取和使用的终极秘籍。
(THE END)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