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相思意

“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是李后主的词吧。心绪在读到这句词时,不由得飘散开来,如眼底望不尽的青青柔草,从眸间绵延到心底,勾起了相思意。

无人种春草,随意发芳丛。当东风送暖,春回大地,各色小草随雨而生,随风而长,随遇而安,随处可见,随性恣意,随意可欺又坚韧倔强,在田野山川坡崖沟坎蔓延铺陈。也许正是因为春草的这些特性,表达着生命的勃发,柔软的坚强,是漫无际涯的适应,是丝丝缕缕的情思,有离愁别绪,有相思怀远,有祝祷乞愿,所以自古就被写进文人墨客的诗词里,谱就一阙阙的相思曲。

草木入诗,由来已久。最初印象是《论语》中关于《诗》的论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学深透了可以寓意抒怀,读得浅显可以认识众多的鸟兽草木名字。读《诗经》第一篇《关雎》就认识了一种相思鸟叫雎鸠,一种寓意相思的水草叫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当遇见心仪的女子时,悸动的心情如同水草招摇,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孤枕难眠想佳人,思而不得思欲深。以草寓相思,由此开篇,后世绵延。

春来草自发,入骨相思绝。春草是相思的寄托,是重逢的企盼。在汉是“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在唐是“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在宋是“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骆宾王说“山中有春草,长似寄相思。”岑参说“别来春草长,东望转相思。”李白说“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张旭思乡有诗“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柳永赋词遣怀“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左辅感慨寄情“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更有李后主远寄离思“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正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人间无地不相思。

手捋一株草,满目相思情。当秋冬的萧瑟被一抹清绿润泽,心也变得柔软。“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看到了春草,想起了远方。那是游子远离的故土,是旅客寓居的他乡,是征人卫国的边疆,是心绪着落的地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再远,是目光看不到的痴望,是魂牵梦萦的思量,不知何日抵达,不知何时可归,牵挂着那人是否安好,惦念着那人可是无恙,不晓得那人是否如己般思念怅惘,如草疯长。唯愿,离人心怀舒畅;祝福远方,幸福安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草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