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堂老师微课分享笔记
焦点的动态咨询历程:贴近、希望、能量、修行
所谓的社交恐怖症,特别指示的是,与人互动的时候产生的特殊失功能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指面对一群陌生人的时候。
社交焦虑症或叫社交恐怖症,在台湾叫社交恐惧症,属于焦虑症的一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实际或者预期,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时,产生一种显著且持续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出糗或难堪。一般人或稍微害羞的人,对参加聚会或公开场合的事,都会感到轻微的紧张,但并不会太影响到正常的出席或表现,然而,社交焦虑症的患者,会导致无法忍受的恐惧,有的病患,甚至会长时间的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公开讲话是目前最常见的病患恐惧的社交情境,其他常见令人恐惧的情境包含开会,参加聚会,与陌生人开始交谈,在他面前吃东西。患者在面对或进行其所恐惧的社交活动时,除感到焦虑害怕之外,常会伴随着生理症状,如发抖,脸红,冒汗,心跳加速,心悸,轻微的头痛,晕眩,胸闷或呼吸急促等。社交恐怖症患者,倾向于负面的认知模式,对自己的表现常有不合理的负面的想法,认为别人时常会注意到自己的表现,当意识到自己紧张或表现不如预期时,别人也一定察觉到自己的缺点,然后别人一定会对自己做负面的评价。
社交恐怖症患者独处的时候可以自然的放松,表现良好,但在众人的面前时,却由于以上的想法而产生过度的焦虑。以至于对自己的表现失去了信心,患者能够理解到这样的焦虑或害怕是不合理而且过度的。但有些人会为了逃避这些令人害怕的情境迂回的用其他的替代方式,不仅事倍功半,甚至严重的干扰到正常的生活、学业或社交的功能,因而降低生活的品质,有的人面对这样的焦虑,会用酗酒、沉迷网路,或甚至吸食毒品的方式来处理,造成生活严重的脱虚。社交恐怖证区分为广泛型跟非广泛型,广泛型,就是遇到社交场合跟人互动时,都感到极度的焦虑不安,非广泛型是指,特殊情形下才会有极度的恐惧,比如说他在一般社交场合。他可能是光鲜亮丽的,很活泼的互动,可是如果他要上台演讲,他可能就浑身打颤,极度的恐惧。
一般说来,有社交恐怖症人通常有三个很重要的核心信念,第一个,所有人都在注意我。第二个,所有的人都会注意到我所犯下的任何一点点小小的错误。第三个所有的人都比我能够应付现在所处的情景。所以社交恐怖人觉得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紧张的不得了,极度的担心自己会犯错,同时觉得自己会是个无能的人,无法处理自己所犯的错误。
社交恐怖症筛检问题:
1、 我最害怕当众出糗,或看起来很笨拙的样子:
0.没有 1.轻度 2.中度 3.重度 4.极度
2、 因为害怕自己会尴尬出糗而避免做一些事或与人说话:
0.没有 1.轻度 2.中度 3.重度 4.极度
3、 我会避免参加那些会让我成为注意焦点的活动:
0.没有 1.轻度 2.中度 3.重度 4.极度
(注:超过6分,只是表示得社交恐怖症的几率较高,未必一定得病,确定诊断,请寻求精神科医师协助)
社交恐怖症的筛检的问题,有三个问题,大家可以评估看看,你现在的状态在哪里,如果你三题得分超过六分,表示你得到社交恐怖症的机率会比较高,但是这不是说你一定会得病,这需要个仔细的诊断才能做确诊的部分,不是个简单的筛选,让你去了解。你自己内在的心理状态是在哪个位置呢。
我们刚刚讲的其实大家在网络上啊或在相关的病理学的知识都可以理解,我们将进入主题了,我们怎么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我想焦点解决咨询的观点来理解社交恐怖症呢,所以我们重新理解一下所谓的恐怖或者是害怕的焦虑的情绪,情绪感受是灵魂的语言,任何一种情绪的存在都是有功能的,基本四大情绪,喜、怒,哀,惧。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什么时候感觉到焦虑或害怕呢,最近一次让你感受到害怕的经验是什么,然后再把害怕的经验连接到跟他人的互动上面。我记得在很多年以前,刚开始被邀请演讲的经验,已经有点模糊了,我记得我至少要准备一周以上。然后当年那个还没有所谓的PPT啊,电脑都设备都还没那么好的时候,所以,靠着你很厉害的口才,要把你要讲的东西讲得很清楚,所以你的讲稿里面呢,我记得我注记着,哪个段落,要讲什么故事,哪个段落要补充个笑话,其实讲稿里面写的满满的。你做这么多准备还是会很紧张,慢慢的,我发现我是个需要临场语言互动才比较说的出话来的人,光是念着讲稿,其实后我会不太知道怎么说话。后来,因缘集会,我有一年主持广播节目的经验,累积的挺多那种自言自语的经验,跟想象中听众的对话,很多经验出来之后才慢慢慢慢的比较不那么害怕。就像现在的微课。一次长一段话。而且一分钟会自动切断,我刚开始真的也很不适应,这种自动切断的过程,非常干扰我的表达跟思考,那讲了这么多次微课了,没有关系,很多经验在提醒我们,焦点的思维也在提醒我们,总是有更好的办法,有问题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它。比如说我现在做的这个微课,虽然有一个小时。我要把我想讲的东西。我还是会紧张的,我要把他打成段落或打成逐字稿,所以我比较知道,我等一下要说什么,我们想象着现在有几百人正在听。有些人看着很专心,有些人可能努力很专心,对不对,或者是你听到可能有人有笑声,有可能听到,到底重点在哪里,刚讲这么快,我来不及抄,OK,你要去想象你的听众可能在什么状态,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他比较能够专注的聆听。或者是我们把重点用大声一点点,或者是放慢一点儿速度强调出来,从我以前准备演讲的成功经验提取,再准备就可以少一些慌张。这个运用的是什么呢,就是焦点解决里面讲的过去的成功的例外经验。问题来了,可是我不是一直失败着,对,我现在很紧张,有点害怕,有一点担心,但是我可以不用这么害怕,不用那么担心的地方在于,我是有经验的呀,我过去面对类似的状态时候,我怎么做的,我可以让我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那个经验再提取出来,OK,那就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的面对现在这个状态。
我们接下来看的是焦点解决,后现代疗法里面的独特的理解的事框是什么,后现代强调去病理化的理解,就是不要把一个人面对的状态视作他生病了,他不是生病的,人碰到困境是很正常的,所以他其实带着一个善意的理解,怎么说呢。先说祺堂老师的一个演讲的经验,我在台湾的一个交通大学研究所的一个演讲里面,我觉得那一次主题是讲的是情绪管理这个主题,那如果认识祺堂老师知道我很爱笑,我也很喜欢快乐的能量,像内地的欢乐喜剧人,我就非常非常喜欢看哦,忍不住在情绪管理的主题上就分享幽默的好处在哪里,对人气对心理健康,都有好棒的帮助,可是那场演讲结束之后,有个学生研究生在回馈表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他问,人难道不能抑郁吗,对。人难道不能抑郁吗,我真是大哉问。我们一起来想,一想你会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真的不太容易回答哦,对呀,抑郁症,没有人想要得到她,人难道不可以抑郁吗,你会看你有什么开始的思考呢,他问的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思考抑郁有什么好处啊,抑郁。你们说。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一点惆怅的状态,里面,你才能写出诗来,抑郁的状态,强迫自己跟自己靠近。而且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说。如果你要去做一个判断,做一个选择的时候请教一个人,你最好问他一个问题,请问你有轻度的抑郁吗。
为什么要问一个人,有没有轻度的抑郁呢,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轻度抑郁的人是判断事情判断的最准确的人,你知道吗,那种乐观的人或者是重度抑郁的人,判断事情是比较不准确,轻度抑郁的人还判断的非常准确,所以如果你要做一个判断,你要请教一个轻度抑郁的人,那繁体字的抑郁的郁。好,台湾通常讲抑郁成忧郁的忧,忧郁的忧,繁体字跟优秀的优刚好差一个人字旁,我通常这样结构哦。优秀的优,当你优秀到没有人味的话,就很容易忧郁的。
这个在说什么呢,我的观察,大部分抑郁的人,会忧郁的人绝大部分是优秀的人,很少有不优秀的人,处在一个抑郁状态,你是否也有这个发现呢,所以呀,有些时候我们太要求完美,希望尽善尽美,然后永远觉得不够好,就容易跌入到抑郁的状态,但是抑郁的状态里面其实有个求好的一个心理状态在里面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就是刚刚我们把那个跟人际互动,突然失功能,卡在台上不知道如何是好的,特殊的心理现象的一个命名的过程,他是一个病理的理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用病理化的方式,比如说你得到了社交恐怖症,他有没有好处,有。它的好处在于我们把这些突然莫名其妙的心里状态,有一个可以沟通的名称,原来我这些惊慌失措的状态叫做社交恐怖症,原来我呆在家里不敢出门,有这么多害怕有这么多担心,原来这叫做社交恐怖症。
所以给个病名是增加一个可以理解的名称,但是他有他的限制,为什么后现代要去病理化也是这个理由,因为往往我有。就是我得到了社交恐怖症,会让这个人。往往更容易陷入更害怕,更无助的状态,因为他不是只得到一个病名就会安心的,而且会有开始发酵什么样的想象吗,我一开始问那那,那接下来怎么办,那我这样子会好吗,我,我要怎么做才会好啊,你们类似的心理的挣扎呢,当自己疑惑没有得到解答是心就更不安了。
所以呀,病理化的理解,我得到了社交恐怖症,我让我现在惊慌失措的状态,得到一个重新理解,跟全释的方法。但是并没有带入真正的安心的状态,所以去病理化的理解会是什么呢,好比如说我有一个在大众面前演讲的问题,这比我得到了社交恐怖症,是不是更有能量一点点,好,我们把这个问题再说一次,我有一个在大众面前演讲的问题,好再积极一点,把这个问题的字眼换成挑战。
换成挑战这两字之后,你会怎么说呢,我有在大众面前完成演讲的一个挑战,从我有一个在大众面前演讲的问题,再到我有在大众面前完成演讲的一个挑战,这都是问题外化的过程,就是人不等于问题,病理化的理解,是我是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就踢了这个人,很多时候,这个人的理解,只剩下病名只剩下不正常的心理现象的描述,这个人的其他可能性就完全被忽略了,所以你只要用这些字眼。你就可以做成问题的外化。
所以呀,从我是社交恐怖症,转换成我有在大众面前完成演讲的一个挑战,这就是一个去病理的理解,把问题跟人分开,把问题外化的过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人面对问题的主体性的能量可以提高出来,不要让人变成他只剩下问题人不见了,最后只剩下问题的内容。所以从我是什么病,转念思考到我正面对着一个什么样的挑战,挑战这两个字很有意思,你们发现问题跟挑战这两个字眼对你有什么不一样呢,你想一想。
关于挑战,比如我们常用的字眼说,你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战。所以当你说我愿意接受挑战的时候,他说的是什么,我是主动的,我不是被迫的,我愿意主动去面对这个议题,而且是抱着怎么样,我要愿意试试看,我要挑战成功,所以藏着这个想要挑战成功的信念。所以运用挑战比问题比困境更多的积极的能量在里面,而疾病的命名呢,容易落入,我是受害者,无助无望的状态当中,他不是一定,但是容易落入在这样的理解当中。
所以呀,焦点解决,面对我们原本用精神疾病的理解方式转换成,我正在面对什么样的挑战,结构了,疾病的可能带来的限制,跟不好的影响,跟连接,所以,各位伙伴们,你目前生活中正在面对的挑战是什么呢,你坚决要战胜的挑战又是什么呢,你有没有发现你的问句不一样,你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就不一样了,所以怎么问出好的问题,会让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思维的状态。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这次,讲体里面最重要的成分,我们怎么运用焦点解决的方法来处理社交恐怖症呢,有没有好好介绍,焦点解决短程疗法或短程咨询焦点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我简称叫焦点哦,或是SFBT或SFT,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如何有效生活的思维与实践的方法,世上最有效解决压力的方法是什么呀,如果有人邀请你去讲压力管理的方法,你会如何阐述这个主题呢,其实每一个咨询理论都是一套解决压力的方法。
焦点解决提醒我最有效解决压力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你问题没有解决,压力仍然是存在的,所以焦点解决咨询他的意思是什么,聚焦于解决方法,建构的咨询。所以陪伴来防者建构一套解决的方法。OK。这叫焦点解决。或者叫做建构解决之道的访问,好,蛮喜欢这个字眼的,那有什么不一样呢,他的聚焦的关键词在解决,而不是问题。
所以,如何透过你的咨询,你的访问的过程,让来访者开始产生有效的解决。这是重点,OK,那大家可能对焦点有一.点熟悉的,那祺堂老师独创的一个动态的咨询架构,叫做贴近、希望、能量、修行。他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咨询的历程,焦点解决短程疗法短程咨询,焦点解决是由Steve de Shazer及Insoo Kim Berg这两对夫妇所创造出来的。他们当初最原始的想法是他们去研究。到底咨询当中做了什么,可以真正的帮到来访者,所以他们去萃取这些有效的方法。于是建构了一套焦点解决咨询模式。
当然,他借用的很多人的相关的概念,所以他一个很核心,很核心的假设是。有用的方法,不需要改。不妨可以再多做一次,另外一个没有用的方法就不要再用了,Do something different ,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这是焦点解决里面最核心,最核心的一个假设,过去有用的方法不需要改,说,你不用上穷碧落下黄泉,把所有他做的事情都翻遍,最有用的方法,不用探讨,甚至要把它拿出来,好好在运用。就过去的例外经验。那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就是Do something different。
人们习惯用同样的方法面对同样的问题,可是渴望得到不一样的答案,这是爱因斯坦说人们的惯性,人们惯性里面藏着的疯狂,其实我们大都是这样子,对我们没有学到新的方法之前,我们老是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可是我们其实好希望有不一样的答案呢,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咱开玩笑说,很多爸妈只会用123,管教法,有没有。一,二三,但它没有用,可是我们只会这个方法,所以老是用没有用的方法。
所以要创造。怎么用有用的,而且不太一样的方法呢,是焦点里面藏着大智慧啊,好。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办法,很仔细的说,我们先来看,我们说焦点解决着重的是解决,而不是问题,我们用比较法来说说看焦点是什么啊,面对社交恐怖症的来访者,一般的咨询师可能用什么问句。来提供帮助呢,你猜猜看。一般的咨询师,面对社交恐怖症的来访者可能会问什么问题,你在心里面想想看,你会问什么呀。
好,我来举几个例子哈,然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子想哦,第一个,面对这样的害怕跟恐惧状态有多久了呢,第二个,这样子,害怕经验,让你想到了小时候跟谁互动的经验吗,第三个这样的害怕跟你最近的生活的压力,你觉得有什么关联,第四个,你都怎么来克服的呢,第五个你觉得做了这么多仍然没有效的原因是什么,第六个你觉得还能怎么做。
我想的刚刚讲了六个问句,里面,你可能会问类似的问句吗,有人开始啊,祺堂老师刚说这六个是暗示这6个不好,我好像也会这样问呢,怎么办,我是不是不够成熟,是不是没有效呢,其实这些问句是我们比较惯性的问题解决式的思维,这是我们惯性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方式,这些问句有没有好处,有还是有好处的,对我们不可能没有好处,问题一直问对不对,我们想想看,刚那个问句好处在哪里呀。
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会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只是很愿意关心自己的,所以会关心问这一部分,可是很神奇的东西,我们要反思的东西是,刚刚那六个问句关心的是什么,比较关心的是问题,这些问句会把来访者持续的带入问题的层次,而没有进入解决的层次,所以你问在多理解更多,你增加的是社交恐怖症,这个问题的知识,不是来访者这个人如何解决社交恐怖症的知识。所以问题即使回答完了,可是离问题的解决还好远。
所以呀,我们可以一起来思考,看看,如果有机会把你最近一次做咨询的。录音档逐字稿打出来,你好好的看,你都问什么问题,你问来访者的问题,都聚焦在了解什么,这些问句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不错的地方在哪里,这是我们继续保留的哦,那有哪些问句,你老是问问不出你想要问的,或者是你觉得问出来了,可是仍然没有得到解答,没有没有走向解决方法的建构,这就值得好好去深思了哦,就是督导去觉察的东西,我都是怎么样问问题的,我都习惯或想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我这样问题背后的假设是什么。
好,那焦点解决是建构解决的过程,是来访者,这个主体,这个主角怎么解决问题,这个知识要建构起来,那我们来看,贴近希望,能量修行的,贴近我最近上课一直强调一个概念,我们来区分一下下,第一个,我们通常怎么懂一个人,第二个是这个人好想怎么被动。我们怎么懂一个人,跟这个人好想怎么被动,各位,这两个。有什么一样跟不一样吗,你思考看看咯。我们通常是用我们自己的生命经验或我们学来的知识体系,来做推论,或比对。坐在我们前面的这一位来访者,我们运用的是所谓的我们的专家知识,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很正常的事,我们通常用这个方式去理解一个人,只是后现代叙事和焦点,提醒我们,我们要多学一个更谦卑的位置,就是把我们刚刚我们听完来访者说的故事,我马上会有一些理解,这些理解是我们的位置的理解,我们把这个理解放入挖湖里,OK,我们挪出一个空间,听听来访者,这个主角从他的位置很想怎么被理解。这就是后现代焦点或叙事强调的叫not knowing(未知)。一个人是他自己生命的专家,他经历的什么,感受的什么,渴望着什么,他最清楚,我们,当然有些我们专家的训练,我没有理解别人的厚度跟知识来源,可是我们说的终究是我们的猜测,来访者是他自己生命的专家,当我们给予这个空间,让来访者说出来,他就知道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当一个人拥有他自己的诠释权,他就会变成自己生命的专家。所以呀,后现代,不管是焦点,或叙事。绝对不会用一个技巧叫做诠释。因为诠释全是来访者自己的。而且为什么让这个诠释权还给来访者。就刚我说的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能量的来源,当一个人有自知之明,更知道自己怎么了,我们给予一个空间,让来访者说自己怎么了,他会对自己产生自知之明,更了解自己,然后我们相信他是他自己的专家,他也变成他自己的专家,所以not knowing是一个非常谦卑的态度,我们细细的揣摩,慢慢的推敲。我们虚心的请教。如果我站在来访者的生活脉络或生命经验,面对这样的挑战的时候,我会想些什么,我可能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内在其实盼望着什么,你会觉得很熟悉,其实就在讲共情没有错,咨询里面,共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但是我们必须要把我们平常练习的共情,再多加一点点。更深度去理解。来访者站在这个位置的想法跟感受,感受底层的需要是什么,我们把一个来访者的需要。引导出来的或孵化出来的就是积极的共情。
当我们简单把来访者说的故事的重点回应出来,也回应出她的感受,如果你的共情只做到这里,只有点出现状,他现在是陷入泥淖里面陷入困境里面,你指点出他陷入困境的状态,是让她可以了解他现在正怎么了,可是没有前进的动力,可是如果你可以找到这个人,有这个感受,比如说。这叫恐怖症,很焦虑,很紧张,这个焦虑,紧张,焦虑的背后或是底层的需要,是什么。让我们看到了,我就看到这个人,这个来访者,他成长跟改变的方向。于是让我们的心理咨询会有前进的动力。
好,那我们就来做做看练习喽,我们来贴近社交恐怖症的重要情绪,这个焦虑恐惧的情绪状态在说什么呢,他说的什么,不安,所谓的贴近,就是要让来访者可以有安心,可以出现。先处理掉来帮助的情绪,来访者的脑袋才开始会有清晰的理性跑出来,因为进入问题的。解决。她问他想要什么,过去,什么时候做到是需要清晰的理性才能发挥功能的,如果他的情绪仍然在那里,他是纠结的,是过不去的。所以。还记得吗,社交恐怖症的来访者在担心什么呢。所以呀,病理学的知识虽然后现代强调去病理,可病理学知识仍很有用的,它可以变成我们理解的基础,共情的基础,OK,比如说社交恐怖症,来访者,他内在很核心的担心,第一个有人一直注意着我,第二个我一不小心我就会犯错,第三个我一定会处理不好,我一定会很糗,你记住这三个重要的心理内涵,这就变成你提供共情的基础,所以呀,你懂得这三个的问你可以怎么回应,怎么给出一个贴近的共情呢。
比如说,当你在演讲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都注意着你,你很担心,你会讲不好,你很担心会讲错,特别是。讲错之后,不知道怎么处理,会晾在台上不知道怎么办,是这样子吗,这样的回应,是我们叫做初层次的共情,可是现在没有,没有点出方向,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共情是后面要接。来访者内心其实真的要的是什么,你可以这么说,我同时听到的是。你很希望可以把这场演讲讲到完整,顺畅,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你可以有办法来修正,是这样子吗,这个情绪底层的需要就是来访者渴望的生活,也就是希望的内涵。我不想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一个受困的人,陷入情绪状态的人,前来求助的来访者,他通常是怎么表述自己的,他通常的习惯模式是什么,这恐怖症可能会说哦,在那样的场合,我真的是太害怕了,那简直吓死人的,我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所以你是一个好的咨询师,我常说咨询师是一个非常好的翻译家,你可以怎么回应呢,他有这个情绪出来的,你要听到。你要承接住,要接住他的情绪,所以要听懂他的情绪,你可以怎么说,是的,在这么多只眼睛看着下,会让你很害怕。这样子不够还要接什么。接住他的情绪,在这么多只眼睛关注一下,真的会让人很害怕,你很希望这么害怕的状态下,你很希望你很期待,有什么开始不一样吗,最好能改变什么是你最期待的呢,OK。接住他的情绪,共情,他的情绪后面再去问。他希望有什么不一样,他希望改变什么,好,所以焦点咨询师是积极语言的翻译家,刚用的手法叫做先贴后转的语法,贴近他的情绪,然后转成你,希望。希望有什么不一样,你希望如果可以不一样,你可以开始做些什么事。这是焦点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哦,比如说有些人他不去上学了,一般咨询师可能问他,你说为什么不喜欢去上学呀,来访者肯定说我不喜欢老师,为啥你不喜欢老师啊,那老师讨厌我,哇,你这样问就会个循环的涡,里面,问为什么的问题容易卡在漩涡里面,所以焦点告诉我们,我们要问what,问how才能会开展,才能为往解决的方向走,好,那怎么问呢,如果发生了什么,你会愿意去上学,如果你愿意去上学了,你会开始做些什么。
所以问你如果发生了什么,你会愿意去上学,OK。愿意去上学之后,你会开始做些什么事情,这个what就引导出那个希望的开展,有没有发现,贴近,再来看希望,希望指的就是建构心理咨询的目标,心理咨询有没有效,跟目标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清晰,是不是可以执行密切相关,所以你的目标正不正确,清不清楚可不可以执行,这是很重要的判断准则。那什么叫做目标正确呢,焦点提醒我们啊,站在后面一步引导。所以来访者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把目标定成什么,是让来访者决定的,OK,我们要问出来,引导出来,孵化出来,来访者,想要什么样的渴望生活,我们用好的问句去建构出。来访者很想过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所以正确的目标是要有共识的目标,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目标可否有共识,前提是。这是不是对来访者是重要,有意义,他真正要渴望过的生活,这是判断正不正确的关键所在。
很多时候啊,你很好心的,你觉得他应该往哪里走,可是他现在。根本不想往那里走,你认为你给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建议,带他很好的方向走,他不想去那里。你就会事倍功半,有没有发现。OK,或是你老是觉得这个方法最好,有个例子是这样讲的,小白兔啊,去钓鱼,钓了一次,两次。都钓不到鱼,第三次他又很努力的坚持去钓,后来一条鱼蹦出来了,很生气地对小白兔说,如果你再把红萝卜丢在下面,我一定会把你吃了,这个笑话在说什么。
还一个笑话也这样说哈,有一只猴子在山里面奔跑啊,跑啊跑啊,跑了,经过一条河旁边。然后呢,他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呐,她一个箭步,一个跳跃。把河里面的鱼,把捞起来的,然后跟鱼说什么。还好你遇见我,不然你就被淹死了,这个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以为这是最好的方法或者是最好的目标,忽略掉来谈者,来访者还是咨询的主体,目标怎么建,以谁为准,是以来访者。当有些时候来访者说不太清楚,所以我们要很有耐心的,慢慢的。把他渴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慢慢的一点一点的说出来。我们举一个例子哈,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大师艾利斯就曾经有这样的故事,艾利斯其实是个内向害羞的人,他其实年轻的时候有个困境,就是不太敢跟女生说话,怎么办呢,有这个困境,如果你一直只有焦虑,更害怕,你就卡死在这个焦虑里面了,对不对,可是焦点提醒我们,问有用的问题,比如说问个最简单的问题,我,我害怕跟女生讲话,可是我又想跟女生有互动,我很希望开始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把这个困境转成挑战,设定成挑战的目标,艾丽斯设定什么目标呢,他要在这个公园可以跟100个女生打招呼,在一个月内。有了目标慢慢就会带出方法的。
当我面对问题,面对困境,面对挑战,焦点提醒我们,是的,这是我们不要的。他提醒我们开始问,那我们要的是什么,是啊,你不要这个,那你要的是什么,当我们不是沉浸在我不要这个,那你就陷入在问题情境里面,有没有。开始问我要的是什么,你陷入问题情境里面就是个受害者的位置,我要什么,就是我是生命的主人,我开始创造我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发现OK。
接下来我们来说,贴近希望,能量,这部分能量直接指的是方法。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很多时候,明明都知道,可是不见得做得到,那焦点就是一个full empower,让人充满能量状态,具备执行的能力,就像开车一样,我们知道目的地。你还需要加油,充满电力,焦点最常问的黄金问句,过去面对类似的困境有哪些,曾经成功的经验吗,那个时候怎么做到的呀,现在可以怎么继续拿出来用呢,这叫过去,成功经验。或者是谁会懂得这么努力面对挑战的你,他会对你说出什么欣赏的话呢。
你面对这个挑战,一直都没有放弃,你坚持的动力是什么,你没发现这些问句一问,你突然会发现,我不是受困的人啊,我好像有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哦,所以这些问句就会去发现,我有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而且是我当我做些有用的事情的时候,别人会开始用什么好的眼光看着我,鼓励我继续做下去,这就是empower,让人家更有能量。
贴近,希望,能量,修行,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修行,修行不是我们讲宗教的修行啊,简单要说的是两个概念,一个叫修改,一个叫行动。修改,它回应的就是我们刚说的,用同样的方法面对同样的问题,可是期待有不一样的结果,这是我们的惯性。可是却是没有效的行为模式。所以修改需要帮助我们提升我们的觉察力,觉察不要浪费能量,继续用那些没有用的方法。但是要去觉察我们过去曾经有用的方法是什么,可以再呼唤出来,所以好汉要提当年勇。同时要长出新的知觉,可以开始做一点不一样的方法,Do something different。
修改与行动Do something different,而且是做小小的行动,一小步的行动,所以我们可用奇迹孵化出来,可用关系的询问,转换位置的引导,让来访者更有能量去做那个小小的尝试,为什么要做那一小步呢,那一小步是可以做得到的,那下次来跟你做咨询的时候,还带着成功尝试的喜悦,来了,所以他会说,咨询师我做到了,我愿意再做第二步,你知道吗,有成功的第一步,就会有带来第二步,所以就会滚雪球的幸福的效应就出来了,所以贴近希望能量,修行,所以我们来看呢,焦点解决的咨询师可能会怎么来访问一位,有一个在大众面前演讲挑战来访者呢,以下有八个问句或回应,你听听看,第一个,在这么多人面前,要能把一场演讲完整又精彩的讲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很容易跑出紧张的心情,也很容易担心自己会做不好。或者会忘记说很重要的内容,这是很正常的。第二个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这个困境中,你现在正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呀。第三个,如果可以的话,你最想好好解决的是哪一部分呢。第四个问题,如果这个挑战,你最想解决的这个挑战,可以好好被解决了,你猜,解决喽,你会发现有什么也跟着不一样,你生活当中有什么也跟着不一样了呢,有谁有开始有类似的发现,那么邀请她来说说看他发现你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呢,他会怎么说,如果这样的好,持续的发生,他又会怎么说。第五个问题,在过去的类似的经验当中啊,或者类似的演讲场合,你不止一次的演讲了对不对,有哪一次你可以稍微没那么紧张,那么焦虑的。那时候的你做了些什么呢,怎么做到的呀。第六个,你现在跟我讨论了这个挑战呢,显然是你很重视这个议题,你没有要放弃他,这一路走过来真的很辛苦,很艰难,我很好奇的是,是什么让你可以坚持到现在,没有放弃的呢。第七个,如果有人可以从你的演讲当中得到了满意的收获,他会说,他居然听你的演讲,特别值得的地方会是什么。第八个,如果你给出一个满意的演讲,你的听众,用感谢的眼神看着你,这个时候的你会跟你自己说什么呢。
焦点的访问的问句当然有好多,好多好多。我是随便取的,八个,问句或回应哈,你听听看,如果你是社交恐怖症,你听到这八个回应或询问,对你内在开始。会起什么样的效应出来呢。
所以,焦点解决咨询就是一个面对困境的新思维,新态度,他听你的,我,我现在怎么了,我不要这个,那我要的是什么,经历这件事情,提醒我真的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想改变什么,我有哪些资源可以用,我擅长的能耐,有哪一些曾经有用的,特别是什么。有谁可以帮我,我有哪些资源,现在我可以开始做一点点的事情是什么,这就是焦点解决面对困境的思维,面对压力,面对困境的解决的,建构的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