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应当说是全世界各国在其相应时期的普世价值,也是超脱一切法律的“自然法”的法则。“平等”的概念源于西方,其发展的道路亦是曲折的,是与一切不平等、充满束缚的世界斗争而争取出来的。
那我们说既然自然人是平等的,那么人作为社会动物、政治动物,将这种平等表现在政治中的理论和行动就显得尤其重要。平等的境况出现,被剥削的阶级就要冲破枷锁,反抗剥削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封建社会存在的问题又不能被其体制所解决。
就比如遍布于西方的天主教的教堂、教会最初是枷锁人们的思想的,背后是深不见底的利益深渊。如果说他们所“创造”的神,上帝创造了人与万物,又何须再从人的手中收走每一枚金币。
所谓的“赎罪券”,你当真每往宝箱里扔一枚金币,天堂之路就为你开放,地狱里就又少了一个肮脏的灵魂?这被当代人笑称“中世纪的智商税”的事情,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人类历史上。
那么我们疑惑,这种打着所谓赎罪的旗号,实际敛财的行为,有人相信吗?或者说他们怎么不质疑?我倒想如果他们相信了,只不过说明他们兴许智商真的不行。
但他们如果不相信呢?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强奸了一个少女,他内心极端恐惧,怕罪恶深重,死了下地狱怎么办?他很快想到教堂可以购买赎罪券,立马欣喜万分,花几枚金币,买了赎罪券了事。
出了教堂,偶遇久别重逢的好朋友。在和他的谈话中得知,他也是犯了某项罪恶,在别的教堂购买了赎罪券。那这个人一听,瞬间怒火万分。他的好朋友犯得罪恶比他要重的多,可竟然和自己花一样的金币购买的赎罪券。
不知有谁发现,他在强奸了少女后,内心惶恐不安。一方面是教会宣传的人犯罪恶,死后会下地狱,他对下地狱本身的恐惧。另一方面是人的本身的罪恶感,或者说良心受到了谴责,他可能还有后悔犯了这项罪恶的心理。
可就在这会儿,他马上想到只要到教堂购买了赎罪券就好了,就得到神的宽恕了。那么心中刚刚起来的内心的道德批判,罪恶感、羞耻心通通被扑灭,他只想着保全自己,可完全不顾被他伤害人的死活了。
那么他从教堂出来,和好朋友交谈中得知好朋友明明犯的罪比他重的多,却和自己花一样的钱。自己亏了呀!这会儿他的一切良心都被名利玷污,而且就像买了件商品,花多了钱一样恼火,丝毫没有对受害者的抱歉、后悔与良心煎熬。
那他以后会不会理解为犯了罪责不要紧,也不必自我约束和内心煎熬,犯多大的罪责,投几枚金币就好了。久之,他还会以为教堂和教会多么神圣吗?不过是他内心恶念的帮凶,良心与道德的粉碎者罢了。
说来有趣,教堂本应当是神圣、光明、崇高的,可为了某些利益集团,它偏偏充当了肮脏、龌龊、下流的形象。可以说上到以所谓赎罪名义为借口,实际为自己疯狂敛财的教皇,下到每一个犯了罪恶,不仅没有任何罪恶感、羞耻心、良心煎熬,反而自欺欺人地以为投一枚金币就得到了救赎的平民。他们都在扮演着人性最丑陋、无耻和肮脏的角色。
话说回来,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封建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其体制所解决,所以我们才称欧洲的中世纪叫“黑暗中世纪”,赎罪券也就是那个时候的东西。封建社会末期黑暗残暴,充满了剥削和压迫,各种黑暗与不公,早应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被剥削的阶级想要冲破枷锁,反抗剥削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道路是曲折的。不过人之所以是人,是人能在生活经验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不断翻新、叠砌,审视理解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思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世纪的困境只能是穷途末路,紧接着“文艺复兴”华丽登场。人文主义精神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但文艺复兴没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只能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直到启蒙运动时期,终于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
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首先来说“平等”,其意是大力批判以教皇为首的宗教利益集团,以把持教会为手段,束缚人的思想、精神,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平等”首先就点明了宗教改革后,从罗马帝国时代所颁布的基督教为国家宗教,其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瓦解了。教皇及封建贵族阶级不再是凌驾于社会各阶级之上,每一个自然人应当也必须是平等的生活。
“自由”和“民主”则是平等的补充,前者为生活(不特指),后者为政治。人与人平等,自由才可能产生,就好像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统治与附属”关系,不可能平等,所以也就没有自由。
人与人平等,民主才可能产生。像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1789年召开的法国三级会议,从名字上就看得出人与人的极大不平等。一级是教士,二级是贵族,三级是平民,这种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可以说极大增加了人民生活的负担。
并且少数的剥削阶级不参与生产劳动,他们只压榨大多数的参加艰苦劳动的被剥削阶级。而寄生虫们却可以在会议上畅所欲言,底层大众的民主谈何而来?
那么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力水平极大发展,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又被选择或者塑造到一个初始局面里。就比如我们现在说的“回到原点”,哲学的思考、思想文化的解放等皆阐述了这个问题,它直接点明了“附庸关系”的极大缺陷,从而提出了各种美好的社会愿景,并随之而来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传播。
人终于从旧有的社会制度与束缚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了,就像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崩溃,随之产生了各阶级思想的解放。文绣作为溥仪的妃子,在封建思想的框架中是不得其自由,没有任何选择地必须服从于皇权的。
那清王朝覆灭后,她竟然可以提出与皇帝离婚,这是破天荒,叫人难以捉摸的。但其婚姻自由的理论是被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的,因为所有的平等、自由若不深入渗透进社会各个方面与角落,那就落入到苍白无力的境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