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本院校的起点,也许让他们默默无闻,但没有人否认,无数个体的努力,正悄悄改变群体的命运,并事实上推动社会更为稳固的站立。”——黄灯:《我的二本学生》
二本从来都好像是一个略带自卑的自嘲式称谓,毕竟能够考上一流大学的,只能是莘莘学子中的极少数,大多数高考毕业生依旧逃脱不了就读二本院校的命运。这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就读名牌大学的与上不了大学的都是极少数,大部分都会读一所普通的院校,过着普通的大学生活,毕业后从事一种普通的职业,走完普通的一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二本学生走的是“二本”式的发展道路,过的是“二本”水平的生活。事实果真如此吗?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带你走进这个庞大的学生群体,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探寻二本学生的生存发展轨迹。
黄灯将本书称之为“非虚构写作的教学札记”,这是她在十三年教学生涯期间,以社会环境为参照,通过对四五千名学生的认真观察,选取其中典型代表,结合个人阅历深刻思考的成果。文中一个个生动而翔实的案例,是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的一个缩影。毫无疑问,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主体,虽然不一定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但他们同样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头顶的一片天空。
1.原生家庭是产生“二本”学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凡事都有内因和外因在起作用,我们不否认内因的重要作用,但是外因在成功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种情况下,甚至能够抵消内因的积极影响,导致产生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以作者所在的广东F学院为例,除了本地学生居多这一特点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家庭条件优渥的很少,大多数家庭条件一般,有的甚至比较困难。家庭作为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学生早期教育、性格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性格并不一定决定命运,但一定会左右命运,因为它会左右你的选择,选择专业、选择工作、选择生活的方式等等。一般的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教育与支持,让他们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并没有站在高考统一起跑线上,导致这些学生只能考上较为一般的“二本”院校。家庭条件不好,能够考上名牌大学的寥寥无几。正如作者所说:“学生成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受制于家庭的溢出效应。”
家庭突遭变故的婉丽执意离开大西北来到南方,“爸爸破产,让我看到了各种人性”,“我觉得没有出路了,我要用读书来改变命运。”“对于我们这一代农村孩子而言,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多了。”读书是一种很好的途径,至少努力了就有机会。她成绩优秀,但因为家人对其学习缺乏足够重视,在指导填报志愿上也无能为力,最终来到了这所二本院校。如果当时家庭条件好一点,有相对较多的可利用资源帮助她做出一种更好的选择,她其实可以上一所更好的大学。像婉丽这种高中成绩优异的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寒门难出贵子”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直面的事实。
2.踏入大学校门不再意味着人生进入高光时刻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是在冬天举行的,570多万人参加考试,近30万学子通过考试进入了大学,改变了人生的命运。特别是当时大中专院校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解决了大家就业的后顾之忧。这对于那个年代的青年来讲,尤其是出生贫困的农村学生,高考不啻为最便捷、最有效改变前途命运的不二选择,这个时期,一个村能够考上一两名大学生,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值得全村羡慕与庆贺,更是要敲锣打鼓送着去上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发展壮大,高考制度也更加完善。在国家包分配政策取消之后,曾经红极一时的中专、技校逐渐失去了诱人的光环,参加高考上大学特别是上名牌大学,成为大多数高中生包括家长在内的唯一选择。这个时候,上大学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只有让“双一流”大学才能让人心动不已,二本院校已经成为很多学生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
名校光环加持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前景更加光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进入二本院校只不过读了个大学而已,以后发展怎么样,能不能找个好工作,还是个未知数。特别是与名牌高校毕业生相比,二本院校的学生没法不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自卑感,不管是学业还是就业。这也导致二本院校学生的心态与重点高校学生有所不同,这种心态直接决定他们思维格局,也决定了他们在毕业之后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最直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重点高校毕业的一般会希望或选择在一线城市、甚至到国外发展,而二本院校的学生所渴望的不过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已,至于工作地点在哪里、发展空间有多大等问题考虑的很少。
3.“二本”学生的生存突围
“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学生最大的差别并非来自智商,而主要来自他们是否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思维训练”。相对于二本院校来讲,一流高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发展平台都是二本院校不可比拟的。相对来说,更好的平台,更大的格局,更好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有帮助。遗憾的是,二本院校在这一点与名牌高校相距甚远。
不管是家庭因素,还是二本学校本身存在的“硬伤”,让在二本院校就读的学生早早地脱离了理想化的憧憬,回归到理性而务实的生活中来,从作者列举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相对于“双一流”的高校毕业生踏入上层社会,二本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基本上都平平淡淡。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身处二本院校,也还有很多同学为了人生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在作者所在的这个女生居多的院校,有的身患重病芳华早逝,有的曾因学习压力而自残伤痕累累,她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之痛,凭借着对未来的向往而咬牙坚持到最后。他们当中有的同学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实现了财务自由,在一线城市或者是家乡有车有房有存款,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没有听从命运的安排,而是在“二本”的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最终没有沿着平凡的路程继续走下去,而是以此为跳板,踏上了更高一级的发展平台。
在《我的二本学生》中,作者选取自己熟悉的身边人作为样本,增加了本文的可信度。但也因为选取样本的范围比较狭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并不妨碍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何况这种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当前,中国走大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一批高素质的青年才俊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这需要国家、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逐步发展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全体国民素质。黄灯老师以自己深邃的思考与洞见,为我们呈现了一副二本学生的生存画卷,她经验式的忧思与期盼,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现状的警醒与反思。我们当然不相信只靠外因而不付出就能取得成功,我们只是希望,在付出努力的基础上,如果外在的硬件条件更好些,我们成功的希望不是更大,生活不是越来越美好吗?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