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操的时候,我意外的发现男生A脸上有明显的抓痕。出于心疼,我问他是怎么弄的?他回答的支支吾吾说“没事”。在我的再三追问下,A终于说出是男生B弄的。我立刻把这两名当事人叫来了解情况,原来大概经过是这样的:
昨天去上微机课,因为不在班级上课,而是要到另一个楼的机房上课。所以需要提前排队候课。学生正在机房门口的楼道里排队,等待上课。学生A突然想看风景,但是他所站的位置并不直接靠窗,前面同学B的位置就比较好,可以视野开阔的看到窗外。想到这,A一把把前面的B薅到自己的身后,自己站到了B的位置看向窗外。男生B被猝不及防的一拽吓一跳很生气,又把A从前面拉回到自己的身后。
刚要看风景的A没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怒气难消伸手去打男生B,B当然也不示弱,两个人扭打在一起。结果导致两个人脸上各自挂伤。
两个孩子断断续续的说完后,自知理亏低下头来,他们有点担心我会怎么处理。
我看着他们是又气又心疼,先对A说“你想看风景——,这本身没错,说明你向往美好”,
我又对B说,“你在捍卫个人权益,也没错”
听我这么说一两个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以他们的经验,打架应该会遭到严厉的批评,
我接着开始发问“除了像你们这样用武力解决,还有别的做法吗?”两个人半天没有回应,或许是在想答案吧。
我突然使劲拽了A一把,他完全没有防备,差点没站稳,然后茫然的看着我,
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我趁机问“我这样拽你,感觉如何?”
A马上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做法不妥,显得很不好意思。
我继续引导“你想站在靠窗的位置看风景,除了拽前面的同学,还可以怎么做?”
他犹豫了一下,从牙缝里缓缓挤出“我可以和他商量一下”
我又转向B说,“A的做法固然不妥,但在当今社会中,确实存在很多类似的不合理做法。到底怎么做才能有效的解决、还不至于伤害自己呢?以暴制暴,你已经体验到了——结果是两败俱伤。除此之外,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吗?”
B沉默了,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我开始启发B“A拽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不舒服”
“是的,你和A说你的感受了吗”
B摇头
我说“那现在说出来”
B说“你拽我的时候,我,我,不,不舒服”,短短的一句话,磕巴了好几次,说的也很生硬,显然B很不习惯这样说话。
A刚刚体验了被我拽的不爽,听到B这样诚恳又不带评判的说,惭愧说,“对不起”
B也大度的回复说“没关系”
两个男生和解了,我的表情却从平和转为严肃,“这起打架事件因谁而起,可不可以避免?我们从这件事中能学到了什么?”
A意识到自己是挑起事端的人,低头承认“老师我了错,我不该直接去拽B。”
“还有吗?”我问。
A想了一下,补充道”我不该在排队的时候看风景 ,影响纪律”,
看来孩子们真心意识到了错误。为了启发学生,我没有罚他们写检查,而是给他们布置了一个特殊任务——就是想出三种合理表达自己的做法。
这个小任务激发了两个孩子的思维:A写的三种做法是“我找人商量换到临窗的位置,如果他不同意,我再去和别的同学商量”、“我可以在到队伍后面没人的窗户旁看风景”、“我还可以等下课后再看风景”
男生B作为被动的一方,也找到了除了武力以外的解决方案:“我可以告诉A这样做我不舒服”、“我可以把这件事告诉老师”或者“严肃的告诉他排队的时候不可以随便换位置”
事件发展到这,已经圆满解决。现在我来归纳一下,在这个案例中:A因为界限不清而直接冒犯B的身体,B也没有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而是用以牙还牙的方式还回去,也没有遵循“身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界限。本来是芝麻大点的事,却引发了两个人打架受伤。
这个案列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两个孩子为什么会以这样方式的表达?A有了看风景的需求为什么要去粗暴的拽人,而不是用商量的方式?B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是用还击的方式?猜想一下,他们在家里是如何被对待的呢?是的,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孩子直接复制了家长对待他们的方式,孩子只会用他们亲身体验过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与人相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