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他人的眼光,活出自己的人生

 布里特·玛丽让我反感,在小说《清单人生》一开始的时候。

布里特·玛丽,63岁,无趣、古怪,还是个口无遮拦的直肠子。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12点吃午餐,下午6点吃晚餐,天黑后从不出门。她的餐柜里叉子、刀子、勺子按顺序整齐摆放,对此她常说,“我们毕竟不是动物,对不对?”每天起床后她会用小苏打清理床单,让床单看起来一尘不染,她的丈夫对此不屑一顾,她却坚持了40来年,她说,“如果我们今天出门,死在了外面,当房东打开我们的房门,发现乱糟糟的床单,一定会觉得我们非常邋遢。”

此外,因为小时候看过一个窗户清洁剂的广告:一个女人站在干净的窗口向外张望,下面写着“菲克新带您看世界”。布里特·玛丽对此一见倾心,成家后她每天都会用菲克新把窗户擦得锃亮。而布里特·玛丽最让人吃惊的地方是她的清单,她有许许多多的清单,甚至还有一份记录所有清单的总清单。她的整个人生似乎都被浓缩在了一页页的清单里。

诚然,布里特·玛丽是一个活得一丝不苟的人,甚至因为过分的中规中矩让人觉得她拘谨得可笑,就像她那头打理得纹丝不乱的头发。毕竟,试图用一纸清单规划好人生的一切,就像试图把生活切成规规矩矩的小方块,然后整整齐齐码进书页的格子里一样,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可是,人生没有万无一失,即使布里特·玛丽一直在努力让丈夫和自己的“完美生活”不出差错。在布里特·玛丽63岁那一年,她的丈夫出轨了。惊愕之余,出于“文明人”应有的教养,布里特·玛丽取下结婚戒指,悄然离开了那个家。

2014年哥哥张国荣在遗书的最后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一生没做过坏事,为何会这样?”我不知道当布里特·玛丽在面对丈夫的背叛时,她的内心是否歇斯底里过,我也不知道她是否也曾自问,“我大半生都没做过什么坏事,为什么生活突然变成了这样?”可是,作为“文明人”,布里特·玛丽不允许自己做出任何不体面的举动。而她过分的井然有序和克制自律更加加深了她给人的呆板且了无生气的印象。她有时真是个让人无法忍受的烦人精,虽然她晚年被丈夫背叛让人同情。

直到布里特·玛丽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我才惊讶地意识到我不喜欢她的原因——我在布里特·玛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一发现让我很是不安。

某个夜里,朋友来家里小坐。在红豆汤甜腻腻的香气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不知道是不是夜色渐浓的原因,感性不经意间占据了我的整个胸腔。我开始絮絮叨叨向朋友抱怨起来。

首先,我抱怨的是一个长时间困扰我的心结,我的话冗长而毫无逻辑。其实,大概意思不过是一朋友总在我面前提及会让我无比不舒服的人和事,对此我很是困扰。朋友一直听我说完,才开口,“你还记得之前我和你说过,希望你可以改变的一个方面吗?”我一脸茫然,摇了摇头。朋友说,“Sometimes you need to be a bitch.”(有时候,你需要混蛋一点。)“可是,···”我刚想反驳,朋友打断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别忘了三毛说的那句话,‘人性本凉薄,又何介谁比谁更多。’”

沉默片刻后,我说起了近期心里的一个困惑。我从来不是喜欢热闹的人,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很可能也不会是。可是,近来我却像着了魔似的每逢周末就在家里宴请朋友,七八人成聚,好不热闹。当然,和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谈甚欢的家宴让我颇感欣喜,像是打开了一盒装有不同口味糖果的糖果盒,每剥开一颗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但聚散之后的疲惫让我不禁自问,“为什么突然对交际如此上心?”

最初,我给出的答案是,“过去太忙,忽略了和朋友的相处。”可是,后来发现这样的说辞完全站不住脚,因为目前我也没闲着,甚至由于一次次的聚会,很多亟需做的事都被搁置,堆积在书桌案头,让我每次在书桌前落座,看着堆积如山的书籍,都会心生恐惧。

朋友一直默不作声的看着我,我有点怯懦的小声嘟囔,“我想现在我大概知道原因了。”我顿了顿,声音更小了,“之前某人说过,我不擅交际,他不喜欢我这样。其实,我潜意识里对此很是介意。”朋友突然一脸严肃,他说,“我们得好好捋捋。我会把那些曾经和现在影响你的人用A、B、C···来代替,你什么都不需要说,只需要认真听。”我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还是点了点头。

朋友一一列举了从我读书时代到后来工作因为他人的一些话或某些态度我自尊心受挫而奋起“逆袭”的事。以前我会用这些故事去激励我的学生,但那晚,当那些我曾经认为重要的人被换成了字母代号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朋友总结到,“你有没有发现,你人生中很多转折点都是因为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我无比丧气的点点头。看出我的沮丧,朋友安慰,“年轻时大家都难免受外界和他人影响,只有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内心足够丰盈,才能真正活出自己。”

我更加懊恼,提高了嗓门,“可是我已经32了。”

朋友无奈看我一眼,说到,“这和年龄无关。或许,你可以尝试看看,比如从远离那个让你不舒服的朋友开始。”我的第一反应是急忙向朋友解释“割席决裂”是多么无情、不符合成年人的交际之道等,可是,说着说着,我突然住了嘴。沉默好一会,我似在喃喃自语,“我做不到。”

想起布里特·玛丽在描述自己的童年时曾经提过这样一件事:

“你知道吗,我小时候,全家人去海边,我姐姐总会爬到最高的那块礁石上往水里跳,一个猛子扎下去,一会儿再浮上来,看到我还站在礁石上,她会大声喊:‘快跳,布里特!跳!’要知道,如果一个人上一秒还站在那儿往下看,下一秒就能跳下去,说明她不害怕。可如果她一直在那里犹豫,恐怕永远都不会跳下去。”

布里特·玛丽不敢跳,我也不敢。

小说最后,布里特·玛丽原谅了丈夫,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并决定和他回到两人之前的生活,虽然她一直在推迟回家的时间。在她离开博格之前,她见了足球队的孩子们。

布里特·玛丽突然想起有一次微卡为了接球,用脸和飞来的足球撞了个满怀。在医院的时候,鼻青眼肿、满脸是血的微卡还忍不住傻笑,为自己拦下了那一记射门沾沾自喜。布里特·玛丽不解,微卡解释到,踢球的时候她可以忘掉一切,她热爱足球。然后微卡问布里特·玛丽喜欢什么,布里特·玛丽犹豫了好一会才回答,“巴黎。可我从没去过。”微卡问她为什么不去,她说,“我年纪大了,不适合去巴黎了。”微卡反问,“巴黎年纪多大?”

所以,那天和孩子们告别的时候,布里特·玛丽对微卡坦言,“肯特(布里特·玛丽的丈夫)告诉我他会在那里等我,斯文(博格的警长)说他每天都希望我来敲他的门。”微卡说,“请您帮我一个忙,布里特·玛丽。”“说吧。”微卡接着说,“明天谁的门都不要敲,钻进您的车,只管向前开!”

 第二天清晨,布里特·玛丽准备驱车启程,虽然她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孩子们已经在路边等她,他们身边是一桶桶的汽油。孩子们说,这些汽油足够让布里特·玛丽一路开到巴黎,甚至还可以开回来。于是,布里特·玛丽开着那辆有一扇蓝车门的白色汽车出发了。

那晚,朋友走之前给了我三个建议:1. 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为自己考虑,这不是自私,而是学会自爱的前提;2.拒绝一切需要费力讨好或委屈自己才能维系的关系;3.当犹豫不前的时候,就想想那个我愿意用10年的努力去争取的梦想,它应该被放在第一位。

或许,我还是不敢从礁石上一跃跳进水里,但当我闭上眼睛,我似乎可以感觉到自己从礁石上跳下时,心跳加速,血液喷张的刺激。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他人的眼光,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