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财,财不离你

升值君发现所有app上都能刷到某某理财学院的广告,我不排斥这种商业行为,甚至也不会抵触这样的广告。但是我必须说,所有的理财课都没有用,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

1

升值君在《人到30,出身普通的人怎么逆袭》这篇文章里提到过,人在40岁之前不要理财。

40岁之前不要理财,这个40岁是个浮动概念,如果你财富积累比较快,挣过几笔快钱,发过横财,那么这个年龄可以提前,如果正好命途多舛,少年不幸,这个阶段就要推后,甚至有人一生不能达到这个阶段。

这里的理财,确切地说是投资,真正地意思是,当你的财富没有积累到一个足够的水平,不要投资,更不要投机。你的理财应该只有一件事,存钱,年轻人认为最老土最看不上的储蓄。

升值君今年的理财基本都是赚钱的,无论股市还是其他,有人可能会说,你自己理财赚钱,不让我们理财,升值君是不是坏人?其实不是的,升值君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2点:

1、资产和现金流到了一定规模

2、人脉关系网络和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

当你的资产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有很多优质的理财方式会向你开放。一句话,你在钱少的时候人家不带你玩,现金流的问题我等下说。然后说说人脉,升值君今年几次股市的操作,有一部分都是跟人操作,我要感谢公号和微博这两个平台,让我连接了很多优质的粉丝,其中有几个人他们偶尔透露出来的消息,我跟着投资都赚大了。

而这些,升值君在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那时候我也偶尔炒股,那真的是两眼一抹黑,知识不具备,人脉也没有,也沉不下心研究,而且胆子还大,就是一棵标准的好韭菜,沉沉浮浮几年,算下来都是亏,倒是亏的不多,因为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多少钱给你亏。

而且那时候心态极度不稳,亏了就割肉,涨了就想追高,就算是真的好公司,好股票,自己也拿不住,想把股市当成提款机,结果自己成了提款机。

但是现在的心情完全变了,这就是现金流的影响。因为我有自己的事业,有稳定的现金流,所以真的看好的公司,越跌越高兴,就再扔个十万进去补仓就完事了。

升值君发现这跟紫金陈很像,而且持有股票都很像。

紫金陈就是,股市亏了就去写小说,写小说赚钱了去投入股市。这就是有现金流的好处,有现金流,就没有焦虑,投资的心态非常平稳。

2

《穷爸爸,富爸爸》教会了很多人财务自由这个概念,但是《穷爸爸,富爸爸》的真正核心是一个游戏,游戏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老鼠跑圈游戏,开始所有的老鼠都在掷骰子玩老鼠跑圈游戏,一分钱一分钱攒钱,可是一旦其中一只老鼠有了足够的现金,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快车道,各种赚钱的机会蜂拥而至,几乎很少再掉回第一个阶段。

前者,其实就是一个漫长的存钱的过程,再准确点说,就是一个不断扩大你现金流的过程,你在这时候,不要投资,等你到一定阶段,就开始进入财富快车道,可以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投资。

这其实就是一个「第一桶金」的概念,房市火热的时候,很多人吹自己眼光卓著,几十年前就开始买房了,其实几十年前的房子就便宜吗?当时的上海报纸就说每平米2300的房价过高。

那时候,中国城市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是每月70元人民币,普通大学生就业一个月最多存50元,要买一平米房子也需要4年,要买个20多平的房子也得100年。但是也有真的能买得起的,当时洪晃回国后当西德一家公司的首席代表,当时的月薪是7000美元,一个月工资就可以买一套小房子,如果她看得上的话。

所以,那时候能买到房子的人,也都是有第一桶金的人,要么薪资很高,要么是父母辈有积蓄有遗产,要么就是当时找到了赚钱的路子,扩大了自己的现金流,提前赚到了第一桶金。

刘青云和潘虹演过一个电影,叫《股疯》描写的是上海1994年的股灾。潘虹演的是一个中年上海女人,精明能干,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但一家三口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连一个抽水马桶都没有,女儿拉屎还要拉在一个木制的马桶里,潘虹拿去倒掉。

为了让女儿能用上抽水马桶,潘虹才去炒股,卷进了1994年的股灾。

3

升值君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不要理财。你不理财,财不离你。

对升值君来说,今年理财赚到的钱,与其说感谢我的理财能力,很多理财课吹捧的「财商」,不如说感谢我自己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成功和在事业上的进展,还有随之而来的人脉的连接。

升值君很庆幸,升值君年轻的时候,股市没有让我赚到钱,让我适时收手,去投入学习中去了,然后我今天才能在文章中给大家讲一些道理。说实话,我那时候学习,也很痛苦,因为不知道方向,不知道学习有没有用,人在年轻的时候,尤其是看不到方向的时候,投资两件事是不会错的:

一是健康。

二是学习。

这些道理,那时候没有人告诉升值君,所以升值君更痛苦一点,很庆幸的是,我坚持了,等到了内容这个赛道的来临。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理财,财不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