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一季度亏损赶超往年全年水平,陷隔离险理赔风波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曾经的网红产品隔离险当前正陆续下架进行升级完善。

由爆红到口诛笔伐,隔离险理赔环节被层层加码,引发险企和消费者博弈。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众安保险等险企深陷舆论漩涡。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背靠复星集团,成立5年,刚于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但今年一季度又回归到亏损境地,一个季度的亏损额就赶超往年全年水平,持续盈利能力仍需继续扎实。与此同时,其偿付能力亦下滑,尤其1季度核心偿付能力更是直逼监管警戒线,降至61.83%。

消费者隔离险 理赔体验——“鸡肋”

近日,被架上火烤的是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旗下的一款名为“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的隔离险产品。

顾名思义,隔离险即保险公司针对新冠疫情研发,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被隔离,可以申请一定赔偿的保险产品。市面上常见的“隔离险”都是一年期以内的意外险附加一定的隔离责任。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开发承保的这款产品就是涵盖新冠责任的意外险,这款产品重头戏是“居家也能赔”。

公开资料显示,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最初于2020年上市,彼时条款约定新冠肺炎医学隔离津贴100元/天,最高30天;确诊新冠肺炎身故保障最高50万元。

2021年隔离津贴范围扩大到强制隔离程度,津贴200元/天,最高30天。将新冠肺炎病症进一步划分为2个等级,轻型或普通型赔付确诊津贴1000元,重型或危重型赔付3000元。

因其具有保费低、“刚需”特点,隔离险一度销售火爆成为网红险。以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为例,其升级前后价格都不足百元。

然而产品当初销售有多火爆,如今理赔就有多辛酸。

随着上海、北京疫情点面多发,被隔离人员基数也在扩大,这款隔离险产生的矛盾急剧上升。

近日不少消费者在黑猫平台投诉,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抠字眼理赔,面对同类人群,不同时间理赔,申请材料竟然要求不一致,被指理赔标准不透明。

有不少上海消费者反映,自己所住小区不断有新增确诊病例,导致被强制要求居家隔离,而保险公司客服却以其小区为低风险地区为由拒绝理赔。

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上海并未将小区按高、中、低风险来划分,而以“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来划分等级。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抠字眼理赔,被不少消费者调侃像在做阅读理解。

而公司与消费者对于“密接”“次密接”“居家隔离”理解有分歧也是导致投诉多发的原因。

有投保人反应,申请理赔过程中,该公司理赔标准一再变动。

部分消费者反映,同一份保险产品,被保人情况相似,强制隔离材料包含元素相同,不同时间申请,有的成功申请到赔付,有的却被要求继续提供其他证明材料。

甚至有投诉者反映,公司不认可随身办开具的居家健康监测证明。

有业内人士表示,前期保险公司对疫情风险认识不够,产品存在设计缺陷。疫情反复下,隔离成为较为普遍现象后,暴露的风险敞口变大,险企在面临高额赔付时,收紧理赔口径是应激反应。

从行业来看,隔离险作为新冠疫情催生下的产物,最初在中小型保险公司流行,后扩大至大型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众惠相互、中国人保、泰康保险等均有新冠隔离险销售。

显然,理赔难也并非个例,仅黑猫投诉平台关于隔离险的投诉就达3000多条,涉及多个大中型公司。再结合上海高院针对隔离险理赔问题专门做出回应,2月银保监会出台《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从侧面也不难看出,理赔形势严峻。

在监管趋严、投诉激增、赔付率上升形势下,不少公司隔离险于3月中旬经历了一波下架潮。

不过,仅半月不到一些经过升级改版的隔离险于3月底又重新上架,这次产品对赔付标准做了更严格限制。

可见,险企对保费不足百元的隔离险寄予厚望,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隔离险保费较小,且面临高赔付风险,但在保险不好卖的今天或许可以为险企其他重疾险产品导流。

不过在保险公司提高赔付门槛,有了众多消费者“理赔难”的前车之鉴,此前隔离险火爆行情还能否复刻有待考察。

核心偿付能力直逼监管红线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背后是医药龙头企业并擅长资本运作的复星集团,不过其并不是复星集团保险条线的唯一,复星集团2007年起斥资4.69亿元收购永安财险14.6%股份,这是复星集团首次涉足保险业。

2012年后,复星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通过发起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入股保险公司多达9家,投资金额合计人民币高达330亿元。

到2016年,复星集团已经拥揽财险、寿险、再保险、特殊险、健康险等资质,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性金融机构的雏形显现。

其中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主营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2022年公司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75%。净利润亏损0.79亿元,而上年同期这一指标为盈利0.2亿元。

公司“迎合”行业大势,投资端遇冷,总资产收益率为-1.09%,净资产收益率为-8.51%,投资收益率为1.2%,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61%。

1季度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3.6%,环比上季度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1.83%,环比大幅下滑81.02个百分点,直逼监管红线。

根据报告来看,第2季度公司偿付能力恐将继续下滑。

虽说一季度受偿二代影响,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较上季度均有较大程度下滑,但核心偿付能力下滑直逼警戒线的还是较为少见。

公司核心偿付能力下滑其实早有预兆。

2021年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5.7%,较2020年同比上涨5.57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2.85%,较2020年同比下滑7.28个百分点。

彼时报告解释称,公司偿付能力变动主要是受发行次级债和业务发展等综合因素影响。

根据银保监会统计的2021年末保险行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2.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9.7%,人身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2.5%。

然而,对标行业偿付能力不难发现,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偿付能力尤为羸弱,远未达平均水平。未来如何增资“补血”,是公司面临的重大命题之一。

从公司经营方面来讲,成立5年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在2021年迎来了转折,年度净利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2017年-2020年公司分别亏损0.45亿元、0.87亿元、0.39亿元、0.74亿元。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32.42亿元,同比增长47.97%;实现净利0.2亿元。

报告期,保费规模增长带动营收增长,由于退保金、赔付支出和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扩大以及大比例增加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影响营业支出同比增长41.97%,叠加营业外收入增加和所得税费用减少影响,净利实现扭亏为盈。

同期,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7.14亿元,同比增长51.34%。

从险种来看,公司以个险为主。长期健康保险贡献保费占比74.93%达27.83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62.56%。

意外伤害保险保费由2020年0.34亿元增长至2.23亿元。

趸交保费较2020年同比增长65.52%达12.48亿元;期交保费较2020年同比增长46%达24.66亿元。其中,首年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5.07%,续期保费同比增长70.3%。

2021年公司赔付支出同比扩大超5成。其中,原保险合同赔款支出较2020年增长41.97%,死伤医疗给付同比增长106.67%。

从险种来看,个险领域大进大出。个险健康保险赔付支出较2020年超9成;意外伤害保险赔付支出同比扩大6倍。

从销售渠道来看,去年保费收入居前5的的保险产品主要销售渠道为银行代理和专业中介渠道,总计实现保费17.56亿元。

依靠外部销售渠道,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自然水涨船高,同比增长超4成。具体来看,手续费支出较2020年同比增长46.84%达10.44亿元,佣金支出同比增长19.61%至0.61亿元。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一季度亏损赶超往年全年水平,陷隔离险理赔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