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标志是有自己的边界

在中国人心里,边界是个挺模糊的事儿,越亲密越模糊。假如孩子说要边界,很多父母觉得简直是忤逆,造反,不孝。我生你养你这么辛苦,还边界。很多人犯的错误是,不知道自己的边界;不尊重别人的边界。譬如,孩子结婚父母干涉,自己生二胎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孩子出生时没有生存能力,全需父母照顾,尤其母亲。孩子一天天长大,慢慢确立自己的边界,叛逆期时正是与父母抗争成长确立自己边界时。一个人的成熟,边界清晰与否是一个重要标志。而在中国的过去,女人是不做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的,娘家是父母的附属物,嫁人是婆婆家的附属物。做为母亲,很多人都没有边界的概念,武志红提过这种状态相生相杀。不管是丈夫还是孩子,没有边界,你的是我的,我的是你的。母亲没有边界,深入干涉孩子的生活,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重担。现实中的朱雨辰,《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虽然形式不同,他们崩溃感是相同的。

一个没有边界的母亲,孩子要么反叛,通过打倒父母确立自己,如苏明玉,要么唯唯诺诺,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如明玉的二哥。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是侵犯边界最堂皇的理由。孩子上什么学,交什么友,在哪儿工作,干什么工作,买什么房子,找什么对象.......甚至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都是父母要说了算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学不会尊重孩子的边界,把成长的空间留给孩子,孩子难以长大。孩子学不会确立自己的边界,也很难成熟。樊胜美和朱雨辰就是如此。那些成人了还在啃老的孩子,就是这么养成的。

朋友丹说,我无法爱我的妈妈,我可以做到顺着她。错了,爱自己的妈妈是一件最自然的事,但是要有边界,尊重父母和自己的边界。正是因为没有边界,才无法共处。

网上有个新闻,为了教育孙子,公公把儿媳妇打了。警察蜀黍去了,公公理直气壮地表示儿媳不会教育孩子。孩子是有爸爸妈妈的,第一监护人是父母,不是爷爷奶奶也不是外公外婆,许多人视可是,警察来了也就是劝劝,这位长辈蛮不讲理地践踏儿媳地边界,毫无顾忌。如果儿媳妇去捍卫自己的边界,就打起来,如果儿媳退一步,没有想像中的海阔天空,只有压抑的怒气。邻居家的婆媳也天天在诉苦,婆婆声讨儿媳懒爱花钱,儿媳声讨婆婆无所不管。这中间最应该站出来的那个男人却是个隐形人。做为丈夫和儿子,他最了解自己的妻子和父母,要想过好日子,他要站出来为双方明确边界,而不是把照顾父母的责任推给妻子,自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不能把家务全包给父母,自己乐得清闲。有些男人把父母接到身边住,却不尽为双方维护边界的责任,沾沾自喜在外面赚取好名声,从深层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自私。

谁声讨过这种自私?千百年就这么过的。要么妻子委屈,要么父母委屈,为什么不大家都有一个边界。互相尊重呢?

习惯了没有边界,维护自己的边界,是会内疚的。中国人总觉得边界越少越亲密,有边界是无情的,尤其是对自己的长辈。

两个人结婚以后,第一序位是夫妻关系,与父母原生家庭的关系退到其次。这是原则,也是边界。从家庭开支到养育孩子,这是这个新家庭的功能,如果父母总想挤入孩子的小家,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相互批评抱怨不满。边界不是讲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各负其责,相互尊重。把维护自己的边界当成正常的需求,才敢树立边界。

父母之间关系,也是优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孩子无界限地付出与无界限地索取,一样破坏亲子关系。

道是无情却有情,界线,似乎冷冰冰,但它是维护任何关系的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熟的标志是有自己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