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 自我发展的心理学》②

如何推动思维的进化?

心智模式: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所谓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心智模式的第一个作用是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第二个作用是引发行动。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往往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自身的正确性。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自己能应付,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如果这件事做成了,就会加深“我能应付”的信念—这是一个积极的循环。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可能会拖延、想退路、找借口。最后事情没有完成,会加深我做不到”的信念—这是一种消极的循环。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好,就会主动接近他、了解他,最后发现他真的不错。反之,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差,就会挑剔他、排斥他,最后发现这个人确实不行。如果你的心智模式不能引发有效的行动,你感觉再好,那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

心智模式分为成长型心智模式和防御型心智模式。

防御型心智模式有三种典型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僵固型思维具有脆弱的高自尊。一个有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而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欢迎挑战,因为他会把挑战看作能力成长的机会。有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我怎样做是转移到关注怎样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去,这很容易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进步。学习技能,就是要学着把自己放下。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不要太执着于自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样跟世界互动才重要。应该思维分为两种: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对自己的应该思维。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愿望不一致。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支配着愿望;可是让我们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就变成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失去了自主性。也会随之产生焦虑。首先,当一个人说“自己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并不是说自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而是想表明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跟外在世界无关,仅和他自己有相关。他愿意投入、奉献多少,都由他决定的。但是 他决定不了一件事能否做成。就算他有很强烈的愿望想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会迁就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其次,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成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做事更有灵活性。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人们越会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人们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与现实怄气。有时候我们想要去努力,但没到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我们想一想身边那些真正努力的人是怎样做的,他们心中往往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他们并不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究竟是他们会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做事上,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也是一个自发自主的状态,是创造活动产生的副产品。可是当一个人没有这样的目标,却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会怎么样?他会想,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是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于是,他开始遵照内心的应该规则行事,读书、听讲座、学习,他并不知道目标目标在哪里,只是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因为应该自我的规则是努力总是对的。那如何跳出应该思维,就是要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够意识到外在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而绝对化思维三个特点就是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也是对伤害的抽象化。无论我们遇到什么生活,生活总还在继续,而我们所能做的事,是想想从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中积攒了什么样的生活经验,然后给自己加油,整理装备,重新出发。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而大部分的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不起的我 自我发展的心理学》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