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偶然性”的背后,是人性的坚忍和执着在发挥主导作用—《人类群星闪耀时》之事件一

很多人认为坚忍和执着,似乎只存在于少数人身上,比如日本的作家春上春树,他每天早上4.30起床,泡咖啡,吃一点点心,就开始一天4000字的写作,并坚持每天跑步10公里,一跑就是三十年。

其实并不尽然,他们之所以有动力坚持下来,主要源于目标的存在。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数年间往返大西洋三十一次,屡败屡战,只为在大西洋海底成功铺设电缆。

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19世纪30年代,电报首次在英国投入使用,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专用的线路,把数字,文字等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发出来,接收方再把这些信号破解成数字,文字等,从而获得信息,在当时,这个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这之前,人类信息传递方式还是依靠快马,信鸽,烽火等,不仅速度缓慢,传播的距离也有限。有了电报后,这一分钟在莫斯科发生了什么,在巴黎几乎同时能知道,这给当时带来的便利是天翻地覆的。而要保证电报的正常传递,就需要为电信号铺设专用的线路—电缆,陆地上铺电缆非常容易,但跨洋铺设就非常困难。

当时欧洲各大陆国之间已经可以通过电报进行信息的传递,但欧洲和美洲之间还是处于隔断状态,因为这两块大陆中间隔着浩瀚的大西洋。

这时这名叫菲尔德的美国商人出现了,他既不是工程师,也不是什么专家,对电报也一窍不通。二十出头的他,天生爱冒险,当时个人已经完成财富积累,对每天无事可做,却又精力充沛的他来说,铺设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充满了诱惑与挑战。他要将欧洲和美洲连接起来,这必将是一笔大有可为的生意。

说干就干。虽然他本身已经很有钱,但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他那点钱绝对是不够的。一方面,他向当地政府提出要求,希望政府给予帮助。另一方面,号召人们共同出资完成这个项目。好多人被他宏达的计划说动,纷纷投资,他很快筹集到了所需的资金。

就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言,横渡大西洋铺设电缆的难度超出了想像。单单制造这样一根跨洋电缆,所需要的金属丝线,能够把地球和月球连接起来,电缆不但要像钢丝一样结实,同时又要保持弹性,它既要承受任何压力,任何重量,又要像丝线一样光滑,便于缠绕。这条巨缆上如果任何一处有极小的裂缝,都可能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1857年8月5号,第一次跨大西洋电缆铺设工程正式开始,因一个技术失误,工程失败。好在大众依然充满信心,毕竟是第一次~第二年,菲尔德一行再次出发,不幸的是,这次他们遇到了风暴,船上大部分线圈受损严重,又以失败告终。两次失败后,大部分股东变得犹豫不决,大众对铺设电缆的热情逐渐消失,一部分人甚至想撤资。菲尔德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心,并成功说服了股东们。

第三次启航,铺设非常顺利。这件事在全世界激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女王通过电缆向纽约发出贺电。美国上下视菲尔德为民族英雄,甚至那他跟富兰克林与哥伦布并提。这次铺设虽然成功了,但电缆很快出现了问题,通讯几次后,信号开始出现断断续续,不久就中断了,再也接不到任何信息,事情又一次失败。这时菲尔德被辱骂,被诽谤是骗子~短短一天之内,他从天堂跌倒了地狱,从民族英雄变成了民族罪人,他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六年后,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铺设海底电缆技术逐渐成熟,人们再度想起了横跨大西洋的电缆铺设工程,但始终无人敢于重提此事。这时,消失了六年的菲尔德再次出现了,他重新站起来,再次筹集到60万英镑,开始重操旧业,可惜的是,这一次,他又失败了。第二年,他再次起航,这一次跨洋电缆终于圆满铺设成功。当大西洋彼端的信号清晰无误地传来时,菲尔德当场放声大哭。压抑在他心头的梦想,那个被无数诋毁嘲笑的梦想,那个赔上自己十来年时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正是这个梦想给予了他最大的精神支持,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都不愿放弃。其实,每个人体内,都有着自己的坚忍和执着,在清晰而具体的目标前,这种潜能就会最大程度地被激发出来。

由此,作者在书里面表示,世界的改变是因为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明,更重要的在于人类的意志,坚持和执着,才创造出了奇迹!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偶然性”的背后,是人性的坚忍和执着在发挥主导作用—《人类群星闪耀时》之事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