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前10分钟,一般来说,父母送来的孩子,基本跟爸爸妈妈打声招呼,爸爸妈妈就去休息区了。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们。爷爷奶奶送孩子进教室之后,往往会在教师上演一出“祖孙情”,爷爷奶奶帮孩子把书包拎进教室,放在架子上之后,帮孩子脱外套,帮孩子拿水杯,一步一回头叮嘱,那爷爷/奶奶走了啊,好好上课啊!大概四五步走到教室门口,还会站在门口跟孩子进行“目光交流”。爱意满满。
我自己小时候也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对于这种场景,确实会觉得温暖和感动。
然而,理性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我几乎感受不到孩子的存在感,因为爷爷奶奶们几乎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巴不得能替他们喝水或者上厕所。看着孩子表情,像是被任意摆弄的小木偶,整个过程都是被告知要做什么,甚至不用他们自己动手。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感。
孩子们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只要正确训练,他们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形下是什么角色。比如,如果一进教室就跟父母长辈分开,进入教室的环境,同学的氛围,他们知道自己是学生的角色。而爷爷奶奶等外界因素在,他们内心比较难进入学生的角色,还处于被保护者的状态中。同时,从熵定律角度来看,教室环境中,多一个人(分子),系统的无序程度会增加,所以也会增加老师做课前准备和管理的难度。
当然,相比家庭中的隔代教育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上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昨天跟朋友吃饭,又聊起了困扰他很多年的隔代教育问题。
说到孩子现状,他并不满意。他看到孩子身上有很多的隔代教育导致的缺点,比如没有时间观念,比如懒惰,比如不够坚持做一件事。而他本人其实是非常自律的一位男神,常年健身,饮食健康,生活作息规律,看到他,你会觉得,孩子跟着他肯定是能够耳濡目染,也是有这些优秀的品质的呀。
然而,隔代教育导致的问题成了他的心结。
不光是他,很多家长都跟我抱怨过说,他们自己刚立好规矩,挺好的,到长辈那边就没规矩了。只要我在,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整理书包,都能做,到长辈面前,啥都不会了。我说两句,长辈又不高兴了。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我都能看到家长们愁容满面并且满是无奈。
如果说父母自己带孩子的家庭,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九九八十一难,那,隔代教育又也许也就是多那么一倍吧。困难么,总是拿来克服的,九九八十一难大家都可以克服,相信再多一点也是可以的。为了强撑住我的说辞,显得我不那么站着说话不腰疼,以下几点建议,希望给到他和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的。
建议一:建立情感连接,再纠正错误。
理解长辈对孩子的一番好心,只是用了不合时宜的,或者是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去表达了。长辈对孩子的爱,是不可置疑的,所以要从内心接受他们对孩子的爱,肯定他们的爱。
时常提到对他们为孩子付出的感谢。用我们自己的言行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同时也是给孩子树立榜样。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在老人的高和善,低坚定的教育方式下,宠溺成不知感恩的小朋友。
做个有心人,哪怕长辈教育过程中有99个不是,尽量去找到那一个是,并且,及时鼓励长辈,说明,他们的这一个“是”,会给孩子带来怎么样的好处。没有人喜欢被揪着错误,长辈们更加是,尤其是他们在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时间精力之后,更加会愿意听到对他们的肯定。
久而久之,长辈们知道我们是一直看到他们为孩子付出的,以及看到他们做的好的地方的,也更加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
非常重要的细节是,鼓励请放在家人面前大声说。纠正或者建议,请与长辈们私下沟通。这是对长辈们的尊重。我就没见过哪个长辈不好面子的。换句话说,要是批评当着孩子的面说,不光孩子很茫然,不知道孰是孰非,长辈内心肯定“一万个我不要面子的啊?!”
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和善的态度去说明客观事实,或者是从侧面的角度去跟长辈沟通,比如说,可以给到一个别人家的案例,然后想说问问长辈的意见和想法,我相信,创造好了平和的氛围,只是做教育讨论,长辈是不会拒绝的,毕竟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也非常爱孩子。
“因此,在和老人讨论养育问题时,不妨老幼兼顾,既为孩子考虑,又为老人着想。多站在老人角度上想问题,也许事情更容易解决。如果遇到强势的老人,我们可能无法说服他,他也不会承认自己有错误,那么就不妨以柔克刚,让老人体会到因为自己的让步而使我们不再为难,他们会很有成就感。“”
建议二:明确,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是主要负责人,而长辈们只是助手。
我们不能自己做了甩手掌柜,又反过来指责别人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
少了父母的亲切关怀,孩子的童年是不完整,身心的成长是不健康的,所以越是这样,家长越应该把握住每次相处的机会,与孩子加强交流,哪怕一个电话,见面时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充分表达对孩子的爱。
如果我们发现,在教育的过程中插不进嘴,完全是由长辈主导什么时间做什么,那我们需要好好反省,我们有从一开始就明确我们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吗?我们有从行为和言语给到孩子和长辈这个信息吗?比如说,有没有尽量安排时间陪孩子训练时间概念?如果我们一开始没有给到很多孩子教育引导,从行为上就没有把主要责任人做体现的话,只能说,我们一开始就把教育主导权让出去了,作为长辈,他们不能不管孩子,肯定是马上上手了。现在,我们发现他们主导教育的情况之下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才想到,自己要开始主导教育了,长辈们肯定不乐意了。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反思自己有没有承担起主要责任人的职责。
建议三:拉近跟孩子的距离。
拉近跟孩子的距离不是说要把孩子拉倒我们的战线这边,而是单纯得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和善而坚定得教育孩子。
和善与坚定并行。
给到孩子有限选择。对孩子表示信任。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步一步分解式教孩子做什么。
认同孩子的感受。
先连接再纠正。
启发式问题等等。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要改变现状,真的需要我们多花时间在教育孩子上面。以及需要科学的方法,推荐看正面管教这本书,或者希望我的日志可以给到一些启发。
非常感谢这21天,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让我更加坚定,每天花2-3小时思考正面管教和输出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至少,已经有不少家长跟我反馈说,有在跟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刻意去关注这些细节和使用部分工具卡。
我也很开心看到我的几位家长好友坚持实践之后,跟我反馈说,更懂孩子了,也更加能够找寻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快乐。
我相信,我还会继续坚持思考和研究正面管教的。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和监督。
希望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创造更幸福的家庭,找到更好地我们自己和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