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35:《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直译: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的源头「阿德勒」的教诲),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Ichiro
Kishimi)与日本作家古贺史健(Fumitake
Koga)于2013年合作出版的一本通俗的哲学书。这本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阿德勒」的一些哲学思想。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一些心理学理论以及治疗方法,并没有得到充足的科学实证,更接近一种实证的哲学理论。特别在他理论发展的最后阶段提出的「共同体感觉」更像是一种哲学的理想。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在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后,便把阿德勒的思想融合成哲学的思想,并用他自己对哲学的理解进行阐述。哲学是为了指导如何更好地生活,而心理学本源于哲学。

前言

千年古都的郊外住着一位哲人,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一位苦恼的青年,觉得世界混沌复杂,毫无幸福。于是青年向哲人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哲人进行辩驳。

青年提到现实世界的复杂困扰,但哲人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并且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

哲人首先向青年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然后青年提出了关于「人是否可以改变」的话题。哲人提出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因论与目的论」。

原因论与目的论

「原因论」是我们大部分人持有的,符合逻辑解释的一种理论。我们大部分人都接受「因果循环」的观点,认为凡事有因必有果。于是给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找出一个原因,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的现状。

但阿德勒却提出相反的观点:如果所有人的「现在」都由「过去」所决定,那岂不是很奇怪吗?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于是提出了「目的论」。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目的论」与「原因论」相反,「原因论」是以前的某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现在的结果,而「目的论」认为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目的,正是因为我们有某种目的,才使我们的行为向着目的而采取行动或产生情绪。比如「场所恐惧症」的人,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

比如被服务员弄脏了衣服,「愤怒」的情绪都是自己捏造出来的,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手段,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心理创伤

同「原因论」与「目的论」,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不改变」的选择

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行为之恶的确有很多。但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都没有因为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内在的「相应理由」。

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有意地选择了「这样的我」,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人生取决于「当下」。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你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自卑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主观决定。

阿德勒也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不想成功」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拿刚才的例子来讲,就会产生「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优越情结。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不与他人比

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人都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就知识、经验或者责任来讲也许存在着差异。人的价值并不能用这些来决定。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但在多数情况下,竞争对手并不能成为伙伴。

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胜利之后,是复仇。

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这就是完完全全的权力之争。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人生的三大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在「不得不面对」这一意义上确实可以说是「义务」。

「人生三大课题」:1.
工作课题: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2.交友课题: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3.
爱的课题: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阿德勒并不打算用善恶来区分人生课题或者人生谎言。我们现在应该谈的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寻求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

课题分离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接受心理咨询辅导之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辅导顾问不能干涉。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

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希望你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这种时候,如果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例如家庭之中,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去。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

批评表扬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平等即「横向」关系。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有价值就有勇气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

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平等的关系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无论是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交友课题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是事实。保持既不靠得太近但又伸手可及的距离。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共同体感觉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幸福即贡献感。

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现实性运动是一种「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

「此时此刻」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才更要向前看,更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人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有可能会迷路。所以,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这本并不算厚的「对话集」,比较广泛地介绍了阿德勒思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甚至给出了一整套的人生哲学。同样因为这本书介绍阿德勒思想比较广泛,许多思想观点让人感觉阐述的并不够充分与深刻,回顾的时候常感到有点说教的意味。也许正是因为这本书是作者对阿德勒思想的一种解读。

阿德勒的思想有很多反常识的方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常常以为就是自己想的那样,但阿德勒却给我们一种相反的角度去理解生活。比如原因论与目的论、心理创伤、选择不改变、权力之争、课题分离等等。所以,当我们了解到这些阿德勒的思想后,更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融解,去改变自己的观点。也许换一种角度去理解生活,能解决我们心里纠结已久的许多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书35:《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