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梦想道歉:决定每天一更,昨晚睡着了,今天补上。因为你落下一天,形成了惯性,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加油,鲨鱼!
一:罗辑思维:人在什么时候创造经济增长呢?答案好像很明显,劳动的时候啊。但是,跳出来一看,人类很多重要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其实是在不劳动的时间里创造的。
就比如说爱因斯坦,他的本职工作呢,是瑞士专利局的公务员。但他发明相对论呢,是业余爱好的结果,不是专心工作的结果啊。所以,为什么马克思看到当年的英国工人争取缩短工作时间,从12个小时到10个小时,从10个小时再到8个小时,马克思那么兴奋呢?
因为按照他的理论,时间是啥,“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如果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劳动,丧失了每个人个人发展的空间,长期看,对经济增长反而不利。
这么说来,这么多人被隔离在家这么多天,如果你趁机多了些个人发展的空间,其实也算是因祸得福啊。
二:得到讲了三苏的故事:年轻时代的苏洵,人生规划和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样,以考试做官为目标。但他的性格有几分像李白:自视太高,看不起应试教育。
如果苏洵活在唐代,大概会像李白一样绕开科举考试,但宋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苏洵看不到读书的前途,索性扔下书本,过起了东游西荡的日子。
到了27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如果不肯一辈子一事无成,就必须硬着头皮完成应试教育。但很遗憾,强扭的瓜毕竟不甜,苏洵每考一次就落榜一次。
更糟的是,宋代的考场已经很有今天高考考场的肃杀气氛了,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章程,从早晨排队开始,然后屈膝跪坐在席位上,低头答卷,旁边有监考官来回巡视。
今天我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毕竟考场管理越严格,才越能保障公平,但在苏洵看来,考一次试,就等于受一次侮辱。
在科举时代,越是读书认真的人,越容易出现这种心理,因为儒家经典描绘的政治关系是君主降低姿态邀请知识分子出来做官,知识分子不能反过来去求官做。
主动求官的行为,就像适龄男女不经过媒人介绍就自由恋爱一样,会被贴上一个很难听的标签:自媒。
自媒就意味着不要脸,而宋代的科举制度比唐朝严格了很多,考生不但要自媒,还必须为了得到自媒的机会,把身段再放低一些,接受各种不够礼貌的规章制度。
考生如果仅仅把科举当成升官发财的手段,心态倒可以平和很多,不太把圣贤书的内容当真,而那些真心相信圣贤书的考生,或多或少都难免有一点精神分裂。
后来,父亲的病故也许让苏洵减轻了一些心理压力,从此不再参加科举了,安安分分地呆在家里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到了苏洵的这个地步,都会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但苏洵不太一样,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而是首先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既然想开了,从此不再为了考试做官而读书了,那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吧,并且,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文章吧。
至于教育子女,今天我们知道,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拿一套自己认可的,却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灌输给子女,而是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子女的表率。
因为最核心的学习能力不是听懂道理然后付诸实践,而仅仅是最单纯的模仿。
苏洵一方面让自己活成表率,一方面不对孩子做过高的要求。
大约在苏轼、苏辙兄弟10岁左右的时候,苏洵给他们正式取名,还为此写了一篇短文《名二子说》。今天我们读这篇短文,很能感受到这位老父亲的良苦用心。
苏轼的“轼”和苏辙的“辙”都是车字旁,本义都和车有关。
“轼”是车上的一个部件:人站在车厢上,面向前方,手扶的横杆就是“轼”。
苏洵说,车轮、辐条、车轴等等都是重要的车身部件,功能意义很强,只有轼好像什么用处都没有,但一辆车如果没有轼,也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
“辙”是车辙,车跑起来都会留下车辙,车辙对于车子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即便车翻了,马死了,车辙永远安然无恙。
看得出苏洵对苏辙比较放心,但对苏轼,有一句特殊的叮咛:“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我们能够推断出来的意思是:苏轼的性格比较外向,心直口快,就像车上的轼一样,太显眼,今后为人处世一定要注意收敛一下自己,不要太张扬。
可见苏洵对孩子的用心,是未曾进,先思退,安全第一。
难道他就不担心孩子读书不努力,以后没出息吗?
他还真的不担心,因为这两个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完全不需要家长督促。
恐怕很多人都不理解:小孩子怎么会有这种反人性的爱好呢?
的确,如果家长不读书,只是天天督促孩子读书,孩子很难喜欢上读书这件事,但苏洵不一样,他烧掉了从前写过的所有文章,关起家门,整天读书、思考、写作,他的妻子承担起一切家务,还卖掉了首饰来补贴家用,苏轼和苏辙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渐渐长大。
读书一旦摆脱了功利性,眼界就会开阔,偏见就会弱化,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苏家父子博览群书,既读考试要用到的经典教材,也读考试用不到的闲书,用力最深的就是历史书。
苏洵的很多见解在旁人看来也许离经叛道,但两个儿子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今天我们读“三苏”的文章,会发现他们的风格非常接近,苏轼的一些新奇观点往往能在苏洵的文章里找到呼应。
因此,我们也会自然产生一份担心,那就是苏轼和苏辙虽然对应试教育并不像苏洵那样排斥,但难免会重蹈苏洵的覆辙,任凭才学再好,也注定和科举无缘。
“三苏”进京
假如不是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情况真有可能这样发展。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川迎来了一位新任长官,名叫张方平。
第二年,苏洵带着苏轼拜访张方平,这是改变苏家命运的一次会面。一年之后,苏洵父子三人带着张方平写给朝廷大佬的热情洋溢的推荐信,进京赶考去了。
这是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中央政府的人事格局刚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老一辈的改革派占据了枢纽位置,其中最耀眼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欧阳修。
欧阳修对“三苏”的来访会有什么反应,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得到。
古代的文章分为骈文和散文两大类型,散文出现得早,所以也叫古文,于是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运动被称为古文运动。
在古文运动里最突出的人物就是所谓“唐宋八大家”,这八大家里,唐朝占两位,韩愈和柳宗元,宋朝占六位,分别是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和“三苏”。其中真正全力以赴,向天下人号召写散文的,唐朝只有韩愈,宋朝只有欧阳修。
为什么要提倡写散文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散文比骈文务实,不需要太多形式主义的束缚,所以散文名家通常都有务实的作风。
欧阳修提倡散文,当然希望得到回应,但移风易俗的事情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看到同类就会格外激动。宋朝的散文六家里边,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王安石是欧阳修家里的常客,彼此都很熟悉,当欧阳修忽然从远方而来的“三苏”那里嗅到了同类的味道,激动得简直有些失态。
在他看来,苏洵就是当代荀子,文章天下第一,苏轼更是后生可畏,自己应当走下文坛宗主的宝座,给他让路。
欧阳修产生的同类感到底有多强呢,有一件事特别可以说明问题。在考试的时候,担任的主考官的欧阳修本想把苏轼的文章定为第一名,但因为宋代科举实行糊名制,考官在判卷的时候看不到考生的姓名,欧阳修看这篇文章的风格,太像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如果定为第一名,怕别人说闲话,权衡再三,只好让这篇文章屈居第二了。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苏轼早几年出道,或者并没有一位欧阳修发动古文运动,又或者欧阳修在苏轼出道的时候并没有位高权重,苏轼的人生会有多大的不同呢?
至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如果把王安石换在欧阳修的位置,“三苏”将会永无出头之日。
文章风格的差异有很微妙的地方,这一点和宗教很像,在外人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细小差别就能造成水火不容的派系斗争。
“唐宋八大家”虽然都是散文名家,文学主张也高度一致,但在宋朝的那六个人里,“三苏”的风格略偏华丽,王安石的风格略偏质朴,欧阳修居中。这就导致欧阳修既能欣赏“三苏”,也能欣赏王安石,王安石却很看不上“三苏”。
人生际遇就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让“三苏”的进京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事件:
苏轼和苏辙同时金榜题名,苏洵在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明日双星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人人追捧的文章泰斗。
三:有书读《鼠疫》:科塔尔在这场疫情中看得极为通透,甚至一眼就看穿被困人们的心情。奥兰城的居民一边想要拼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又相互不信任,有意疏远彼此。人人都知道,即使相熟的邻居也可能把鼠疫传染给自己,所以没法对彼此真诚付出。
如今,大家都过着这种恐怖生活,这让科塔尔觉得很正常,因为他觉得,既然他经历过,那大家都该尝尝这种滋味。这一点让塔鲁无法认同,不过塔鲁却也表示理解。
毕竟,脆弱的人总想有人能够陪自己一起承担压力。在当下慌乱的时刻,善解人意的塔鲁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宽容与豁达。
里厄医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并不会自诩为英雄,所以,他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评论什么,只是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妄加干涉。
在不了解他人经历时,不去评判、干预他人的选择,就是一种善良和修养。
神父也突然病倒了,反复地发着高烧,送到医院时,他一直紧紧握着十字架,被动地接受着治疗。里厄医生为他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没有鼠疫的病症。次日早晨,当里厄医生再去看他时,他半个身子歪在床外,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最终,帕纳卢神父的病例上只留下四个字——“疑似鼠疫”。
帕纳卢神父死了,也许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鼠疫受害者。只是,他经历的也许更加残酷,他经历了自己的信仰和现实不符的灵魂拷问,这让他无所适从,曾经坚定的信念慢慢倾塌,以至于让他无法再坚持下去。
四:邵恒讲到了漫画的影响,漫画恐怕比单纯的文字和图像,都更接近人类真实的思考方式。你肯定有这种感受:你脑子里可能同时有很多个想法,但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必须要给它们排排序,挨个挤出来,因为文字是一种线性的表达方式。但漫画就不一样了,你会感觉作者把脑子里所有的思绪和景象,一股脑倒在了你眼前。
她又讲了一部关于漫画家的经典纪录片,叫做《手塚治虫创作的秘密》。手塚治虫这个名字,可能你听过,他就是漫画《阿童木》的作者,不过他在漫画界的地位可没有那么简单。他被称为“漫画之神”,甚至中国的漫画作者有争论的时候,有时都会引用手冢治虫的理论来说服人。
不过手塚治虫的生活其实非常神秘,他住在闹市的一个小屋子里潜心创作了40多年,却连助手都不准踏进他的屋子半步。而且他每年回家也不超过60天,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最让人惊讶的是他的效率,他当时同时进行三部漫画的连载,可以10分钟就逼出一个点子,但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只有报纸和电视。喜欢漫画的人,都对这位神秘又才华横溢的漫画家充满好奇。
而这部纪录片就很幸运了,这是手塚治虫第一次允许日本NHK的工作人员进入他的家,贴身纪录他的生活。我在看的时候,完全感受不到高强度工作给手塚治虫带来的疲惫。他在镜头前面一直都是笑眯眯的,还会详细介绍他对昆虫的热爱,就像个孩子摆弄自己的玩具。
虽然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创作的秘密》,但其实看到最后你就会明白,关于创作和灵感哪里有现成的方法论,一切大师成功的背后,都是对于一件事长期的热爱。
五:昨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没有发英语晨读,被群主提醒了,这真是一个严格自律的群啊,利用中午的时间录了昨天的语音和评论,利用晚上的时间录了前天的语音和评论!
昨天早上是英语的晨读,6点左右就开始叫孩子们起床,视频查看了他们学习的状态,到7:05的时候,用直播的形式听写了部分内容,打卡上传。
昨天上午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今天上课的效果还可以,不过使用连麦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延迟功能,提问了李浩宇首字母题,他支支吾吾的说读了但是没有读懂,阿弥陀佛,这是最正当,却最容易被戳穿的理由啊!
备完课,录了曼巴看世界的第7集,讲了三个故事,第1个是名人堂公布了具体入选时间,毫无疑问科比是第1人选,但我们再也无法看到科比,狼王和石佛同框了,遗憾;第2个是讲了钟南山院士对疫情的预测;第3个是讲了《小丑》的电影,继续坚持,让我们与曼巴同在!
上午走的时候比较匆忙,把正在充电的蓝牙音箱和充电器都忘在学校了。去高卜纸桥头买了菜,去熟食店买了个猪耳朵,等快到家的时候才想起来,回到家随便找了个充电器充电,但慢充真是折磨人啊!
下午午休20分钟以后,看了十五分钟书,继续备课,监督各班上课。3点化学组开集备会,手机电量从35%锐减到13%,3点半历史组集备,电量继续减到5%。四点半我们开语音,说了半小时,这转眼就到了做饭时间了。
晚上吃完饭以后开始备课,七点准时直播半小时,先让学生做了10分钟题目,然后讲完以后又复习了九年级三四单元的知识点,然后又准备8点的班会。如果每天的班会都讲一样的内容的话,学生肯定不愿意听,讲了两个励志的故事,然后分析总结了各科老师检查作业的情况,讲的为什么同样是在听课上自习,效果却千差万别。有同学完不成老师的任务,有的同学只满足于完成老师的任务,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能够额外的自己再做一部分题目,巩固自己的弱科。态度决定一切,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唯有自律的人,才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六:继续分享科比的故事:其实科比20年的职业生涯一直伴随着各种质疑和批判,但无论遭受多少质疑,科比都会回到球馆内,在象征着湖人队过往辉煌的一面面旗帜下,继续精进自己的舞步,伴着篮球撞击地板声、球鞋的摩擦声和投篮穿网而过时所发出的清脆声响翩然起舞,置身于所有纷纷扰扰之外。在挫折面前他永不畏惧,这就是我们爱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