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秱与三敦观音桥

图片发自App

民国版《双林镇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观音桥,在三林村,明万历中建。沈汝法有记,咸丰六年沈梅坡重修。按:沈秱未遇时,奉母居乡。一日负米归,晚至水口,唤渡无人,天又将雨,因念老母倚窗望,彷徨畔岸,恍惚闻有人语,遂见一小舟,长发者持篙,后一白发妇人摇撸,秱遂得渡。登岸人舟忽不见。后致仕归,建此桥而奉神佛像于庙,见沈氏家谱。

这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明代双林人沈秱,在其没有发达的时候,曾困居乡里,与母亲相依为命。那一天家中无米,沈秱到镇上去买米,回家时天色已晚,而且风急云沉,眼见大雨即将来临。沈秱急急忙忙赶到渡口,但见大水茫茫,芦荡森森,唯不见渡船。他大声呼唤,但回答他的风声。眼见着天渐黑,雨将临,沈秱心头焦急,他想起了独居的母亲,在这风急天黑的傍晚,一定是倚立墙角盼着儿子回家,想到母亲焦虑不安的样子,沈秱是心急如焚,泪水模糊。

突然间,他发现一叶小舟从芦荡中漂出,但见一长发男人撑篙立船头,后面一白发女子轻悠地摇橹,舟飞如箭,不一会就来到了他的面前。沈秱心头一热,救命菩萨来了,一念之间他已经飞越渡口,奔向家中。果然母亲还没有做晚饭,正在风雨中盼等着儿子的到来,母子相见,相拥相扶,回家烧水做饭,心头是暖暖的。沈秱把刚才渡口之景告知母亲,母亲一脸惊喜,她连忙到屋里去找来香火,点上香,念念有词,跪拜于香案前,沈秱见此,也慌忙跪拜。母亲回过神来含着泪对儿子说:“儿啊,你遇到菩萨了,刚才是菩萨渡你过河的啊!”,沈秱也惊讶万分,再一次跪拜,以头磕地三次。

图片发自App

后来沈秱考取进士,官及二品,荣华富贵,但他永远也忘不了少年时代那个风雨渡口的情景。

后来他回到了家乡,在双林镇上置房居住,照顾母亲,行孝道,但是,那一个渡口还在,他曾多少次来到这个渡口,茫茫芦荡,白水滔滔,他想起自己那一天的遭遇,心里念着,在这河的那一边散落了多少人家,又有多少个父母因为儿女的早出晚归而担惊受怕呢。当年是菩萨渡了我,只是渡我这个肉身凡体吗,不,菩萨是在行善又是在感化,是济身又度我心啊。今日我已功成名就,理应散财行善,做一些有益于社稷的大事,这样才算是正果。

此念已生,回头与母亲商定,捐款造桥。

沈秱组织人员购买石料,又请来工匠,用了一年多时间,一座崭新的石桥横贯河上,连接两岸,两岸百姓无不欢心鼓舞,奔走相告,感激万分。乡人欲用沈秱之名冠桥,他坚决不依,笑着说:“就叫观音桥吧”,观音桥由此而来,伫立于止,广济众生。后来乡人在河岸建一小亭,奉观音一尊,日夜香火不断。

沈秱为双林做了许多好事,名扬四方,特别是他的孝名更是让人敬佩。母亲去世后,他终日啼哭,悲伤过度,两眼因此失明,风烛残年,老死乡里。

当然这则故事是有虚拟的成分,但是这里却是真实地记录了吾乡先贤的为人风格。

曾经的古道是非常荒凉的,明清时人口稀少,古道边上的村子很少,而且田园也没现在这般整齐,荒草野地非常多。一座桥,一个渡口在荒野里是显得寂寞与凄凉的。沈秱曾经贫居乡里,在某一个黄昏,至镇上买米归,野渡无人舟自横,心里凄惶,大雨滂沱,半夜而归,其母倚门而望,焦急万分,苦难凝集于心,待功成名就,念及儿时之苦,为让天下之儿女能尽心又尽孝,故筑此桥梁,一以念儿时之苦,二为孝敬者修筑坦道,良苦用心也。民国之双林镇志,体现了忠孝礼义,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志中所记所述并非一定是荣华富贵的达官名人,也有许多巷陌市井之人。所记之事件也并不一定是惊天惊地,而是他(她)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最主要的是精神与文化,或者是由物质转化而来的精神与文化。镇志上的每一个人与每一件事都在说话,而且在证明了一个道理。忠孝礼义,善良诚信始终是文明的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沈秱与三敦观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