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

传习录(卷  上)




【七六】论大本与达道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有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

先生曰:「在一时一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曰:「澄于中字之义尚未明。」

曰:「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

曰:「何者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曰:「天理何以谓之中?」

曰:「无所偏倚。」

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

曰:「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

曰:「偏倚是有所染著,如著在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上,方见得偏倚;若未发时,美色、名、利皆未相著,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

曰:「虽未相著,然平日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原未尝无,既未尝无,即谓之有,既谓之有,则亦不可谓无偏倚;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刘宗周云:“此即朱子至静之中,无少偏倚之说。先生则直以良知二字贯之。终不著静时一项工夫。平日二字,亦约略言之耳。”(《遗编》卷十三《阳明传信录》卷三,页八下。黄宗羲引见《明儒学案》卷十,页十五下。采刘此语,但不采此评。)

冯柯云:“今乃以不发之疟,况未发之中。是未发之中,特其好色好利妤名之心未形见者耳。何以为天下之大本耶?何其与明镜之言自相戾耶?”(《求是编》卷二,页二十六上。)

吉村秋阳云:“此问答,俱以中和为前后二时,犹是旧说。尝谓,盖自性言之,即中,即和。固一时事,下条万象森然是也。自心言之,则中主无事,和主有事。分属为二,亦无不可。古语往往有如此者,然即中而和在,即和而中存,毕竟非二时。在善体会之。”


[译文]

陆澄问:“喜、怒、哀、乐的中和,就总体来说,普通人不能都具有。比如遇到一件应当喜或怒的小事,如果平素没有喜怒之心,等到事情发生时,也能发而中节,这也可以称为中和吗?”

先生说:“在某一时刻、某一件事上,虽然可说是中和,然而还不能说大本、达道。人本性善良,中、和是人生来就有的,怎么可以说没有呢?不过平常人的心体会有所昏蔽,心之本体虽时不时显现,但终究是时断时续,并非是心的全备之体、广大之用。无所不‘中’的,才称之为‘大本’;无所不‘和’的,才能称作‘达道’。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陆澄说:“我还没有明白‘中’字的含义。”

先生说:“‘中’就是天理。这必须用自己的本心才能领会,并非言语能够阐释清楚的。”

陆澄问:“什么是天理?”

先生说:“只要能摒弃私欲,就能体认天理。”

陆澄问:“为什么把天理叫作‘中’呢?”

先生说:“因为它不偏不倚。”

陆澄说:“不偏不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先生说:“可以比作一面明镜,一尘不染,通体透彻。”

陆澄说:“那么偏倚就是有所玷污了,比如说好色、追逐名利,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如果在感情未发,而追逐名利等特点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怎么才可以知道他是有所偏倚的呢?”

先生说:“虽然没有表现,但平日好色、好名、好利的念头是存在的 。有了这些念头,就不能说他是没有偏倚。比如说患有疟疾的人,即使在不发作的时候,病根不曾被清除,那么就不能说他是没病的人。必须把平时好色、贪利、慕名的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干净,没有丝毫留存,此时心才是坦坦荡荡的,纯是天理,才称得上‘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这才是天下的大本。”


    普通的人不能时时做到“发而皆中节之和”,自然他的“未发之中”也不能全有,只能时有时无的,就像射箭一样,偶尔中靶而已。而圣人能良知充盈,无任何私欲遮蔽,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才有时时刻刻发而皆中节,谓之达道。

日常中功夫只有一个,就是时时“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时时“致良知”,做到无念不善,无念及恶。自然就会“大本,达道”。


批注:

①中和。《中庸》第一章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②全体大用。词出《大学》第五章朱子《补传》。


③大本。《中庸》第一章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④莹彻。三轮执斋本与佐藤一斋本均作“大用”。


⑤相著。施本、俞本作“尝著”。下“相著”亦然。


⑥一应。一切也。


净心斋笔录(微信公众号)

2022年4月20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