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杨诗云老师的《打开家校沟通之门的四把钥匙》,受益匪浅。家校沟通一直是教师不好处理的,稍有不慎会惹火上身。需技巧,更要用真心。
我们不能期待家长或家庭条件改善了之后再进行家校合作,也不能期望通过引进更多优秀的教师,获得更多教育行政部分的资源支持来改变目前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依赖的只是实践本身,以教育工作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来打开家校合作的大门。
一一李家成 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
第一把钥匙:同理心
同理心也就是换位思考,考虑周全,把家长想到的情况老师先想到,用积极认真的态度让家长放心。
杨诗云老师举例:新生到校时,让学生填家校联系卡,并关注联系卡上的公众号,公众号上有杨老师发的两篇文章:1、《致我2019级尚未谋面的新班家长和同学们的一封信》2、《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级新生必备开学九件事》
用专业的态度让家长放心。
第一次家长会,杨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家长了解班级,了解小学与初中学科的不同。杨老师的教育理念:习惯比成绩重要;善心和爱心是一切文明的前提;成长比成才重要;无规矩不成方圆等等,都是家长应知道的。
母亲节要求学生做一道菜。学生们大展厨艺,给母亲奉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看着孩子精心做的菜,心理满满的感动。学生从生活中学会了感恩,这也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所缺少的。教育就是生活。
帮助家长打开与孩子沟通的一扇窗,让家长感到贴心,让孩子给父母写一封信,并让家长给孩子写回信。这个方法我也用过。初中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隐私,不再和父母说心里话,心理的感受也不好意思向父母说,就出现了裂痕。文字是修复裂痕的最好方法。当父亲或母亲看着孩子写的信时,都泪流满面,不住地说:“我从没注意过孩子的心理感受,只一味地批评他,没想到孩子也这么难。”“忽视孩子的感受了。”……那一刻,他们才真正了解了他们的孩子。都拿起笔给孩子写了回信,孩子看着父母的回信,泪水滑落脸颊,感动于父母的理解、宽容。
家长所考虑的教师想到并做到了,以诚心换真心,家长自然就会信任教师,这是家校工作好的开端。
第二把钥匙:班级故事
写好班级故事,给家长一个看班级的窗口。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为班级出力的家长都出现在你的镜头里,透过你的日记,家长可以读你,也可以读孩子,读自己。读出问题,也读出正能量!
每一个班级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教师要把这些故事及时记录下来,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改正问题。记录故事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杨老师几年来记录了表扬类、鼓励类、阅读、感恩班会活动、家长与家访、作业问题、纪律问题、运动类、做人与处事等方面,家长通过这些故事,时刻了解着班级的情况。
每个班级都有问题的存在,用文字记录下来,关键是让家长看到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把钥匙:家访
杨诗云老师说:坐实家访:用行动走进每个家庭和每个家长的心里,用爱架起沟通的桥梁。
要想了解每个孩子,必先了解他们的家庭。针对家庭的特点再对孩子实施教育,这样效果更好。
家访中,教师针对孩子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解决孩子在校的不同问题。
杨老师举了家访成效事例。因一女孩迟到,杨老师根据班规惩罚了该女生,女孩父亲十分不满老师的做法,和老师针锋相对。此后,在班级群里不断说风凉话,找茬,不得已杨老师把他从班级群里删除了。其实,这并没解决问题。虽有矛盾,但杨老师还是到女孩家家访了。家访中,杨老师得知女孩迟到是因老家奶奶去世,没有了解事件的原因,就武断下结论,杨老师为此向家长真诚道歉,家长也因自己心胸狭窄、故意为难老师给杨老师赔不是,一场长达几个月的相对,冰释前嫌。
家访,是对学生情况的进一步了解,也是让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了解。家访促进了家校共育。
第四把钥匙:阅读
读书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
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
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
杨诗云老师开展了不同的读书方法。亲子共读养习惯,同伴交流学方法,专家引领长智慧。
在亲子共读这个活动中,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家长和孩子一块阅读,并写读书笔记,本写二百多字就可以了,有家长写了六、七百字,可以看出家长们对这个活动的支持和重视。
每学期学校要召开二至三次家长读书交流会,杨老师班的家长每次参加的人数都超过要求的人数。会上家长们积极发言。很是配合老师的工作。
家长之所以这么支持杨老师的工作,是因为杨老师家校沟通的四把钥匙用的好,真正把家长和学校间的大门打开了。
班级管理靠的是智慧、真诚、用心,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与家长关系融洽了,管理起班级才得心应手。
家校合作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
家校合作不仅仅是双方的奉献,更是生成发展。
家校合作是全面的,而非单一领域或维度的合作。
一一李家成《家校合作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