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day 3

“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如何帮助儿童减轻脑力劳动,化解儿童的学习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需要掌握两套教学大纲。这里的教学大纲有两层涵义。

第一层涵义是儿童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需要牢牢保持在记忆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第二层涵义是知识背景。儿童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课外阅读作为支撑其理解重要的结论、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的基础。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儿童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是和大千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他们所学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世界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当儿童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想要更进一步去探寻的时候,学习的内驱力、求知的欲望就自然而然来临了。

如果是英语课堂教学,又该如何去理解两套教学大纲呢?

我想,这第一套教学大纲应该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基础语法和高频词汇,这些是需要牢牢掌握,不能出错的。

第二套教学大纲则是大量听和阅读。在已有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去听英语对话,阅读外刊新闻或小说,浏览英文网站,实际去用这门语言沟通交流,查找信息,不断磨砺语言。

我一直认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管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还是通过书写与自我的交流,只有用起来,思考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诞生,能力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增长。因此,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就从读一本真正的英文小说开始吧。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帮助学生发展了这两套教学大纲呢?我想,第二套教学大纲的准备还不充分。有时,我的确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阅读素材,让他们自己去读、去听。但是,我却忽略了学生们的英文基础是不同的。基础不错的同学,完成的很好;基础稍差的甚至说极差的同学,无法完成。那么,针对无法完成的同学,该如何引领他们呢?其次,提供课外阅读材料的同时,我是否激发了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兴趣,他们是否可以据此提出疑问呢?这些问题我都没有深入思考过,只是单方面以为提供给学生的阅读素材,他们凭兴趣读读就好,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用。

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学习有困难,跟不上的学生,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首先,学习落后的学生,我们不能凭借刻板印象认为,学习不好就是因为懒惰、不聪明、没有好习惯等造成的。我们应该先做到观察和研究。

其次,不能强迫儿童做他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会严重损害他的积极性。也不能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认为背过,学生就学会了。

帮助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其本质是通过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促使智力活动的发展。内在情感的激发可以加强认知活动的发展。

这让我想到《银河补习班》里面,马飞学习成绩一直很差,甚至到了学校都不想要的地步。马飞妈妈的行为基本可以代表中国一部分家长,从来都是否定打击,没有正面的表扬和反馈。马飞的爸爸,则完全相反。鼓励表扬,听从孩子内心的想法,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激发他内在的热情。内在的渴求一旦激发,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内驱力,指引着孩子去自己获取知识。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呢?帮助他们阅读,让他们边阅读边思考,头脑里产生越来越多的疑问。带着这些问题去找老师,去上课。如果以这样的状态来到课堂,学习就发生了。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越应该教会他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如果他学会边阅读边思考,就会激发其智力的发展,思考的越多,对知识就越渴求,想要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就产生了。

可悲的是,我每次在课堂上问同学们:大家有什么问题吗?这个时候,总是一片沉默。

学生们习惯了全盘接受课堂的内容,而不提问,不质疑,他们真的学到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给教师的建议》day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