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场修行

       九十七年前,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上海职业学校做过一次演讲,题目是《敬业与乐业》。选收在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里。在演讲里,梁启超谈论了三个问题:有业的必要性;敬业的重要性;乐业的重要性。今天,我就借这三个问题,谈谈我的工作历程。

       首先,我想说,有一份工作是幸福的。曾经,我不满意这份工作,觉得上班时间太早;周而复始太枯燥;每天困在学校里太单调。去年冬天,母亲住院,我看到那些医生护士值夜班,整夜不能休息。而且每天面对的都是愁眉不展、痛苦呻吟的病人。我想,医生护士太辛苦,这份工作不要选。早晨天没亮,我开车赶往学校,看到街道已经洒过水,哦,有比我们起的更早的;路上,我看到出早摊的,骑着电动自行车赶往市里上工的,到了飞机场路南城交叉口,看到身穿反光衣的民工已在搬石头砌桥护栏……那一刻,我明白,没有什么工作是轻松的。进而我又意识到,最苦的不是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没工作。你经历过找不到工作的惶恐吗?你体会过没有收入的滋味吗?想到这里,我知足了,感谢我又这样一份工作,不用东奔西走,不用朝不保夕。

       其次,我要说一说敬业。朱子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凡做一件事,就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便是敬业。工作20年,我有偷懒的时候,并没有做到一心一意,但我始终有个底线:不能误人子弟。因此这么多年,在制度与良心的约束下,只能还算称职。

       接下来我说一说乐业。这世上怕再也没有“你从事的职业恰是你的兴趣”更幸福的事了。但不幸的是,多数人不是因为热爱而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多是迫于生活,任命运把这份职业强加在了我们身上。这世上有两件事最难办: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两者想比,前者是顺人性而下,后者是逆人性而上。由此看出,教育是这世上最难办的事。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会手足无措,会慌乱不安。会消极逃避。幸亏有一个万能宝典帮我们度过最初的难关:爱与热情。

        做着做着,工作开始得心应手,却发现,职业倦怠找上门来,我开始得过且过。

       然后,人到中年,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对生活的的感触越来越多。当我试着放过自己,不经意间,却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份职业。这姗姗来迟的发现,真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由感叹,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这时,你会感受到内心的强大,不必谄媚于谁 也不必苛求于谁。那群学生,是可爱的孩子。工作得以让我们暂时远离俗务,可以坐下来读一读书,可以经常的被感动,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工作吗?

       有一天晨读,我在提问一个女学生背诵课文时,突然发现她把脸扭向一边,腮上飞上两片红晕,我回头,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正背着我走向他的座位。我猜到发生了什么。就在那一瞬,我突然意识到,这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呀。他们每个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无数的小电波在人与人之间连接,整个教室的上方飘着一张用青春气息织成的网,而我,唯一的一个中年人,可以被包围在这网里,感染青春的活力,这是何等的幸福。

       我要感谢这份职业,它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自我修行。最后我借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结束我的文章:工作满足了我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只有自我实现需求还没有实现,那便是我努力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是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