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推荐1本关于写作的书,那就是看了3遍的《写作这回事》。接下来,我为你解读;大概3645字,预计7分钟。
01 先看作者有多牛
你可能不知道或没看过他的小说,但你一定看过或听过他的影视作品。比如:魔女嘉莉、闪灵、肖申克的救赎、死光、末日逼近、暗夜塔系列……
这位像母猪一样高产的天才作家,却告诉我们:才华比精盐还廉价,从才华横溢到事业成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除此之外,还有3个点值得一说:
一是他的家庭出身不怎么好。在他2岁时,由于家庭贫困,父亲受不了,竟然离家出走了。然后他妈妈带着收养的哥哥,回到外婆家。
关于家庭出身,咱们真的不要老被什么原生家庭理论影响。起点只不过是起点,影响不了终点;就算有影响,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
二是他并不是全职写作,和我们一样是业余写作。中学就投稿赚稿费,也是经常被拒;毕业后,有了2儿1女,白天工作,晚上写作。
他还特别强调,真正热爱写作,或者专业化写作,不是找个没人打扰的地方,泡上茶,沐浴更衣再写;而是见缝插针,能写就马上写。
三是他一生都在用写作解决人生难题。读书时,用写作投稿赚零花钱;毕业后,用写作养家糊口;车祸住院时,用写作治愈自己。
实际上,《写作这回事》就是他车祸住院时写的。他坦言,如果不是因为想着写完这本书,根本支撑不下来,医生都表示这是个奇迹。
02 再看作品有多牛
斯蒂芬·金的作品无数,很多至今未曾有人超越。比如:肖申克的救赎。
之所以有这部作品,就源于他的成长经历。当年他投稿时,经常遭遇退稿。于是,他把所有退稿信,用一个大钉子钉在墙上。
这里不多说这个故事(也希望用此来激励你去读这本书),他想借此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监狱”,因此把自己困在里面。
他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人们刚入狱时,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在里面的生活。甚至有一天,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
是的,希望真的是个美好的东西!
03 为你解读《写作这回事》
整本书写得非常朴实,阅读起来也轻松好玩。这就是他厉害的地方,善于用故事表达观点,哪怕是教写作本身。
关于写作,他重要说了3个点:写作是什么、写作工具箱、如何写得好。
写作是什么
写作不是卖弄文字,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而是一种心灵感应。
就像此时此刻,覃杰正坐在书桌前,敲打着定制的机械键盘,一个一个的文字,在32寸的曲面屏上跳动着,积累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整个写作过程,其实并不顺利。我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抓耳挠腮。甚至很多时候,写了删,删了写,只为找到最适合的词句。
在写此文的这两天,其实换过好几个场景。前1个多小时,我是在星巴克大修稿。这会儿,我正在拿着手机,用读者的感受小改动。
无论哪个场景,我都在做一件事,向你发送信息,让你接收到。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心灵感应。当你看到这里时,正在用你的方式解读我的文字。
在你看这段文字时,可以肯定的是,我早已完成全文的书写,并且是修改过好几次的内容。但你的脑子中,依然有一个覃杰,正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
更好玩的是,你想像中的覃杰,和同样读此文脑子中的覃杰,不是一个人。你的覃杰穿着T恤,他的覃杰穿着衬衣。但这并不影响你与我,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精神交流。
正如斯蒂芬·金说的那样,作者负责发送信号,读者负责接收信息。而发送的人不必要事无巨细,只需发送最核心的信号,读者会自行脑补相关内容。
当然,这会出现一个现实问题,不同作者发送信号的能力不同,不同读者接受信号的效率不同,从而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
对作者来说,遇到同频的读者是一种幸运;对读者来说,遇到优秀的作品是一种幸福。
关于为什么而写作?每个人都不同。而斯蒂芬·金认为,写作最终是为了:
让读你文字的人生活更丰富,
也让你自己的生活更丰富。
写作工具箱
斯蒂芬·金发现,姨父在修一个东西时,明明只需一个小工具,却总是搬着整个工具箱。
他很是疑惑,问姨父后得到的答案是:
你说的对,可能就只需要一把起子,但万一我需要别的东西呢?最好把工具带在身边。不然你碰到意料之外的问题时,就很容易因为没有准备而气馁。
所以,为了尽最大的能力写作,有必要建造自己的工具箱。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必在面对艰巨任务时感到气馁,而是一把抓过适用的工具,立刻投入工作。
不要看到别人快速写出1篇文章,并且还质量非常高,就绝望。你要明白,那是背后无数个日日夜夜,敲坏多少键盘的结果。
覃杰本人持续写作16年,就敲坏好几个键盘。你可能更想不到,一个写了几百万字的人,如今写出1篇完整的文章,从来就没有少于7小时。
每当有人对我说,今天写了2个多小时,才完成007作业。我就苦笑不得。你2个多小时就搞定了,叫我这个007创始人怎么活?
回到写作工具箱,里面要有什么呢?
第一,词汇语法
首先,你要相信自己,日常交流的那些词汇已经足够你用了。其次,千万不要以为能写出华丽辞藻才是写作,反而这是一个大陷井。
斯蒂芬·金反复强调,要直接表达不粉饰,且少用副词,也别老想着找大词来表达。这就好比你给宠物穿上晚礼服,宠物和看的人都难受。
一个好的句子,就是动词+名词,少用副词。因为句子的定义就是,一组由主语(名词)和谓语(动词)组成。比如,水开了。
这样的句了不仅简洁,且更有力量。
要多用主动句,不要用被动句。为了强调这一点,他直接说,胆怯的人才使用被动句。你去观察一下,凡是用主动句多的人,的确自信很多。
为了说明主动句比被动句好,他举例:
没有人说“我的初吻常会被作为我跟莎伊娜恋情的开始,被我回忆起。”而应该讲“我跟莎伊娜的恋情是从我们的初吻开始的,我一直没忘记。”
第二,风格要素
每个人都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作为一个写作者,最幸运的莫过于,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你的作品,这就是所谓的风格。
说到风格要素,他给了3个建议:
1)一定要有段落,且段落之间要有节奏感。这个建议看上去很朴素,可是在007社群,我就经常发现,很多人写的文章密密麻麻,从不分段。
2)先用主题句打头,再对这个主题句进行描述和说明。这样写的好处,一是不让内容偏离主题,变成碎碎念。二是也知道了如何分段,让文章有了呼吸感。
3)有了节奏和段落,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步骤,就那是删掉一切多余的内容。
第三 故事素材
那些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的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经历丰富的作者。写作源于生活,故事更是如此。你要做的,就是乐观面对人生。
如果你有机会看《写作这回事》(我希望你因为我,去认真看看这本书),在第22-23页,就有说明他是如何想到写《欢乐礼券》的。
除了丰富的人生经历,还要深入了解故事的构成。斯蒂芬·金表示,无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都是由叙事、描写、对话构成。
叙事:将故事从A点推至B点,最终推至Z点,故事结束;描写:把读者带进现场;对话:通过具体语言赋矛人物生活。
如果你想当个成功的作家,就必须将场景付诸言语,描绘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实际写作过程中,描绘不足会让读者感到迷惑,描绘过度又会把读者淹没在细节中。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然后就像讲故事一样去写。
最后,请牢记:场景不是最重要的,故事才是!永远永远永远都是!
如何写得好
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甚至毕业工作,我们都有学习写作。可是,为什么一说到写作,无数人还是表示不会呢?
因为再多技巧,不如天天写!
当然,只是天天写,也总有枯竭的一天。想要写好作,还要多读书。在这点上,无数牛人大咖都有一个共识:
写作的铁律,就是多读多写。
没有人能天天有那么多东西写,你也很难保证天天有表达的强烈欲望,总有那么些日子,处于低迷,或者人生不如意中。
牛人也一样,斯蒂芬·金也遇到过,他说:“越是人生遇到困难,越要写,硬着头皮,一字一字的写,反而有疗愈的效果。”
通过写作实现创富,这是对写作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在咱们「007不写就出局」课程中,会有专门的内容,教大家写作创富。
说回写作,最不重要的就是写作环境。实际上,那些写作前要焚香沐浴,往往写不出好作品。
斯蒂芬·金就经常在洗衣房写作。据说民国才女张爱玲,很多作品就是在酒店里,趴在自己的旅行箱上完成的。
相比写作环境,写作氛围反而更重要,尤其是身边人的鼓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作者在出版自己作品时,总是先感谢自己的太太或家人朋友。
007成员表示,因为有战友的鼓励,才让我们持续写到现在,这就是正反馈的力量。
要把文章写好,除了多读多写,还要多改。有诗句为证: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坦白说,你能看到的我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改过七八遍,甚至更多遍的。
我原以为写完文章,修改不就是一件正常的事吗?可是在我收到007战友的文章中,很多文章连标题和基本的排版都没有。
斯蒂芬·金在修改上,也是对自己非常严格的。这源于他当年收到1个退稿建议,里面写着1个公式:
第2稿=第1稿X90%
就是对方的这个公式,让他对修改有了具体的方向。我看到后,非常认同,忍不住做个补充。
第1稿是写给自己的,这时你是关起门在写,一个人在家可以批头散发;而第2稿是写给读者的,这里你已经把门打开,出门见人必须梳妆打扮。
下次写好文章,一定要记得上面的公式及覃杰的补充。你有没有发现,覃杰在帮人写作上,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以上是我为对《写作这回事》的解读,希望你也买本看看,并把写作当回事。
对了,请留言告诉我:你看过他的哪些作品呢?又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