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受骗》:所有的骗子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美] 玛丽亚·康妮科娃 / 孙鹏 / 后浪丨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21-6 /


文丨云海

2010年有一部冷门的国产剧佳作《毛骗》,讲述了一群街头骗子行骗江湖的故事,剧中形形色色的骗术,以及将骗术表演到极致,让人大开眼界。而骗子不同于强盗和小偷,他们是一群高智商的艺术家,精心布局,环环相扣,剧情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相互算计下不断反转,让这部看似低端的剧作有了悬疑大片的观感,由此该剧也在优酷、豆瓣等平台斩获极高的评价。

尽管有《毛骗》等影视作品为我们揭露了各式骗局,但现实中,当骗子找上门来,人们还是往往很容易落入骗子精心设置的圈套。现实生活中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有不少都是很聪明的成功人士,就能说明这一点。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玛丽亚·康妮科娃(Maria Konnikova)在其欺骗心理学科普作品《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一书中就指出一个现象,那些年轻、聪明、自以为精于世故、人情练达的人,反而更容易成为骗子的猎物。

康妮科娃在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她指出,最成功的人不是把这个世界看得最清楚的人,而是那些善于把这个世界看成他们心里想要的样子的人,而这种符合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正是骗子竭力想让我们相信的。结果就是,在某个领域越是多知多懂,就越容易在这个领域落入骗子的圈套。

这揭示了所有骗子都遵循的一个共同的核心基本原则,即操控他人的信任。在根本的心理层面,所有的骗局,都可以看作是利用他人的信任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骗子获取并操控他人信任的常用方法就是讲故事。诈骗高手最大的专长就是精心编织一个故事。

该书拆解欺骗高手编造故事的过程,从布局到收尾,探索了骗局背后共通的心理学原理。这个过程包括料敌机先、动之以情、请君入瓮、完美故事、取信于人、欲情故纵、得寸进尺、桃之夭夭和斩草除根,构成了该书的主题部分。

康妮科娃首先借助“黑暗三角”(Dark Triad)的概念,来解释骗子的人格特质。她指出,“黑暗三角”人格特征中的精神变态(psychopathy)、自恋(narcissism)和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能够解释我们在骗子身上所常见的很多特点。比如,精神变态的特征是冷酷无情。自恋会导致浮夸、自命不凡、自我膨胀、过高的价值感和操控他人等。而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是“采用侵犯、操控、剥削他人等不正当手段以达到个人或组织目的”的人,这几乎是对骗子的经典定义。

当然,具备黑暗三角的人格特质,并不是注定就会成为骗子,很多成功人士也都具有黑暗三角的人格特质。康妮科娃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要从合法营生发展到行骗,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先天条件,即由精神变态、自恋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等特质所决定的潜在犯罪倾向;其次是机遇;第三是一个貌似合理的原因

不幸的是,我们很难通过微表情之类的方法,来很好地识别出我们周围的说谎者。如果这些说谎者技艺精湛,具备伪装大师的资格,就更难以辨别了。骗术高手会尽一切可能给他人留下好印象,展现出最有魅力的一面,然后利用这一点获取利益。

而与此同时,康妮科娃也指出,并非具备某些个性的人就更加容易受骗。关键的因素不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而在于你的生活当时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如果你正巧经历着诸如失业、离婚、伤病等等生活巨变,在你感到孤独或是无助的时候,那么你就更容易成为骗局的猎物。因为通常在这种时候,头脑冷静而富有耐心的人也会变得更情绪化、更冲动、更爱冒险。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察觉骗局,靠的正是对自己的情绪与冒险欲望的控制。

基于此,康妮科娃最后提出了抵御洗脑和操控的办法。关键就是要有强大而坚定不移的自我意识,要让理智始终控制感情,而不是被感情冲昏了头。所以,一定要注意细节,要锻炼观察和发现细节的技巧,以防骗局发生在你自己身上。另一个关键武器就是设定底线,永远要知道底线在哪里,知道哪些界限是不能越过的,很多骗局中,受害者往往就是在头脑发热的瞬间被推过了底线。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件武器就是知识,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历史、目标与手法,这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会受骗》:所有的骗子都是讲故事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