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二十」大忠大义

书籍封面

题外话:

《道德经》的版本很多,每一位译者所做的翻译和所做的解析以及所举的例子,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一样,为了方便想看原书籍的朋友查找,还是写清楚译者的姓名比较好一些。本人选的版本,是译者蒋信柏的版本。

第十八章 大忠大义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所以大道废了,才彰显仁义。
投机取巧、追名逐利的智谋出现了,才会产生狡诈、虚伪。
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了,才会提倡孝慈。
国家动荡混乱了,才会出现忠臣。

看到“大忠大义”,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脑海里第一闪现的就是电视里面常常出现的台词“忠孝不能两全”,接着就自然而然想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因为谈到忠义,大多数都是讲一个人要怎么怎么做,才算忠义。

没看文章的内容之前,就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文中内容大概就是讲人们怎么做,才算忠义。

但看了文章的内容,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那本章内容到底讲了什么?

通俗地来讲,本章内容主要讲了:越缺什么越提倡什么。

有的人在大力提倡道德,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没有道德。

本来大家都在排队打饭,但是有人插队,大家都希望那个人不要插队,就得拿道德约束他。

有的人在大力提倡关爱妇女,为什么?

因为妇女的地位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处于弱的一方。

虽然我们嘴上都说男女平等,但实际生活中,对待女性,总是有不公平的现象。

有些家庭,要求必须生男的。

有些单位招人会问女性结婚没有,生孩子没有。

为什么?

没结婚的女性可能要休婚假,没生育的女性可能要休产假,能不录取就尽量不录取。

大道废了,才出现仁义。

管理者觉得大道不适用了,所以只好提倡仁义。

人有了智慧,心眼多了,就开始想骗人。懂得运用智慧来骗人的人,就成了伪君子。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没有事情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都在努力地培养自己的智慧。

但是,利用智慧欺骗,就是伪君子。

六亲不和,就得提倡孝。

为什么?

本来,大家都是对长辈很好,对父母很好,大家都孝。

但是,出现了不是慈父慈母的人之后,就出现不孝的人,于是全乱了套了,家里六亲父母、夫妇、兄弟,六亲不和。

因此有不孝的人,所以必须提倡孝,用孝来约束不孝的人。

国家混乱,会出现忠臣,为什么?

国家会乱是因为有人破坏了国家的秩序,这时忠臣出来维护国家的秩序,才能保住国家。

所以,国家混乱,才看得出来谁忠谁奸。

缺什么就提倡什么,怎么做,才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我们应该把我们提倡的事情变成自己日常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就习惯了,就不需要提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读后感「二十」大忠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