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自我发展

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

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
内省,才是我们自我发展真正的动力

· 当你告诉自己你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时,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时,你同样做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当我们说自己没有选择时,我们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无论这个施害者是环境还是他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不是思考“谁对谁错”,而是思考“有用没用”

我很可怜”,别人很可恶 “怎么办?”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现在;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而经验的好处是我们通过亲身体会,真实地感受到的。|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越感到威胁 越焦虑 越希望控制感 越会抓住原有的应对方式。 

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你需要去面对你自己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才能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心理免疫X光片:
1: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如更有自信的表达自己)
2: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3,她需要思考的是: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 (如果你不这样做,你所担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4 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发表不同意见会引发冲突)

就像一个尽职的老奶奶,心理免疫系统为了你的安全,百般阻拦你去新的地方。而你终有一天,要挣脱开她的怀抱.

你这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把它当做一件重要的事,可是别人其实却没那么在乎。如果别人没那么在乎这件事,他们怎么又会根据这件事,来决定是不是喜欢你呢.

你觉得重要的东西,你就要去争取,而不是背后抱怨。有你自己认真对待,别人才会认真对待。你在背后抱怨,就是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小成功 场 激发情绪
请你注意,不去想可能的改变,这也是大象保护自己的方式,是防止自己失望.往前看,你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你会看到方法和路径。当你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再往回看的时候,你其实已经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改变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和你心中的大象正面对抗,你需要绕开大象的防御机制.像是一副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把它推d.不只是一个关于如何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更是一个关于让自己有所行动的策略。

假设你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回顾这个过程,你能设想一下,你所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吗?

如果要从消费型快乐转到创造型快乐,我们就需要说服感性的大象。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或者工作氛围浓厚的“场”,就是一个好办法

越自责 越焦虑有压力 越倾向于用原来的应对方法
说她做得不错,其实是在说,她只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了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她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自我谴责,也知道这并不是她想要的自我谴责。这是她妈妈的需要,不是她的需要。它会很清楚地知道,你爱不爱它。只有爱,才会让它心甘情愿,为你上路。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

有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盲目寻求变化,没办法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为所当为。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 对完美自我和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1 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2 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心智模式:
-僵固思维(脆弱的高自尊 夸人努力比聪明更好):相信变化 你是怎样的人不重要 你会怎样发展更重要。犯错不是能力,而是事物发展的进程。 
应该思维: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代替了我们自发的行动。
愿望和应该:能否允许现实和我们愿望的不一致

绝对化思维:永久化 普遍化 人格化   
-为了防御危险 而封闭自己 从而失去了在现实中疗愈的机会

塑造我们经验 影响情绪,引发行动
成长型: 就是通过改变我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

自我辩驳:找反例  逻辑 实用 (这么想有用吗?那怎么想呢?)
创造性思维:(爱 有持续的张力和行动动力)现实是目标实现的条件限制。以目标来思考现实
解决问题思维;现实是目标实现的前提,以现实来思考目标
人生是创造的过程 是把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当然在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woop: 张力(+-) 河道(控制 不控制) 源头(接触现实) wish outcome obstacle plan
大脑分不清计划 决心 行动,计划和决心会减弱行动的张力
先想好处 再想障碍 (如果盲目乐观 当想象与现实不同 或者见效慢 我们就会自我封闭 逃避现实)
拖延症:设想 如果。。。就。。。
烦恼:想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

人们会想事情是否重要 而不会去想事情中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
遇事先想 哪些是我能控制的?不能,哪些部分是我能控制的?
僵化:要控制别人的评价
应该:用自己的想法控制外界
绝对化:想控制一切 受挫后 放弃能控制的

正念:
*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的语言。评价性语言是大脑处理过的信息,会阻碍改变的发生。 
*问具体的 而不是抽象的问题。够具体 才能看清 哪些是你能控制 改变的
*关注当下的事情 而不是很远的结果。 我现在能做什么 我愿意做吗?

倾听:意识到很多事实你其实不知道
好的倾听者 心理会有很多问题 而答案在讲述者的心中

学习:绝对真理,全盘推翻,接纳 但认识局限 (承认局限 探索其他可能)
人随时在关系中,不同关系中行为不同, 关系决定行为 而非个性

当我知道自己不想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原来那些几乎冲口而出的话,忽然就没有了说的欲望。人生如戏,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做了唯一的自我。

eg:在语言上,大姐是希望她能够变得更成熟,更加善于表现自己。但是在关系中,在角色的期待上,大姐却把她固定在了一个“不会表现,需指导”的新人角色上。显然,她也接受了大姐对她的这个角色期待,甚至还享受大姐对她的照顾。她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个角色,让她很难做出改变。
把孩子放到了一个“没有主动性”的位置,当然孩子也把她放到了一个“什么事都有我妈呢”这样的位置。

调整自己的角色:
1 在回应对方之前,你要先想想,对方把你放在什么位置和角色上,你是否真的想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吗?
2. 如果你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不舒服,要想是否我们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了。eg 角色错位:如担任了不属于自己的角色,承担了他人的责任。
3如果对他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你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诚地相信他有你所期待的那一面。
eg “妈妈”这种巨大的角色期待让狐狸根本没法吃它们

关系的沟通是隐形的角色分配
 --表面的信息 背后的关系
eg 教育理念的分歧 实际上是 我比你更懂孩子 所以我更有发言权
eg :我错了(不想再纠缠)你错哪了(你不能这么敷衍)
解决关系矛盾:
*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关系是躲不开的,关系的沟通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就算不讨论关系,就算沉默,就算转移话题,内容的讨论,也会变成关系的一面镜子。
*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讨论事情之前,先思考怎样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我们每个人也总是属于某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可以是公司、家庭,也可以是社会。这个系统要运作起来,就需要不同的角色。所以有些人当了面子,有些人当了里子,哪怕百般不情愿。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角色是系统运作时逐渐生成的,而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很想改变,但因为系统运转的需要,他们自己也很难改变。这就是系统中关系的互补。

人是有很多可能性的。而互补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固定这些角色,抹杀了人更多的可能性。这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不健康的互补关系:一个什么都干 一个都不干/ 系统把某人变成有问题的来维持平衡、/
高三的孩子通过生病让父母能在一起 照顾自己/  家庭成员角色错乱,指责者 受害者 保护者

在恶性互补关系中要思考,自己再关系中承担了什么角色,是否必须承担这个角色?
改变不仅仅意味着改变某一个行为,你知道从改变某个行为开始,你就在重塑一个系统。当你有所改变的时候,这个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会受到很多阻力。但是最终,这个系统会从混乱,达到重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更多弹性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自主的、有选择的,但又能够为自己负责的关系。

什么是把人连在一起的底层动力呢?不是利益,是情感。而我要讲的依恋,就是人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睡觉的时候,两个人呼吸连着呼吸,心跳连着心跳,就好像两人变成了不可分离的一个人。

依恋其实是一个情感通道。它既能把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能把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在依恋的关系中,孩子就像一块海绵,吸收了妈妈的感觉。孩子紧张地盯着妈妈的表情,仿佛这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这时候,他就不会有探索世界的兴趣了。再长大一些,他就会把妈妈的焦虑当做是自己的问题,并因为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妈妈的焦虑,而深深地苦恼和自责。

这么多年,妈妈的痛苦,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她的感觉里。以至于有些感觉妈妈都忘记了,她还帮妈妈记着,有些事妈妈都希望过去了,她却过不去。当妈妈的情感占据了她的头脑,她就分不清什么是她自己的情感,什么是妈妈的情感了。她沉浸在妈妈的感情里,就没有办法去发展自我了 导致拖延。这就是过于紧密的依恋所带来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让我们没办法发展自我 做事拖延 对情绪敏感,与母亲的关系更加紧密 无法发展其他的友情和感情。 

自我是在关系里发展出来的。如果没有更丰富的关系,他就很难发展出丰富的自我。同时,如果我们的心里装着太多母亲的感受,我们就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情绪、感觉、需要、欲望,我们会把它们当做是不重要的东西。那我们的自我,就很难发展出来。

改善不安全感:既然旧的经验来自以往的关系,那我们也需要在新的关系中塑造我们的新经验。带着依恋的焦虑,一点点接近和信任别人,在安全的关系中,慢慢地塑造我们的新经验。

关系的三角化:固化了我们的某个角色,让我们没有办法自由地表达我们自己的情感、想法和立场。我们没法逃离这种关系,只好通过疏离或者扭曲自己的情感,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如果我们长期处于这样的关系中,我们就会生病。
为什么会被三角化?是因为我们回避彼此的矛盾,所以通过引入第三人来解决。(父母吵架影响孩子的健康就是通过三角化关系影响的。)不要把别人当做缓解矛盾的工具,有些冲突和矛盾需要你去面对,你必须去面对。
可以跟关系中的每一方讲:我很想跟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

以孩子的名义向对方提要求,你看看你的孩子,孩子你来评评理, ,孩子担心自己的话会导致父母的冲突,孩子会感觉到被利用了, 办公室政治。

你看看你连孩子的这点心思都看不出来吗 爸爸因为爱女儿会沉默不想冲突升级 但是女儿不再说话了 。因为,妈妈把她说话的权力抢走了,把她的话当做了指责爸爸的工具。

三角化后果: 防御和远离, 扭曲情感 选边站会压抑我们对另一人的感情, 内疚和自责

互相指责:责任的混淆 
在真实的关系里,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逃避自己的责任,觉得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在主导着关系的结果。所以,我们会试图通过控制别人来解决关系的难题。
-都是你的错: 从关系的视角看,我们就会看到,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的各方相互配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个体视角---因果思维---对错思维---冲突

对错思维都把关系的双方对立了起来,塑造的就是一种对立关系。纠结对错,就是关系里的应该思维。eg 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你头脑中有再多的“应该”,“成绩好应该很重要”、“孩子应该听话”、“老公应该关心我”,而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
如果我们不能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在对错的争论中拼命防御,而最终受伤的,是关系

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因果,也就没有明确的对错。

关系中出现问题 应该如何: 
回到“自己”。做我能做的事,承担起我在关系中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结果最终如何。

关系不重要其实可以放手,如果看重关系,但一边说自己珍惜这段关系,一边不愿意改变自己,而是一遍遍尝试让对方改变,哪怕你的经验早就证明了这样做没有效果,那这就是你的错了。

都是我的错: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警惕我们的好心突破了边界,最终损坏了彼此的关系。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

eg:爸爸妈妈不能解决自己的矛盾,子女就会把他们的矛盾当做自己的问题
与其说是你妈妈听了你的话,不如说是你帮你妈妈说出了她想说的话。你只是对你妈妈的想法比较敏感而已。

关系纠缠:相互加强,形式上的对称(期待乖巧听话的女儿,期待通情达理的妈妈)
  --应对:从自我出发,停止期待对方,也许不回应对方 我们会内疚 失望 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有时候别人就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哪怕是最亲近的人。就是因为没法处理自己的内疚和失望,我们才会希望别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才会让关系继续纠缠下去。

所有的纠缠,就是既不愿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而把彼此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自己。

纠缠的伤害: 我们不会因为受了伤而选择离开,而是希望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希望对方能够醒悟,能够道歉。
期待对方道歉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如果他一直等着某个道歉,那他就会一直把自己放到这个受害者的位置,不停暴露自己的伤口,来强化对方需要道歉的理由。
我们自己把治愈自己的药给了对方,又追着对方让他们把药给我们。如果对方不给,这就变成了一种新的伤害。
原谅: 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也许,这就是所有纠缠最终的解决之道。

高质量的关系: 
-课题分离
*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表达我们的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会接受还是会拒绝,那就是他们的课题了。

*不知道怎么拒绝: 
*因为害怕不敢尝试:害怕失败还是害怕别人的评价。
你把简历投了是你的课题 HR觉得你行不行是他们的课题

非暴力沟通:如果我们在沟通中觉得委屈了,我们不会向对方表达这种委屈,
或者提我们的需要,而是“以牙还牙”,以报复性的方式让对方同样感受到不舒服。
观察不评论 表达感受 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提出请求
通过把我真实的,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你,邀请你来跟我真诚地理解和沟通。
我们自己是自己感受的根源 自己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eg;你XX 我很失望 因为我希望我们有更紧密的关系 因为或很像减少婚后的矛盾和猜忌(承认自己的希望是感受的根源)
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为分开

越是对自己的需要不确信,越容易在提出需要之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我所提的需要是合理的。这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辩护的立场。我们聚焦的重点不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对方的反应。我们在想的,是怎么说服他,而不是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很累了,能不能来帮帮我?”而不是说:“我都干了一天活了,都这么累了,你就不能帮帮我吗?” 这听起来像是指责。 如果你假设他是需要说服的,你同时也假设了他并不情愿来帮助你。在这样的假设里,你已经把他放到了你的对立面。他拒绝帮你,也许拒绝的不是你的需要,而是你提需要背后的指责。

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分开,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要去想对方会怎么回应。这样,反而能促进彼此的合作。

请求,就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但是,请求
不是命令。别人对待命令的方式,通常只是服从或者反抗,而不是出自本心的帮助。 eg 能在房产证上加我的名字吗 因为我很需要。 

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关系的三个阶段:
-自我中心,他人阶段, 独立阶段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

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真正的分离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期待和困难,可是有时候我们无能为力。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他们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不得不帮他,是我们想帮他。一个信奉独立和自由的人,同时也是相信人性的善的。我们不再是害怕别人失望,也不是期待别人的感激或回报,我们的付出,只是出于对另一个人本能的爱和同情,尽管我们知道,我们也可以不必这么做。

关系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也许只有放下对关系的纠缠,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转折期:
消极的心理状态很可能是变化的特性,而不是自我的特
性。不是他有问题了,而是他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出了问题,他是被卡住了,才有了抑郁的情绪。
把她的情绪放到了自我发展的进程中来理解。就像脱壳的甲壳类动物一样很容易受伤。只有当长出新壳来,才会好转。一个孤独的老太太,需要的不是一个类似“妄想”这样的标签,而是希望和出路。而关于换壳这样的隐喻,帮助她找到了这样的出路。

创造新经验,接触现实形成新思维,分清你我创造新关系。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自我重构的过程。理顺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坚定而无所畏惧。
他没有身份、没有家人、没有部落,有的只是他自己,去独自面对存在本身。

转变:结束——迷茫——重生
放下自己心里对理想爱人的幻想,改变伤害彼此的相处模式,这同样也是结束,也不比离婚容易。所以,结束不是一种错误,是以往这一段生活的终结,但不是生活本身的终结,它只是我们顺应变化的过程和必经之路。

结束 脱离:环境 身份 目标(你看自己 别人看你的方式)
我们说,转变会产生新的觉悟。可是新的觉悟很难一开始就有。你知道这也许是错的,但你很难马上知道什么是对的。
当我们脱离原有的关系和情境时,对身份的困惑,是很普遍的。结束时,脱离的身份越是接近自我定义核心的身份,转变带来的痛苦就越强烈。结婚很痛苦.
目标:选择结束时 意味着放弃了之前坚持的目标。

目标在组织你生活的同时,也会让你的思维变得狭窄,让你只看到和目标相关的部分。当人们脱离自己原来的目标时,会有很大的失落。如果以目标为标准来思考,也许我们是失败了。可是,我们也获得了一个机会,重新去思考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重新去寻找一个更有价值,也让我们更快乐的目标。这对自我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你没法结束,因为你怕疼。而有时候,害怕结束,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而你也会失去一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迷茫:
意义感:目标感 人际关系
心理反应:
对比过去 后悔,这不是你的心理素质差,而是大脑应对结束和迷茫的方式。大脑会本能地抗拒这种变化,让你尽快回到那张“意义之网”上,哪怕你心里知道,原先的那些意义,已经不再适用于你了。
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可以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无所事事,你只要耐心等待,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变化发生。(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现在必须做的事。旧的意义,在被慢慢清理掉,那些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
对精神生活敏感: 并不是简单的矫情或者抑郁.在新旧交替的阶段,获得了一种空间,一个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联系,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病是有机体让自己康复的方式,就像迷茫是让我们重新清晰的方式。


重生:重生中有偶然,而这种偶然又包含着必然。获得了一种新的目标,一种新的认知结构,一种新的意义感。

重生的过程就好像,原先你身上存在着很多个自我,其中某个最主要的自我,因为他自身的限制被剥离了,而另一个原来你觉得微不足道的自我,却成长了起来。他符合你内心的价值观,也符合外界环境的需要,忽然有一天,他就变成了你的主要身份。

重生需要一种容纳变化的能力,也需要我们把原先的经历放下的能力。有时候,只有承认损失,我们才能真正放下,重新开始。(辞职最大的风险,不是损失了这套房子,而是老想把它挣回来。)有时候,结束了就是结束了。如果你一直惦记着弥补损失,你就没有办法结束,重新开始。
如果不放下原先的东西,你就看不到新的可能性的。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很需要勇气。重生的故事,很多都不是直线式的反败为胜,而是另起炉灶。

人格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凝缩了我们对整个人生的理解,成了我们独特人生的线索。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独特的故事。只是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怎样的。我们一边当观众,一边当编剧;一边经历,一边修改故事大纲。从成长型的视角看,人生像是一条河流,源头固然重要,但它最终的形态如何,取决于途中的遭遇以及你如何应对。真实的自我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在我们与环境的互动中,在应对困难,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因此发现自我,证明自我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那只是特定阶段的自我。

职业转变: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就是新旧自我更替的过程
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是在你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

并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是顺利的。有时候,尝试需要兜兜转转很长时间,你才能看到一个可能的自我朝理想的自我转变的影子。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我的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新的自我和旧的自我在一起共存、竞争,逼迫你做一个选择。而你会不断跟自己讨价还价,拖延做选择的时间。这种拖延,既是因为放弃那个旧的自我所带来的损失,更是因为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焦虑,是我们面对结束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

也许,我们在职业的转型中,兜兜转转吃这么多苦,最终想要的,也就是这样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踏实的感觉里,有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

关系转变:
当我们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我
们不仅失去了关系中的他,也失去了关系中的那个自我。结束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它伴随着不可逆的失去,这种失去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失去了一段关系,意味着你失去了一个自我。这种失去又不像从一块完整的饼里掰下一个块那么简单,它同时会改变剩余的部分。当这段关系在的时候,你会给这段关系赋予很多的意义。在关系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会变得非常混乱,大脑在艰难地处理这段失去,从中整理出关于关系和自我的新认识。

抗拒结束:
_挽回:如果你是被离开的一方,那这段关系是不是结束,并不是你来决定的。如果对方去意已决,你再做任何事,都不能帮你挽回这段关系,只会增加对方的负担。当然也有复合的可能。我只是说,复合不复合,不再是一件你能决定的事了。而现在,你只能去忍受这种不确定性。

_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这是大脑玩的把戏,它在用这样的方式督促你去挽回这段关系,以避免结束。这会让你没法客观地看待这段关系,从而增加了结束的痛苦。如果你正结束一段关系,提醒自己:你所失去的,并不是一段完美的关系,无论你把它想得多美好,它都不是。

—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宁肯让自己悲伤 也不愿面对真正的结束

接受结束:否定 愤怒 讨价还价 抑郁迷茫 平静
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去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也许确实,一段关系的结束意味着你再也见不到它了,但是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消失。关系会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是我们存在于这段关系中,现在,是这段关系存在于我们心中。当你从失去的关系中重生以后,你就重新获得了这段关系,在你对往事的回忆里,它变成了你内心柔软的角落。

转折期:
—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经济选择: 损失收益 比大小,选择中没有你
心理选择:不考虑未来 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环境还是自我创造:无论是顺从环境还是反抗环境,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脱离开环境本身。这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假设: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做心理的选择。这时候,你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
有时候,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 最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用过程思维去思考,你就会发现,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的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创造自我的第一步。而后面的很多步,要先等你走了这一步才会知道。
决定选择的力量不再来源于环境,而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构想。不是环境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他想成为的自己,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eg 接受offer不再是因为害怕失去 以后会没有机会,而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要先筹钱)

创伤后成长 意义感:你怎么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有时候甚至比你遇到的挫折本身更重要。
有一次在异地旅游,午睡后起来,茫然四顾,忽然就哭了。这种哭不是忧伤,她说,就好像整个人被毫无遮掩的虚无穿透了,又好像在这种虚无中切切实实地感受着存在本身。

在创伤中,关于世界的一些天真的信念坍塌了。可是,就像一所不牢靠的房子,它坍塌了以后,建造房子的砖头却还在,我们就用这些砖头,建起了新的,更牢固的房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选择,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在虚无中,去创造和体验能支撑我们的人生意义。

意义感:人们随时随地都在编制自己的故事 人生的意义感来自于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
人生故事,是我们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最重要的特质,也是人格最重要的因素。
有时候我们心里的故事,比现实还要牢固。
挽救式故事:相信事情会变好 自己有力改变 积极暗示
 污染式:无法享受快乐 觉得快乐不长,遇到挫折会觉得自己命中注定要这样 自己无力改变
 消极暗示

英雄故事: 启程 启蒙 回归
与恶魔的战斗,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弱点,并让我们意识到,不是他们有问题,是我们自己的贪心、傲慢、恐惧和胆怯,是我们头脑中太多的应该思维,映射在他们身上,把他们变成了恶魔。
英雄故事的本质,不是战斗,也不是英勇的行为,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自我转变和自我发现的旅程。没有什么路是一定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借着走这些路,修炼我们自己,发现我们自己。

青春期 成年早期 成年 晚年
青春期:身份认同,   对 我是谁 有初步的答案,为自我负责,以及学会容纳矛盾。

顺从和反抗是同一种东西的两个不同侧面,在这个基础上,都很难建立起自我的身份认同. 能够容纳矛盾并在矛盾中,发展出一种对自己的忠诚。这种忠诚是很坚实的,不需要通过顺从和反抗来确认,他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好。

成年早期:爱 亲密关系
--障碍:害怕不被接纳,害怕承诺, 害怕被改变
发自内心的承诺: 即使错过可能性,即使你不完美,我也愿意去爱你。我愿意为我们俩的关系负责,我愿意接受关系的种种限制。如果你完成了这种承诺,那你就完成了人生这个阶段的课题。你获得了一种宝贵的品质——爱。有时候我们没法建立亲密关系,不是因为你找不到对的人,而是你没法做出这样的承诺。承诺才是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障碍。

职业认同:像稳定的亲密关系会带来内心的安稳和平静,投入自己喜欢的职业,你也会让自己的心慢慢地沉下来,并逐渐获得一种自信和成就感。
——我们和工作伙伴,服务对象(生计 事业 使命)

如果你不认同职业背后的关系,那你就很难做出职业承诺,也很难建立职业认同。你会把工作当做自我之外的东西,把它看作一种负担、一种苦差、一种临时之计,就好像你真正的生活从未开始,因为你不想要它。这样的状态通常会让人焦虑。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被社会接纳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能够为之奉献的东西是什么。

胜任感、承诺、报酬 和满足感
胜任感:体会到能力的成长,有成就感
承诺:愿意投入其中,把它视为你很重要的一部分
报酬:互惠关系。如果你没有从这个职业中获得相称的回报,那你就会有被剥削感,也很难投入到职业当中。
满足感: 踏实 本该如此的感觉
职业认同的背后,是我们能够把工作纳入完整的人生故事里,并认同这个故事。而要认同这个故事,它常常需要符合我们更深的情感,这些情感常常来自于我们工作之外的生活。

真正的职业认同,需要把我们的人生境遇与工作产生深刻的联系,并把工作整合进我们的人生故事里。这种人生故事的整合,才是职业认同最关键的部分,也是能让我们产生满足感的最关键的部分。

中年期:塑造下一代 
身体机能的衰退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最大的挑战,还是可能性的丧失,中年期危机的解决方案,并不是追求的东西,而是内心的转变。
繁衍:本质是奉献 把自己奉献出去,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一部分。通过爱孩子,学习怎么爱自己。在奉献自我的同时,你也在加强自我。这种奉献式的爱,就是我们克服中年期的发展障碍,走出中年危机的方式。

而不是强行把孩子拉过来,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占有式的爱和青春期的自我中心很像。它都是过度关注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的需要。只不过,中年期所关注的东西,从自我形象,变成了通过孩子来满足“我”的需要。

孩子把我们从“小我”中拉。了出来,自我的涵义,又一次扩大了。这次,它包括了下一代。而因为自我的扩大,自我的可能性危机,就变得不再是那么大的问题了。

繁衍的方式:
-创造性地工作
-传承:技艺上 关系上(受人帮助 帮助他人)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技术、武功、管理经验,都有超越个人的存在价值。它不该随着你的老去而消失。越是重要的技术或者经验,你越有传承的责任。如果你接受了这样的责任,那你就通过传承超越了自我。
决绝传承就不会有繁衍的感觉,就很可能陷入停滞的恐慌。愿意辅佐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的榜样和领路人。这是一种带着敬意的担子,它需要你的付出,而你也是在这种付出中,超越了自我。突破自我中心以后带来的超越衰老和死亡豁达的人生境界,就是繁衍带来的回报。
-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繁衍是互惠的:年轻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阶段,需要一个榜样和领路人,而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指导对象帮助他发展繁衍感。年轻人通过被培养、照顾、教导获得了帮助。而年长的医治者通过从追随者那里获得子女般的爱、尊重和安慰,而获得帮助。

晚年期:整合自己的人生
_回顾一生 找到意义来源
无论一生是否顺利,经历了哪些快乐和痛苦,都把它作为一段独特的经历接纳下来。接纳自己的生命是完整的、独一无二的。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和生命的有限性之间,永远都需要你做出自己的选择。通过选择,某些可能就变成了现实,另一些可能性就离我们渐行渐远。也是通过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在编写着关于自我发展的独特的人生故事。
—把自己纳入到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是某种人类演化进程的一部分。水滴流入大海。生活教会我们放手和舍弃。而人生发展的最后一个课题——整合,就是要克服最后一个自我中心主义,对“自我”本身的执着,也就是对生命的执着。

向死而生: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这句话既可以让我们陷入可怕的虚无,也可能让我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

紧张挫败的时候,想想如果自己已经很老了 会希望自己怎样 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呢?
纵使落日转瞬即逝,也无法消解它那刻的美。如果说,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用处的话,也许就是让你意识到,你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丽。

理想生活:和XX养猫 。。

我们就是在对以前自我的不断否定
中,不断适应矛盾,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

虽然人生的发展阶段有它特定的任务,但是对每天面对具体生活的人来说,改变就在每个行为、每种想法、每段关系里。

“从40岁到衰老的步骤,和前面的发展阶段是反向的。40岁时面对情感危机,像青少年一样;60岁时挣扎着抗拒时光变化,像10岁一样;80岁时全神贯注于一个难以控制的、不稳定的身体,就像我们刚刚学步一样。

我们消失之后的一片空白和出生之前的一片空白也很像。自我的发展,就是这样一条回去的路。而我们的课程,同样是一条回去的路。我们的人生,从生到死,我们的起点一样,终点也一样,可是,这个展开的过程,却不太一样。而这个过程,才是它的本质。

知识的价值,不是给你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我们设想的人生,和我们真正的体验,总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过程很重要。体验是在过程里发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1-17 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