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战国秦汉【73】齐湣王的悲剧(上)燕谋伐齐


网图侵删

导读

燕昭王上位以来,励精图治,以期报齐杀父抢劫燕国之仇恨。这篇文章是燕伐齐的前奏曲,看看是为什么,燕国得到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伸张正义。

自译部分

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与楚顷襄王在宛(河南南阳)开会。与赵惠文王在中阳(山西中阳)开会。

秦国蒙武攻打齐国,破九城。

齐湣王自从灭了宋国后日益狂骄,南侵楚,西侵三晋,还想吞了周王室,做天子。大臣狐咺(xuan)指责所为,被拉到街市zhanshou。陈举也上了些直言,被拉到首都东门处决。

燕昭王日夜军训,吸纳人才,发展国内经济,渐渐强大起来,于是有一天和乐毅寻摸着想伐齐。乐毅说:“齐国嘛,现在就是霸国余业。地广人多,不能单凭咱们死磕。不如联合赵、楚、魏这哥仨,一起玩他。”

燕昭王于是派乐毅使赵,别的使节去游说楚、魏。并通过赵国向秦王国承诺击齐分赃事项。各诸侯都特讨厌齐王现在狂骄的嘴脸,恨不得马上联合起来伐齐。

读书笔记

1、燕国崛起了,经过励精图治,起码有了和齐国一搏的力量。燕昭王及前文说经历了齐国抢劫后重立的太子,跟齐国有父仇及国仇。

所以说男人的奋起,必须经过直击心灵的鞭击。要么置于死地的威胁(赵武灵王),要么国仇家恨(燕昭王),要么奇耻大辱。

再一说,人们常说心态很重要。遭受挫折,有的人彻底沉沦一蹶不起,有的人自暴自弃陷入泥潭。人们常常认为智商、情商很重要,在我看来,尤其是对现代年轻人来说,逆商也十分地要紧。

2、关于齐国的狂骄。从明面上理解的话,齐国现在和之前的宋国故事寓意很明显。要戒骄戒躁,持续发力,战国没统一的那一天,就别想那些有的没的。齐湣王也确实招人讨厌,在一些资料中的字里行间里,但是,我们具体想想,好像齐湣王到现在,还没有一项特别失策或昏庸的决策出现。对于诸侯对齐湣王的怨恨,一说是由于齐取宋国后,分赃不均和赵、魏、楚翻脸。

所以这里便产生一个疑问。起码在资治通鉴里没有任何资料显示齐国狂骄的具体行径,只是说与楚,魏、赵、韩发生军事摩擦。秦国不狂骄吗?秦国逮谁打谁,之前还称东帝,不狂骄吗?况且齐国在之前谢绝称西帝,伐了宋就直接想代替周天子了?齐国一贯的尿性就是躲在列强之后捡漏,现在伐了一个小宋就心比天高了?我是琢磨不透。

那么有可能,之前我也说齐国忤逆了秦国,秦国要找机会收拾齐国。秦昭襄王之前在燕国做质子,相比和燕国政府关系也不错。燕昭王手头有了一些积蓄,想报仇。那么这么一串联起来,目的指向性相当明确,秦、燕都想收拾齐国。

齐湣王狂骄,只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或许有个人的战略选择原因。更深次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分赃不均以及历史的冤债。这段资料也比较乱,头绪繁乱。先这样,回头再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战国秦汉【73】齐湣王的悲剧(上)燕谋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