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事前沟通和标准

图片发自App

事前沟通和标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前沟通做的好,标准制定的合理并严格执行,事情进行时就会顺利很多,事后也会少很多因为没有沟通带来的误解,错误,不得不去做的解释,补救,各种救火,拆东墙补西墙的麻烦。

很多人很不愿意做事前沟通,觉得根本没必要,做起来大家就知道了啊!究其根源一是懒,二目光短浅,三担忧,不知道如何去做,四害怕,觉得做了也不一定达的到,或者沟通的时候并没有确定我一定可以拿下订单。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采购的培训,当时有一点印象特别深的,就是采购的准备过程。这个过程花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多于投标的那一哆嗦,不是简简单单出个价就结束的。事前的沟通,自己的目标,对标的竞争对手,客户的行业分析,甚至产品的衍生产品或者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客户关键人的分析了解,公司内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同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好的准备最必要的步骤。我们在投标大客人的时候其实一个道理,对客户行业的了解,客户行业特性的了解,痛点分析,要求梳理,然后再和自己所能提供服务进行匹配,找到切入点。在投标的前三个月其实就开始进行定期频繁的内部沟通协调,抓取信息,可行性确认,定价策略,local的客户互动所带来的反馈等等。这个时候的沟通,必须要做起来价格的结构,分布,尤其是非自己分子公司,采用代理模式的情况下,因为会因为价格结构的改变带来各方利润分配方式方法不同,算法不同,如何去保证各方利益。这时候沟通的越透彻,后面的dispute,扯皮的事越少。同理,服务标准,也是大客户投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可提供服务的明细有哪些,可达到的标准是什么,这些可能是投标的门槛设置,比如某些点是否可以接受,账期要求是否可以满足等等。这些任何一条未在事前沟通清楚,都可能会成为后续配合上的障碍。 前期准备越充分,后续配合越顺畅。为了保证能够做到有效完整沟通,建议要准备一个check list,把需要沟通的点列清楚,一条条过。当然,任何的反馈都要记录下来,需要跟进的保证下次沟通的时候给出答案,这样也是激励大家给出建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多人不习惯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在前道工作上,很多时候关上门自己研究,闭门造车,并且研究出一套自认为非常完美的计划,并且就这样做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得到的是后面成百上千的投诉,要求解释,因为他们并未被通知到这样做法的原因,逻辑,也并未认同做法的可行性。这也让本以为帮了别人闭门造车的人和团队很苦恼,很郁闷,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帮助了别人,省了别人麻烦,实则被责怪,不被认可,而且还不得不进行各种各样的救火式的行动。通常是这边火还没完全熄灭,那一边又着起来了。下次是否接受了教训呢?有些人是的,有些人继续,恶性循环。

其实再想想日常生活中,管理孩子也是一个道理。事前约定好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手段,做到和做不到所需要承担的后果,那么你再来进行管理的时候会省去很多你又没说这一类的反驳。青春期的孩子可能虽然知道标准和事前约定事宜还会有冲突的状况,毕竟这个年龄的孩子犯中二病比较严重,但是一定比未沟通过的要好很多。

再说一下标准,这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准则。我们会发现你位置做的越高,内部沟通花的时间越多。但是不同体制下不同公司内内部沟通的成本和效果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取决于这家公司内部的员工是否有一把尺,规范着各个部门及每个人,并且,这把尺是非浮动游走的。这把尺这条线是约束所有人的,而非个体,也非随意可以改变位置的。当然,标准要明细化,可执行,而非含糊定义,比如,要认真工作,提高服务。那么认真的标准是什么,哪些行为被定义成认真;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算是服务提高,哪些数据反馈算是服务提高的线索等等。有些内部fighting不少,但是遵循着共同的价值观或者工作准则,到了这条线就结束,并且达成一致,不管是谁做了trade off。但是有些公司线是在不同水平的,对有些人很高,有些人很低,甚至没有,那么内部沟通的成本就会极高,并且效果微乎其微。

管理孩子一个道理,你要求他们说话算话,遵守诺言,那么你自己先做到。不能给自己一个标准,给孩子又是另一个标准。这样的标准不定也罢,定了只会让人更加挫败或心有不甘。原谅我每次说点什么都会联想到小朋友身上,因为你会发现真的很多都是相通的,管理大人管理孩子,管理公司,管理生活家庭,只是接收方的成熟度不同,你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沟通的方法会有不同,但是大体的方向和方法论是类似的。

总之,事前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事前沟通是为后续顺畅合作铺垫基石。标准制定需要科学方法,同时,标准不能随意改变,是要经过严格审批,并达成一致之后,才可以做出变更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聊事前沟通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