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第六讲《认知第三讲:思维、想象、语言》

中原焦点团队中30亚梅连续分享178天20220213周日

1 今天提前打印了课件,做了准备工作,心里就定当很多。

2 今天是认知最后一课,心理学很多工作就是调整认知。认知与行动相互影响,“知行合一,天下无敌”,听说读写,行动起来。

3动物没有思维,灵长类有思维萌芽,只有人类有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

4思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但自己思考时易有盲区,鼓励多复盘,多约练,聊一聊能看到盲区,思维通了,想明白了,事也就通了。

5做咨询时,清空自己,遇事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别把我们的间接性思维完全当真,要去澄清,核实,确认。

6思维的概括性。优点:有规律,易应对。缺点:易被“贴标签”,事物或人的个性的方面容易被忽略。咨询中,当一个人说的太概括时,需要具体化,可以试着问:“能具体说说吗?”“比如呢?”“还有呢?”“能具体描述一下吗?”“请举个例子”,不要形而上太笼统的聊。不要贴标签,因为“标签”是概括,会漏掉很多个性的东西。咨询是探宝寻宝之旅。世界是什么样的,很重要,我们自身的修为更重要,世界是通过我们的认知从而影响到我们,“修自己”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7抽象思维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又叫逻辑思维,以词为中介反映现实。是人思维能力强弱的最重要指标,与智商有一定关系,要接纳自己的状况。勤能补拙,沉下心来,否则,“样样通,样样松”,成功没有捷径。

8附和和发散思维不矛盾,遇事先发散再附和。咨询中,关注正向,也可以关注负向,来访者想看,也可以陪着看。学会与问题共存,保有多元思维。“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有阴影说明有光。”

9问题解决,要清楚自己要的是啥,要遵循规则,要应用技能,要经过操作,整个是一个过程,急不得。学会与问题共存,伺机而动。咨询效果出不来,家长能不能稳住,有时看你咨询师能不能稳住。孩子能否稳得住,有时看家长能否稳得住。思考:工作中有没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有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0 事情发生的那一刻,就无从追求真相,描述都是被加工过的。咨询时,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探讨真相,而是要看事情背后他在乎的东西是什么。

11 学会“适时闭嘴,合适表达”很重要,父母的嘴都是开过光的,说啥来啥,烟雨的背后是你对他的看法。

12 视频“改变你的文字,改变你的世界”。从“我是盲人,请帮助我”时的寥寥无几,到“多么美好的一天,我却看不见”,一句触动人心的话,一句表达感受的话,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

第一单元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及特征

(一)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作为一种反映形式,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间接性: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概括性: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事物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二)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分为求同的附和思维和求异的发散思维。

二 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遵循一定规则,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

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如骑自行车对摩托车的影响为正迁移

骑两轮车的经验对学三轮车的影响为负迁移。

迁移既可起积极作用,也可起消极作用。

2.原型启发的作用

3.定势(固定的形式)的作用

定势即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第二单元想像和表象

一、表象和想像的定义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想像和表象的本质区别在于:

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是思维范畴。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并没有创造出新形象,属于记忆范畴。

二、想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性和意识性,分成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1.无意想像

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如梦、幻觉

2.有意想像

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的进行的想像。

根据新颖程度和形成的方式

(1)创造想像

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再造想像

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

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它是创造想像的特殊形式。


第三单元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索和交际的工具。

言语:人们运用某种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2)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语言和言语密切相关。

(二)内部言语及其特点

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2、言语的减缩性(简缩、不完整性)

3.速度快

  “能意会不能言传”因为想得不细不完整不系统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一)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区  说

1、部位: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处

2、受损表现:运动性失语症(表达性失语症)

3、表现: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但言语表达障碍,说话迟钝费力,不连贯。

(二)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  听

1、部位: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

2、受损表现:接受性失语症

3、表现: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读

1、部位: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

2、受损表现:失读症

3、表现: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在书面语言中,能看到字词,但不理解字词的含义。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写

1、部位: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处

2、受损表现:失写症

3、表现:不能写字、绘画。


布威角中

说听读写

-------------------------------------------------------------------------------------------------------------------------

今日三件好事:

1 上午二宝去报到了,送到校门外,小小的背影,大大的书包,有些世界,一个人去探索,看似孤独了些,可得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2 课表下来了,咋说呢,有几天会比较分散,以前我会有些不满,现在想着,也挺好,正好有时间接送孩子。

3 大宝睡的挺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筑基第六讲《认知第三讲:思维、想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