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云开
提到叔本华这个名字,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悲观主义,而且是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
不明就里的人,可能认为叔本华是饱藏人间冷暖才会这样的。其实,叔本华出生商贾之家,终身不为生计考虑,还养着仆人,他终身未婚,也没有生儿养女的困扰。但这样的一个人,却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起初,我读到叔本华,不屑的人为,这家伙的哲学不过是一个富二代的颓废、一种自我寂灭的无聊呻吟,而且这种呻吟不过是看了古印度哲学《奥义书》而发出的共鸣而已,能有多少价值呢?不读也罢!
后来,人生几经浮沉,我渐渐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不过是在上演叔本华所说的悲剧而已。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抱着远大的理想、期望进入这个世界,最后都难免陷入一种失落的绝望之中。
人在这个世间,失意有失意的痛苦,得意亦有得意的痛苦,就没有一辈子未经历过痛苦的人。
突然之间,我刹那明白,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一种揭示,目的是让我们认识世界真相之后,然后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也就是说,叔本华所讲的悲观主义是人生的底色,或者说悲观才是希望的土壤。那么,要想长出所谓的人生希望,一定要是在悲观主义这片土壤上。有人说,看戏剧要看悲剧,因为悲剧才有大智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难怪叔本华在遗言中说了一句话:“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显然,叔本华对自己哲学的流传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可能会被很多人误解。我们可能就是在很多学者的误解下误解了叔本华,或者说片面性的、浅薄的认识了叔本华的哲学。
今天,我们再从几个角度,深刻地认识一下叔本华,以及他的悲观主义的价值所在。
从鲁迅说起
看过鲁迅小说《野草》的人,可能会对这篇文章有深刻的印象,这篇小说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挣扎。
在《野草》里,鲁迅把人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维度上揭示人的悲观境遇。
在鲁迅看来,人们在对自己的现实处境有种种不满时,最容易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比如西方人追求的“乌托邦、天堂”,中国人追求的“桃花源、大同世界”等等,都是一种对现状不满后的臆想。鲁迅统称之为“黄金世界”。
其实,对这种“黄金世界”期望,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对世界的认识不清楚而自欺欺人的悲剧。
因为要实现这些东西的“关键指数”,除非社会没有任何的冲突和矛盾。
在鲁迅看来,任何的时代都有几种人的矛盾:“曾经阔气”“正在阔气”与“未曾阔气”这样三种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想要革新。
因此,如果把期望放置在未来,往往是要失败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用鲁迅的话说,只能站在悲观的土壤上、绝望的田埂上,杀出一条血路来。
鲁迅的小说,从底层逻辑上来看,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世界真相的揭露,与叔本华一致。我们不知道鲁迅写作的底色是不是就是从叔本华的哲学上建立起来,但鲁迅读过叔本华这是肯定的。鲁迅就曾引用过叔本华的一句名言:“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然而没有蔷薇的刺却很多。”此外,鲁迅还引用过叔本华“豪猪拥抱取暖”的寓言。
也就是说,叔本华和鲁迅思想都有一个潜意识,就是希望我们看破世界、个体生命的真相,回到这个世界、个体生命的最本真状态上来思考,重新“认识自己……因为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说)”。
实际上,当我们一思考,一审视,我们就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里,佛家的“万物皆空”的思想里,道家的“道化”里,以及基督教的“原罪”神学里了。
那么,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如何解决呢?
总体上来说,叔本华认为,人类要摆脱痛苦,就是要禁欲,摆脱意志束缚,否定生命意志,禁绝一切欲望。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佛家的解决办法,也是基于这个逻辑出来的,就是教人归入空门,拒绝一切的欲望,寻求超脱。
此外,基督教略有不同,其解决办法是教人信仰真神、依靠真神获得拯救和永生。
当然,叔本华和佛家的解决办法,从世俗上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从人类学、伦理学上来讲,这是不符合人类长存下去的。那么基督教的解决办法是属于宗教性质,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道家的解决办法是,消除自我私欲而“顺道而为”,但在如何顺道而为,道家并没有讲得明白,一般人不易操作。
在此,且不说这些解决办法的对与错,实际上迄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都是各自说自己的理。
因此,当我们抛开解决办法,单独看叔本华对世界真相的揭示和论述,对我们认识世界、处理人生事务是非常有帮助的。
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
叔本华认为,人活着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的人,就会越痛苦。
叔本华这一论点,可以用创业者的真实写照来论述,每一个创业者,刚开始创业都会经历会失败,而每次创业失败后的痛苦,往往与他当初追求梦想的期望成正比。
而当这个人重新以另一种心态上路,看淡了生死,没有之前那样雄心壮志,反而事情却容易成功。换句俗话说,有些事情,当我们不那么在乎了,或许也就成了。
这虽然是一个看似没有什么变化,仅仅是心智的一个转变,但却是做事至关重要的所在。这让我想起了庄子,庄子在他的书中讲了许多故事,都是关于如何做成一件事的方法,大抵也是对所要做的事放弃一切期望、奢想、欲望,把自己变成“心如死灰、枯槁之象”,从而在此基础上,才能做成大事,即“无为而无不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也就是说,任何事,没有在悲观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定还要回到悲观主义上,再从这里出发,重新在悲观主义上长出希望。
比如,如果一个人一次创业成功了,如果他没有悲观作为生命的底色,他可能还会失败,或者陷入另一种无所适从的虚空,以及另一种与理想期望所不同的痛苦。就如萧伯纳说的:“没有得到是一种不幸,得到了也会是另一种不幸。”
所以,叔本华强调,世上没有真正的幸福,一切的满足或不满足都会有痛苦,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在“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在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其实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有痛苦。
所以,用叔本华的话说,拥抱悲观主义吧,这才是世界真实的样子。
把悲观作为生命底色
当我们把我们的人生各种事物,放置于悲观主义之上来考虑时,我们会获得一种“洞明世事”的眼界和智慧。
比如,我们在选择结婚对象时,不要期望这个对象给你带来什么美好,而是你要做好为这个对象承担责任的预期。那么,你就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牺牲精神”来承担。
因为,婚姻存在的基础,就是在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中互相谦让、宽容、理解、帮助,而这里面与任何的美好都无关,如果你没有自我牺牲精神,你可能就会在对对象挑剔中败坏了婚姻。
也就是说,只有你将对象置于悲观的预期之中,你或许才会真正的有幸福。否则你可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其实,这不是人结婚后就变了,而是这就是婚姻的本来样子。换句话说,就是生命、生活的本来属性。用物理学来解释,就是“熵增”,世界万物的状态就是从有序到无序的状态发展,就像一个房间永远是向着凌乱的方向发展,它不可能自动的向着越来越整洁、干净的方向发展,因为熵增的定律决定了这个性质,除非有人来打扫整理(即有能量来修复、纠正)。
所以,在处理诸如婚姻、交朋友、创业等等人生事务上,我们唯有持悲观主义为底色,千万别被自己的期望和想象给欺骗了。当我们以悲观主义为底色了,有可能我们就会有意外的惊喜。
由此,一点小小的感动,一点小小的收获,都会让我们感激涕零,敬畏上天的馈赠,这就是人生幸福的秘密。若不然,我们可能就忽略了这些小感动、小确幸,始终追求那些缥缈而宏大的胜利,结局一定可能是我们从未活得实在过、踏实过、幸福过。
有人说,人在低谷中,就只有向上的路。
叔本华的哲学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为我们找到了一片生命的底色,让我们在这个底色上去描绘人生,才会更有更多的幸福保障。
也就是说,把悲观作为生命的底色,才是一种极高智慧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