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公司都重视用户需求,有些为此专门成立用户研究部门,做大量的数据分析,用户调研,访谈等等,但是还是做出了很多全能型忽略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用户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想起的品牌又是谁?谁家的产品能帮助我解决眼前的问题?
今天咱俩聊一下用户希望购买什么样的产品。
情境与完成任务
首先我们要了解做产品的目的,我们要以用户在某种场景下,使用某个“产品”或“服务”来完成用户的“任务”。
说白了就是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来帮助自己完成一件用户想做的事情。
基于这个基础原始需求,我们还可以,改良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有效地、便捷地、便宜地完成这项任务。
如果抛离开实际情境,那开发出的产品就变成商家假想的产品,从而与用户需求背道而驰,或者过度服务,做出全能型价格昂贵却不实用的产品。
案例:来看看一家想提高奶昔销量的快餐连锁店。
最开始他们基于产品为中心的思路,然后按照可能购买奶昔的顾客特点进行细分。俗称的用户画像,着急一群可能购买奶昔的一群用户,然后开始探索,是应该做得浓一点,巧克力多一点,便宜点,还是换成更大的杯子?
你会发现所有觉得对的提议,最终可能是个四不像的产品?即使真的做出来他们也不会埋单。
如果是基于用户“使用”奶昔来做什么这个思路,那就完全不同,通过对用户购买奶昔的观察,以及采访,得到一个多重任务的需求。---他们要在开车路上打发路上时间,还要保证肚子在中午前不会饿,而且只需要单手操作,且不会搞脏手也不会搞脏车。他们也选择了一些其他代替品:如百吉饼、三明治、香蕉、因为均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最终选择奶昔,用户不是因为喜欢喝奶昔而购买奶昔。基于这点他们可能在奶昔中增加果粒,当用户驾驶车辆无意中吸到芬芳的小果粒时,会感到意外惊喜,而且果粒还有健康元素在里面,同时制作的更浓一点,在延长打发无聊时间同时更能填饱肚子。
所以当我们以用户使用某产品,想要用它来完成什么任务时,你会发现他的竞品可能并不是同类,你可能会跨界发现一片蓝海。
发展路线
我们前面介绍过破坏性创新,2种模式,一种基于低端的市场破坏性模式,另外一种为新市场破坏性模式。那么基于这两种模式如果保证持续创新呢?
低端市场破坏性竞争中,人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产品改良的方向,只要向高端市场不断推进就好了。从低开始慢慢侵蚀高端市场,如智能手机,相机功能像素越来越高,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从慢慢低端像素慢慢侵蚀了数码相机的市场。
新市场破坏性竞争则相反,这个领域中的挑战要自行创造向上的通道,因为前无古人,无法效仿。那么要依据什么原则来制定发展路线呢?来看看下面黑莓的案例
黑莓当年成功,新市场,为身处新环境的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收发功能,包括排队,乘车以及开会场景。
如果以及产品角度去思考,就要把竞品的功能统统考虑在内,变成一个全能型产品,比如把惠普的Word和Excel加入、索尼手机的相机功能、Palm Pilot的日历功能、Nokia的语音发送功能。
如果以客户规模角度去思考:定位为商旅人士,竞品可能是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连接,可能要添加在线股票交易、电子书、无线网络连接、数据带宽、无线连接到网上旅行社等等
以上两种做法最终做出全能型产品,且变成一场忽略真实用户需求,的军备竞赛。
如果按照人们完成任务的需求作为基础来规划又会怎么样?
通过观察,用户使用黑莓手机基本上用它来提高碎片时间的使用效率。如排队时查看与回复邮件,开会时查看一下重要邮件。那么黑莓的竞品是谁?打发空当时间,提高效率时,它的替代品是谁?一份《华尔街日报》,一部手机、新闻信息等。那么就可以以此标准进行筛选哪些功能,收发语音信息、头条新闻和股市行情、傻瓜游戏 这些都符合有效利用碎片时间的目标。
细分市场四个错误
1.惧怕专一
产品清晰定位,越专一,就越能做好一项特别的工作,但专一也明确告诉企业那些事要作哪些工作不作。企业高管通常会担心因为专一,而失去其他方面的,对自己专一方向没有信心。这有点想赌博,对了就变大变强,错了可能是失去市场,如果管理者能够专注于用户想要完成的工作,会大大提高新产品的研发的胜算。
2.量化市场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收集统计各种数据报告,毫无疑问数据是有用的,但也可能误导企业生产出不符合市场方向的产品。如果只依靠现有表现的数据来细分市场,规划产品,而忽视用户本质需求,可以预见这类规划出的产品一定不符合市场要求,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要分析数据背后的本质需求,这些产品在什么情境下,帮助用户完成了什么任务,而不是遵照标准市场量化数据表面分析。
3.渠道的结构
市场上的大多数零售渠道和分销渠道都是按照产品类别来组建的,而不是按照用户任务组建的。因为新产品必须归入已有相应产品类别,和同类产品摆放在相同的货架上。它妨碍了创新者的灵活性。
4.品牌策略
表面上看,按照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地域或产品类别细分消费市场,似乎更容易设计出沟通策略。但当沟通策略驱动细分方案时,目标客户的属性可能会扰乱产品研发,导致生产出高昂的全能型产品。
品牌定位:如某一个品牌的内涵被定位在了某种任务上,那么当顾客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个任务,他就会想起这个品牌,然后去使用这种产品。如:怕上火喝王老吉~汽车安全想到沃尔沃、操控想到宝马等等。
如果以及形成品牌的企业,想要做低端市场破坏性产品时,会担心危及到以及建立好的品牌。其实完全可以建立以下旗下副品牌,做针对性的品牌。
如:马里奥特集团就采取针对性多品牌战略,人们召集大规模会议时,会考虑万豪酒店;当需要一个干净、安静的环境来完成夜宿任务时,人们想到万怡酒店;当人们需要便宜的家庭式旅店环境时,可以选择菲尔德假日酒店;如长期入住居家套间时,可以选择马里奥特的公寓酒店;这些都是马里奥特旗下针对性的品牌。
来回顾一下今天的重要内容:
1.要基于用户在什么情境下,需要什么产品,来完成一个什么任务的思路去规划产品
2.避免陷入细分市场时的四个错误,惧怕专一、量化市场、渠道的结构、品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