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眼里《道德经》(43)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图片发自App

  《道德经》第十章赏析

          ――――牧童对营魄抱一的认知

“载营魄抱一,能无(毋)离乎?”要弄清理解透辙,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营魄”?“营”和“卫”,在我们上古传统的医学(《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等)传述中,它便是人体生命的两大关键特征。

      “营”,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和养分。“卫”,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和养分本能活动,“营”中有“卫”,“卫”中有“营”,这两者必须调和均衡,一有偏差,就成为病象。

至于“魄”字和“魂”字,都是从田从鬼的象形会意字。“魂”字左旁的“云”字,就是象征云气的简写。一个人的精神清明,如云气蒸蒸上升,便是“魂”的象征。在白天的活动,它就是精神,在睡梦中的变相活动,它便是灵魂。“魄”字,边旁是白,一半形声,一半会意。在肉体生命中的活动力,便是它的作用。

      民间传说里,人有三魂七魄,也就是三个灵魂,七个魄。其中的三魂,指的是天魂、地魂和人魂。天魂是先天就有的。人活着的时候,三魂俱足,人一死,三魂就会分离。天魂到哪里去呢?据说会上天。我们所说的“在天之灵”,指的就是天魂。第二个是地魂。人要是做坏事,死后就会到阴曹地府如何如何。还有就是人魂。人死之后,人魂仍然会游荡在住过的地方,游荡于自己的墓地,游荡于生前熟悉的一些地方。

当然这只是传说。牧童以为它来自道教而非《道德经》。因为《道德经》是辩证的唯物的,或许就这营魄抱一成就了道教和方士,如真是这样也只能算是歪打正着。

    在周代金文月相术语中,“魄”指月亮躯壳。具体指所有肉眼可见的月相。曾任大周图书馆长的老子不会不知这点。上古医学老子估计也略知一二。因此,牧童以为,营指精气神(机体运营状态,不单指人,泛指自然万象。诸如水急缓浊清植物荣枯动物的壮猛萌。用在人体上,精为血、气为营运、神为精气状态)魄指辅助精气神与外界交流听看闻说及供给精气神营养的呼吸进食。说直白点就是躯壳上的七窍眼耳鼻嘴皮。牧童这样理解与道教的三魂(天地人)七魄(喜怒哀惧悲恐欲)有点区别。三魂为内七魄为外或三魂为阳(能直观辩别状态)七魄为阴(默默供给),内外阴阳互动组成一完整的机体,往小了说是一动物或植物(植物精气神为水肥及其综合状态,七窍为枝叶杆皮根),往大了说这个自然界也是这样组成的。

    至此,须要理解“抱一”和“能无(毋)离乎”。牧童认为这里的一暂时不是混沌之初的一不是大道之初的一。应是一起或理解为一个整体(与太极的一相似但不同,太极有一生二生四生万物,而这一整体只分内外阴阳也就是一生二或是二合一)。“能无(毋)离乎”无(毋)是不的意思,不离就是不分开,不分开就是合。“能不离乎”就是能抱一吗?就是能很好地合在一起吗?

      载,大家们释为承载、载体。唐时断句时为哉,副词。这都对。原因是牧童认为这个载字在这句中可有可无。帛书版中无载字,通行版中的“载”估计是大家们加上去的。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牧童的理解是“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表现能很好地配合保持一致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牧童眼里《道德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