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通往内心的路,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一.前言

这篇文章旨在分享我的心路历程,我是如何走出思想的混沌,以及自我概念整合的,找回真实的自己的。以此,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苦的人。

我和大多传统家庭一样,成长在一个思想很守旧的环境中,父母的思想比较保守,对我的教育也是中规中矩,所以自小也是聪明听话乖乖女,成为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孩童时期,这是一种奖赏,对父母老师亲朋好友来说都是最大价值。但是对我自己而言,我知道不是的。但那时的我知道什么呢?

幼时的苦恼一直困着我,带着心里的未知,茫茫然的过完大学,做着被安排好的所有事。活成了一个机器,搬运工。

终于,有了一个契机。我看到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诗《未选之路》,诗中展现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不同的是,诗人是面临着选择,我的可悲之处在于,我没有选择。从现在来看,当时我的教育是让我已经丧失了选择的主动权,不会思考了。在我那长长的20几年一直没有出现一道光,照亮我内心深处渴求的那份未知。当时的我是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的,我所认知的自己都是来自于外界认可的我该有的样子,而非我自己评价的自己。

诗人让我看到的是人生的选择,是我能身临其境体会到的他选择时的心境,是它的勇气,独立。他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布满荆棘的道路。正如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了不会带来丰富物质的写诗生活。我突然顿悟了,从前心中的那个未知的东西似乎要浮出水面,蒙蒙胧我要看见它了。这首诗也因此成为了我的指明灯和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了解生活。

自我认知的缺失是在我自我概念形成时,没有人告诉我可以与众不同,但所有人都告诉我不该不同,从来也不会告诉我”为什么“。这也是我困惑的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

因此,我想通过我的经历,我对自我认知的探索,来成为谁的指明灯,希望能解答到困惑。早日完成自己的人生三问,达到内在的一致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有问题的根源其实都是抽象化的,要处理一类的所有事情就要会举一反三,那就是事情的本质,源头开始。所以,我说的都是比较抽象的,可能并不会有很大的趣味性,但绝对能让人通透,养成好的思维习惯,看问题本质,化繁为简的能力,也能自己解惑,找到自己更幸福的方式,在生活中也会更从容,事半功倍的效果。切记全盘接受或否定,自己思考对自己最有效的才行,我说的只是我的,是我懂的,能写的也有限,要自己真正领悟的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我能做的只是一种引导。“哦,原来有这个东西存在”,然后有了方向,求真知。

对于自我的探索,是自己思考,求证,推翻,重构的过程。是一门科学的探索。

二.千奇百怪的行为

首先,行为是怎么产生的?是什么导致的各种的行为?这一目的是了解行为背后的逻辑,产生机制。因果矛盾之间的关系。遇到矛盾后就能自己看到事情背后的本质,独立的思考解决问题题。解答自己内心的困惑。便于自己自我认知。

2.1 行为的背后是动机

行为的出发点各有其动机。所谓动机,对所有引起,支配,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的概括。动机的来源有内外两种因素。

a.内驱力(生物体需要的一种内在平衡,当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紧张感,驱力就会被唤醒,产生促使生物体消除紧张感的行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本能(遗传决定的生理因素)及学习(同情,爱,社交等社会能力)内部.。

b.是外部诱因(某种行为的奖赏或刺激)。

2.2 动机是怎么来的

动机的期望和取向不是来自外界的客观实体,而是对客观实体的主观解释。个体从事某一特定行为的可能性是由他达到目标的期望以及该目标的个人价值所决定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能够驱使人去做出正确的行为。通俗来说就是人与社会的适应过程中,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自我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为基准,如果未能满足,就会内在失衡,进而激活这种需求的动机,促使消除这种不平衡,使机体恢复到平衡状态。动机是源于需要,是不平衡导致。

2.3  机体有哪些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将人的需要划分为7个层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对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到达下一等级之前每一等级的需要都必须满足——这些需要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支配着人们的动机,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2.4 动机的取向—归因

动机的取向源于对客观实体的主观解释,也就是对结果的产生的原因的评价,简称归因。

归因有:

a.内部归因(行为的结果是自己所做的。诸如能力,努力,身心状态)

b.外部归因(任务难度,运气,其他外部因素诸如有无帮助,是否公平等)。人们解释他们生活中的事件的方式会变成他终身的习惯化的归因方式。所以不难解释刻板印象,思维定势,功能固着以及固定化的行为模式等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小结

所以产生行为的过程就是:需要——动机——归因——决策——行为。所以一件事产生不同的行为,根源在于动机的取向,也就是归因方式,因为是人作出的主观解释,对他所见的结果的评价。评价都是因人而异的,过于主观的并非都是对的,受认知水平,情境,时间,思维方式等等很多内外因素影响。

独立的思考者从不会从众,因为他们深知行为背后的逻辑,各为其谁的价值关系。所以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简单的道理下藏有很多学问。

看懂行为之后就能知道选择很多。看尽人间百态,通透,明事理,富有同理心。思想更开拓,多元化。懂得求同存异,周而不比。

三.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是在不同的选择中实现利益互换,价值输出。从整个生命长度来看,我们生活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都是在做同一件事,就是质量,达到一个个阶段的平衡,不管具体阶段各自的平衡是什么,都是为了让自己更饱满充实,这就是所谓幸福感。所以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为了活出幸福感。

幸福感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知觉,幸福与否是个人的定义。完全由主观决定。所以你觉得自己是否幸福,取决于主观解释(包括自我评价,和你对他人评价的重视程度),也就是归因方式。与之相关的还有安全感,两者交互作用影响,基本是一种正相关。幸福感强的人本身就是个安全感很强的人,安全感强自然也更容易体验到幸福,幸福感也不低。

3.1 安全感-边界感&掌控感

比起幸福感,安全感表现得更为被重视:人际关系的安全感,生活掌控的安全感。作为区分,就分别称作边界感和掌控感

人际关系最好的就是建立边界感,根据各种关系有着清晰的界限,给关系双方空间,保留和尊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求同存异。不高估也不低估亲疏关系。无论哪一种关系,都经不住长期的过度消耗,一味向外索取,缺乏边界感就是对于他人情感的剥夺,是一种过度消耗。爱不该被当作无理取闹的借口,成为一种道德绑架。爱是互相,情感的真实外现,最终都要回归到一种动态平衡中。不管是亲人,伴侣还是朋友,师长,上司,陌生人,建立不同的边界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是爱自己,爱他人,互相尊重的体现,也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安全感。

掌控感是对源于动机下期望的结果与行为产生的现实结果之间的差距及行为过程中的体验的评估。在行为决策中伴有两种普遍的态度:面对确定的收益时,往往是风险偏好的,不确定的收益或低于期望收益时往往是风险厌恶的。评估结果的满意程度会决定我们对事情的掌控感,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对自己能力和情绪的知觉,综合表现的越符合期望值就会越具有掌控感,其中随机应变的临场反应这种感知越加明显。

不难发现。无论是掌控感还是边界感,最终都是源于内在的心理建构,并属于内在的可控范围。本质都是一种心理能量。这股能量的来源是内在供应还是外界获取直接决定了安全感的水平和稳定程度。靠内在的心理能量提供,心理能量富足的人,本身就是个安全感很强的人,不需要过度向外索取。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有无而患得患失。安全感靠外在条件的满足来获得,符合价值条件化,虽然也能获得,但是持续的时间会大打折扣,而且这类更易受外界变动而不安,表现得很不稳定。尤其是,人对于失去比获得更敏感。不安和焦虑的情绪会容易被放大,更容易替代比起获得时的满意感。既然都是属于内在的可控范围,说明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能力,情绪这些都是内在控制的,对自己负责就应该学好这门技能,安全感也如此啊,不该因为自己懒惰,可以向外获取就就消极怠工。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要想幸福,那就是经营好自己,光偷懒是不可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掘巩固增强自己内心的力量。

3.2 地基——健全心理建构

健全的心里建构是基础,以便获得源源不断地持续稳定的心理能量。

为便于理解和作为参照,下面以一句名言展开:

张德芬——一切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

可以自己发散以下。做个小实验。

a.这句话的第一印象,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你可能想到的所有。

b.结合以上分析的行为的本质再来审视这句话背后的底层思维。尽可能多的因素,你能得到验证的例子。

c.预想一下她是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中又会有哪些可能的延展?向我们传递什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心里素养?

d.看看原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进行对照.

此目的是首先可以审视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方式,然后对行为本质的理解程度,以及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层次,是否能够举一反三,最后对照原书,能获得一个反馈,别人看到你没看到的,可以补充(我说的不是具体知识经验的东西,而是从思维结构和面向)减少认知盲区。你自己能延展到别人看不到的,可以看看自己逻辑是否自洽。

不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你总会有所收获,适合所有情境,时间段。都是为了给自己的思维升维,思维的训练就是个刻意的练习的过程。期间你会感知到很多细微的东西,并且体验到心流。

分享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并且列举了几个我个人觉得比较典型的易操作的内在决定因素

3.2.1内在统一性的建立。

张德芬所主张的灵修,她提出了一个概念——自我和解。

a.为什么会出现需要和解?

人是自然属性的人,也是社会属性的人。尤其是我们是集体主义国家,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自我概念的形成由两个面向。提出要和解这个问题,根源于自我概念的冲突。不能自行消化,这种冲突会愈演愈烈,所以我们需要自我和解。

b.自我概念的冲突是如何演化来的?

人本能的具有学习能力,以便适应社会。外部诱因的刺激和奖赏的强化,更容易被观察到或模仿来学习,以此实现生存这一目的。而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强化的过程,所以自然而然的朝着社会认可的方向发展,吸取的是他人的思想观念,也就是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也是个体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

比如:父母教育,会根据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来给予孩子关怀和尊重,也就是说父母的这种尊重的积极评价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现实中,孩子得到一种有条件的满足常常与自身经验相矛盾,以后的行为中就把父母对这种行为的不满作为一种价值条件,久而久之,这种价值观念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一旦将父母的价值观念当作自我概念时,行为就不收有机体评价过程的知道,而是内化了的别人的价值规范知道,这就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

所以一般不会被意识到,但是一旦自我意识到,被个体自身有机体评价体系知道,此基础上的自我概念出现分歧就导致了自我概念的冲突,矛盾。通俗讲就是越来越活成外界认可的样子,而与真实的自我产生违和。元认知(监视评价自我认知的体系,对自我认知的认知)故障了,出现了内心不一致。

c.措施

去除价值条件化,问题是我们周围环境那么复杂,那些已经内化到自我概念的别人的价值观念,是否能被自己清楚的识别呢?所以这是个很庞大的库。也是个漫长试错修正的过程,要通过内省,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并用,去深度剖析,反复审视监测重构自己的心理建构。

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当内心抵触的地方就是问题的症结。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越是被丑化的东西越远离。越会自我蒙蔽。所以这就是自我概念冲突的地方。

想要自我和解,就是勇于直视内心的痛点。前面我们说了行为的本质,结合自身经验,那些让你痛苦的点究其本质到底是什么,当时为什么触痛到你了,你敏感的是什么,在逃避什么心理,你又是如何回应的,不断向自己提问,直到问到本质上。

要知道,所谓评价,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反映的是评价者的认知水平,建立在自己的价值观念上的东西。决定不了被评价者是谁,没有谁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所以,舆论标签没什么可怕的。我们需要听取的是基于事情本身的建设性的意见或者客观的评论,要的是理性。

再如,当谈及人性的弱点时,很多人会很敏感。实际人性本身并不可怕,无关乎好坏,既然与生俱来,普遍的,哪有什么好坏之分,可怕的是被恶意的放大了的评价。推波助澜,就避之不及了。为了社会和谐,会做一些约定俗成道德上的规范,所以有一些必要的定义和道德红线约束。这个是要遵守谨记的。只是自己内心要清醒,提防那些定义的滥用进行的人身评价。这时候不用在意。不用去刻意避讳或敏感。时刻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问题的界定你都可以有自己的定义,只要是道德的,不犯法,无害于他人和社会的都可以。你要做的就是去价值条件化。遵从你的社会属性的人的责任和道德固然重要,但是在作为你独立个体时,在内心深处更要对自己负责,遵从自己内心的秩序。这个秩序是你的公序良俗,自我同一,你对生活的定义。

最终目的是接受各种好的坏的自己,建立清晰正确的自我认知,达到内在一致性。

在内在一致性的建立需要漫长的审视监察和重构,必须要有正确的思维习惯支撑。

3.2.2 科学的思维方法,会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善用一些思维工具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有机统一成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勤于思考,善用思维会逐渐形成一种直觉,对决策大有脾益。不会思考,或错误的思考长此以往带来的行为模式根深蒂固并且不自知,大都表现为认知狭隘,功能固着,思维定势,过于守旧,不善变通。思维工具有很多专业书籍可以学习,专业的东西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在这里旨在提供一个方向。

3.2.3积极的归因

张德芬得出“一切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实则强调的是内心,将注意力转向内在。这是符合前面提到的归因——动机——选择——行为(结果)早期的自我认知的养成和思维习惯会决定初步的归因方式,但是随着不断的自我提升和认知,归因的方式也会很容易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前提是要有意识,虽然这方面不用做太大努力,但是也是极易忽视,就前功尽弃了。

3.2.4实践出真知

几步并用,不断审视,去粗取精,重构和完善。允许试错风险,寻找自己的安全边际,随时进行情绪疏导,这就是心里建构过程

3.3 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是在健全的心里建构的基础上加东西。

其实在完成上面几步时,注意力已经回到自己身上,不知不觉你就已经到了自我实现的级别。关注的是自身成长,跟自己较真,理性,独立,同理心。心理能量能够自我给予,而不是以来外界。不用别人提醒,你会主动建立起边界感,因为你深知独处和思考的必要,时间最贵,琐事小事都是没有的事。自觉知道怎么划分。与此同时,随着认知的提高,会越发知道自己知道的太少,求知若渴,主动去接触各种未知。这就是终身成长者的心态。

3.4 幸福感不期而遇

所谓幸福感,从来就不是目的地,而是每一个过程的点滴,处世态度。其实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罢了。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全的心理建构,以一个终生学习者的态度去生活时,每一个当下都是幸福感,根本不需要去刻意追求。所以当别人跟你说幸福感是什么,那是没有分量的,只有你自己深耕其中自己思考的,再回过头来看别人的结论时,感觉到分量的,那才是你自己的。这需要自己完成的过程。能帮助自己的从来不是别人,只是自己。

我就想普普通通轻轻松松的活着,知足常乐,不用思考那么多。那更容易了,没心没肺,活着不累,都知足了,当然乐了。但问题是,不知道是否真的持久,很长时间以来,我也是知足常乐的,但是这个状态现在并不能够满足我了。人的需求是会变的,哪有什么知足常乐,只是时候未到。但凡是人,就会有欲望,阶段不同,对生活的追求也随之变化。生活就是处在矛盾体中,而自己要学会动态平衡,没发生的不代表不会发生,以上的方法总归还是用得上的。

最后你会发现,幸福很简单,生活也很简单。凡是都可以简化,不想忙忙碌碌一团糟那么脑子就必须勤快。前提是要会思考,科学思考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凡是要想明白才能顺手。遇到事,首先思考为什么,目的和意义跟一开始就想如何做是不一样的。生活乱是因为内心乱,脑子懒。只要自己心理别失控,外面的事都好说。

四.正能量传递

回归本心,勇敢做自己。眼里有爱,生活可可爱爱。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投射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条通往内心的路,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