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旧邦国

来源:公众号 龙只

作者:路笛 路月明

序 曲

在祖国辽阔的大西北,有一块神奇的黄土地。

它镶钳在茫茫的黄土高原和巍巍子午岭山下。

这就是古老的甘肃庆阳,它是华夏文明传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它为后代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创造了我国农耕文化的丰功伟绩,是中华民族重要发样地。

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上,它又是以南梁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塑造出新中国的雏形,一大批杰出的英雄人物从为里走上历史舞台,光照千秋。

我国农耕文化的洪流从这里起源,古老的华夏文明从这里起步,新中国的署光也从这里升起。

慎终追远,这里的人们永远忘不了周先祖创业的历史。

没有“周旧邦国”在庆阳的兴起,就不会有建国800余年的周王朝。

我们在这里讲述的正是周人先祖在庆阳创业兴国的故事,我们将带大家一起走进庆阳,去探寻中华农耕文明的源头,去揭开“周旧邦国”神秘的面纱,去寻找中国儒家文化的根脉。

1

追祖寻源

要揭开周旧邦国神秘的面纱,我们首先要弄清这个邦国是什么人建立的?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只有弄清了这些我们才能透过历史的灵光,还原历史的真相。

据史书记载,周人的先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姓姬,周人先袓也姓姬。

要说周人先袓必须先说说黄帝。

那么黄帝是谁?他又起源于哪里?

据史书记载黄帝族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陇东是他们最早的发样地。

在甘肃庆阳市境内,有许多黄帝在这里创业发展的历史遗迹和遗址,它有力的证明了黄帝族在这里的真实存在。

黄帝族创业发展的时代,正是我国史前仰韶文化时代。

据文物部门普查,在庆阳境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多达458处,分布区域几乎遍布庆阳各地。

特别是位于董志原中心地带的西峰区南佐仰韶文化遗址,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座古建筑遗址,被专家认定是黄帝族在陇东高原居住创业时代的都城。

这块遗址中有25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中心区域有630平方米的大殿堂,并且是前殿后室,6层白灰垫基,墙壁高达7米。

地表和地下1米到4米处散布的陶片和陶器全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物。

【历史资料】:《西峰名胜大观》宋文玉《南佐疙瘩梁仰韶文化遗址考》记载:“从1984年至1996年,对南佐遗址共进行了5次挖掘,揭露面积达1300平方米,基本探明了遗址的分布面积,确定为大型建筑遗址,是一座供集会、祭祀活动所用的殿堂建筑遗址。整个遗址中大型殿堂式建筑房址,面积巨大,结构宏伟,前堂后室功能,形制十分清晰,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一座最大建筑遗址,是一座大型部落集团的核心建筑物。”民俗专家路笛所著的《南佐遗址是岐黄文化始于庆阳的有力佐证》中记载:“南佐遗址是庆阳市四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个遗址说明,整个董志原是古人类群居的地方,南佐村可能是一个群居的村落或城池。同时,大殿堂说明这个城池可能是原始部落政治中心即邦国的国都。”“我们经过推理研究,认为陇东就是黄帝族的开发基地,南佐就是黄帝鸿氏或有熊氏的国都所在地。”

这里还是黄帝得道之乡,是黄帝成长学习的地方。

这里距平凉崆峒山很近,据史志记载,黄帝曾到崆峒山向仙人广成子学道。那时的黄帝已懂得了学习。黄帝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社会生产知识,才能当好首领,管理好万民,成为一方部落的领袖。

【资料】:《史记.五帝本记》记:黄帝“西至崆峒,登鸡头山”。《庆阳地区志》:记“黄帝西达崆峒,问道于广成子,登鸡头山”。大宋真宁县承天观碑记:“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

这里还是岐黄故里。黄帝的医圣、天师岐伯就是北地人,即今庆阳人。黄帝在这里有一个很大功劳就是拜岐伯为师,开展了医学素问。

由于岐伯精通医术,黄帝遇到岐伯,经常讨论医学问题,先后共提出1080个问题。岐伯每晚回答一个,就这样一问一答,整整回答了三年,回答内容经后人整理,形成了我国第一部医学大典《黄帝内经》。由此可见,黄帝和岐伯在这里活动的史实,使庆阳是岐黄故里之说有了可考的依据。

【资料】:《史记.正义》记:“岐伯,黄帝太医”。《史记.集解》记:“岐伯,黄帝臣”。南宋郑樵所著《通史》记:“古有岐伯,黄帝师,望出安化”。安化即今庆阳市庆城县。明、清《庆阳府志》均记:“岐伯,北地人,精医术,黄帝师事之,著内经、素问”,并称“岐伯、鞠陶、公刘为庆阳三圣”。汉北地郡即今庆阳。

这里有桥山山脉,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一块绿色宝地,即子午岭。桥山上有黄帝古冢,历代帝王和民众均祭拜黄帝于此。自周、秦、汉、魏,直到隋、唐、宋、明各代,史志都明确记载着黄帝古冢在桥山西麓,即古宁州东八十里的子午岭旁。

现今正宁县五顷原乡二顷原村的园形山峁上,有一高大墓冢,高60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30米,冢顶为一长方覆斗形隆起平顶,周基面积约1800米。冢身三面临谷,谷中有水,形成二龙喜珠样。冢东10华里即为子午岭主峰雕令关,关上有传说中的黄帝升天峰,海拔1756米。传说黄帝死时骑龙上天,从半空中留下衣冠,当地群众将其葬于此。千百年来,冢上古木参天,松柏盖顶,遮天闭日。至今这里还有龙嘴子大山梁和老龙潭清沏水,点缀在墓冢南北,形成以黄帝冢为中心的风景旅游区。

传说黄帝安葬后,子孙共5姓人在这里为黄帝守墓看坟。群众把此地称为五姓原,后演化为五顷原,称黄帝冢为仙人墓或先人坟,至今每年清明节都有人主动为黄帝扫墓,烧纸上香祭奠。

古人有落叶归根,年老还乡的习惯,人去世后都要还葬故乡。正宁的黄帝冢进一步证明了庆阳是岐黄故里之说。

【资料】1:《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孝武本纪》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列仙传》云:“轩辕黄帝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

【资料】2:《元和郡县图志》云:“子午山,一曰桥山”。《明史.地理志》云:“桥山,即子午岭,上郡阳周县南有黄帝冢”。《读书方舆记要》卷五十七载:“桥山,也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

【资料】3:《史记.集解》纪:“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唐《通典》记:“宁州罗川县,汉阳周县,今县城是也。后魏为显州,隋改为罗川,天宝初改为真宁,有桥山黄帝葬处”。明清《庆阳府志》均记:“阳周之桥山有黄帝冢”,“桥山陵寝在县东子午山旁”。《正宁县志》记:“在县东南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隽字曰:黄帝葬衣冠处”。《庆阳地区志》、《正宁县志》均记:真宁县于清乾隆年间改为正宁县。

这里泾水上游有西王母国遗址,黄帝曾到西王母国访问。西王母国的首府在泾川县的回山,有回山王母宫和瑶池遗址。经国内专家考证认为,“泾川回山是西王母族发样地,回山上的王母宫是祖庙所在”。据史志记载,自黄帝开始,下传尧舜五帝时代,中原都和西王母国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黄帝在位时,西王母国曾命使者助黄帝克蚩尤之暴。舜帝在位时,西王母命使者献白玉环。夏代,西王母授地图给夏王,以图明疆分野,和平共处。后来由于夏王无德,西王母与夏暂不交往,并以武力危胁夏王。直到周朝建立初期,西王母仍存在于我国西北方,古称西荒。史书记载,周穆王曾乘八骏马拉的马车,到回山王母宫会见西王母。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诗云:

瑶池阿母依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首诗真实的反映了西王母对穆王的想念之情。唐代以后,轩辕黄帝演变为天上的玉黄大帝,西王母演变为王母娘娘,正式成了神界的最高领袖。

【资料】:《尔雅》云:“西荒有西王母国。”《山海经》云:“西王母国在西荒。凡间得道授出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瑞应图》云:“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玉环”。《贾子修政篇》云:“尧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易林明夷之萃》云:“稷为尧使,西见王母”。《尚书大传》云:“舜以天德祠尧,西见王母献白玉块”。《竹书纪年》云:“穆王西征至昆仑丘,西见王母”。《泾川志》记:“西王母国,民朴,半多穴居。”

由此看来,在庆阳有众多的黄帝活动的遗址和遗迹,还有许多与黄帝有关的地名,如华池县有黄帝山,正宁县有雕令关的黄帝升天峰,正宁老县城罗川有记载黄帝的大宋朝天观碑,庆城县有黄帝医师岐伯出生地、岐伯祠。近年来新建的街道有以黄帝命名的岐黄大道,近邻崆峒山上建有轩辕(玉帝)庙,泾川回山上建有王母宫。正宁县群众还在黄帝冢附近修建了黄帝祭祀堂殿等有关设施,在黄帝冢前立了碑,并且年年清明节举行祭祀活动。庆阳市政府更将岐黄文化作为庆阳四大特色文化(岐黄文化、红色文化、周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宣传和重视,使其继承发展。正宁县还成立了黄帝文化研究会,创办了《黄帝文化》杂志,发表各类论文数百篇。这些都说明,庆阳不但是周人的发样地,也是周人先祖黄帝族的发样地。

2

建立邦国

如果说探祖寻源,是为了寻找一个民族发展的脉络,那么建国立制则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周旧邦国的建立从此开启了黄土高原走向繁荣的新篇章。

那么周旧邦国有是如何建立的呢?

据史料记载周人最早的先祖叫姬弃。他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元妃姜原所生。姜原自小爱好农耕。她当了元妃后,还经常下乡和普通农民一样务作稼穑,春种秋收。因此姬弃从小就跟上母亲学会了种庄稼。他专门在他的故乡邰地找了一块耕地,按他母亲的办法种植庄稼。村子里只有他种的庄稼长的最好,年年取得丰收。村里人看到姬弃种的庄稼长的好都跑来跟他学习种庄稼的本领。姬弃说:“我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因时因地制宜,不违背天时农时,不失去地利”。全村人都照此方法经营庄稼,家家都取得了丰收。消息传到京城,时任国王的尧帝正在为天下百姓因灾荒缺粮而发愁。他见只有邰地这个地方在姬弃的指导下,庄稼年年取得丰收,百姓安居乐业,便带领一大队人马来邰地察看。尧帝看了邰地庄稼,访问了姬弃,对他在邰地务农的经验十分重视和敬佩,赞扬他对邰地农耕事业作出了贡献。于是决定聘请姬弃为农师,让他回京指导全国农民种庄稼。从此中国农事在姬弃的指导下,生产面貌大大改观,天下得其利,尧帝十分高兴。

【资料】:《史记》记:弃为儿时,屹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都长的很好。当他成人后非常爱好农耕,因地制宜种庄稼,黎民百姓都学习他的方法。尧帝知道后,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这都是他的功劳。

史料记载,舜帝接班当了国王后,仍很重视稼穑。他对弃说:“弃,黎民开始饿肚子了,你仍当后稷(即农官),按时播种百谷吧!我把邰地这个地方封给你居住,你的官号为后稷,仍姓姬吧!”从此人们把后稷同炎帝神农氏相提并论,称弃为神农后稷。弃去世后,后稷的职位便在弃的后裔中代代相传,从陶、唐、虞、舜直到夏朝各代均有功德。在夏代后期,即孔甲年间,后稷之职已下传10多代。当时孔甲帝一生好信鬼神,当皇帝后整天干着两件事:一是敬神烧香,二是打猎游玩,饮酒作乐,又好女色,不理朝政。诸候臣看他如此作为纷纷叛他而去,于是田园荒芫,去稷不务,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朝中掌管农业的后稷,也是最后一位后稷不窋,已年近华甲。他劝说孔甲无效,便另找出路,率领子孙后代离开京城,千里迢迢,自窜戎狄居住地。这个戎狄居地就是现在的甘肃庆阳。

【资料】:《国语.周语》云:“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乃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因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史记.周本记》云:后稷卒,即10多代后任后稷者,并非第一代后稷弃。所为“后稷者”,“父子相继”究竟有多少代呢?《史记.刘敬传》说:“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不窋北逃,一是为了避祸,二是为了生存。于是他看准了当时朝廷管不到的地方庆阳。这里是古代称大原的地方,也是周人先祖黄帝族发祥之地。这里有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川台地,有巍峨的桥山绿嶂,春夏秋冬交替,一年四季分明,离夏王朝统治中心较远,是他们扎根生活,发展农牧业的好地方。为了怕朝廷找麻烦,他们分散迁徙。不窋北逃时只带着夫人小菊。其余人分成数股前行。小菊因身怀有孕骑着一头毛驴。他们走过了一个冬天,迎来了早春,才走到陇东原的南坡头一个村子,叫公曹村的地方,现在归宁县和盛镇管辖。这时不窋的妻子小菊已到临产期。他们在这里找到当地戎民烧过陶器的陶窑里住下,又拾柴在门口燃了一堆火。二人住进陶窑的第三天,小菊生下了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当时不窋年近花甲又得一子,欢喜不尽。他以小菊在陶窑生下孩子为题,给孩子起名菊陶。小菊说自已是平民百姓,孩子将来要做大事,不要把菊字连进去。于是不窋将“菊”字改为“鞠躬”的“鞠”字,仍叫鞠陶。希望孩子长大后能鞠躬尽粹,鞠养黎民。传说,小菊生鞠陶时,正是太阳将落山的时候。后来为了纪念鞠陶出生地,当地居民便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取名晚阳寺。

【资料】:于俊德、于祖培著《先周历史文化新探》载:“公曹村即今宁县和盛镇公曹自然村”。后人在此建的晚阳寺遗迹尚在,为宁县一大景观。寺中立一石碑,上刻一首诗:

山名凤凰秀气钟,

洞积周后降真龙。

清溪河流观三水,

灵魂并列数山峰。

都堂遗陵千年在,

日落晚霞听暮钟。

鞠陶出生后,不窋和夫人抱着他这个最小的儿子继续向北走,不久到了庆阳城。不窋一看,这里二水汇流,拥抱一座山梁,梁下有一片二级台地,又平又宽阔。不窋认为这里是建国立都的好地方。他和先到这里的族民和子女们共同商议,决定以此为基地,开创基业。他不忘祖训,不敢怠业,一心要让先祖神农后稷开创的农耕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发扬广大,代代流传下去。他首先将先祖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下来,宣传发扬,然后制定规章制度让部属和居民格守。为了团结戎狄民族,他亲自走访庆阳东西两川的当地居民,和他们建立兄弟般的亲密关系,为以后建立以庆城为中心的周族部落方国,即(周旧邦国)典定了基础。春耕秋收,冬去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以庆阳为中心的周祖部落方国已显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周先祖不窋也已年老体弱,这时他的小儿子鞠陶已长大成人,不窋就将帮国事务交给鞠陶执掌。鞠陶继承周祖重视农耕的做法,并将之发扬广大,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农耕的制度,开启了周旧邦国在庆城最为辉煌的历史。

史书上说,不窋死,子鞠陶立,鞠陶死,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但修复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改河造田,建室修屋,使方国居民慢慢富了起来。居住的居民人人有积蓄,外出有钱花,百姓们看见方国这么好,都纷纷迁来这里居住。

周道之兴就从这里开始了。所以会写诗歌的人大都写诗歌颂扬公刘的功劳道德。

【资料】:《国语.周语》记: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篡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格守,守之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添前人”。《史记.周本纪》记:“公刘虽在戎狄之间,修复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木材用,行者有资,居着有积蓄,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其德”。

历史文献和众多文化遗址遗迹证明,庆阳是周先祖的故乡,是周民族的发祥地。我国最伟大的第一部诗集《诗经》对周先祖在庆阳的活动作了充分生动的描写和歌颂,如《公刘》、《七月》、《生民》、《绵》等诗篇,文字优美,情感真挚,事实清楚,是我们研究周先祖历史的重要文献。

周先祖在庆阳的文化遗址有合水县北川的九站遗址、庆阳不窋城、庆城东山周祖陵、宁县庙嘴坪公刘邑、九陵水、西峰温泉乡公刘古庙、庆城县的周祖行宫、鹅池洞、斩山湾、县境内的周祖花园、花坡、天子坳、公刘庄、西姬沟、延庆公刘肇生地,镇原县的后稷台、后稷墩、后稷庙等等。为了纪念周先祖在这里创业兴国,建立周旧邦国的伟大业绩,明弘治十八年九月,庆阳知府、前监察御史郝镒建在庆城修建了“周旧邦”木坊。木坊三间,高10米,四根明柱通顶,柱之上半拱叠涩镶砌。顶部有瓦盖屋脊,瓦面刻莲花。檐下正中镶匾,匾书“周旧邦”三个大字,整个木坊气势宏伟壮观,是当时木工一绝。清代光绪年间曾先后两次维修,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庆阳境内周祖遗址众多,历代文人均有诗文遗留。明代户部郎中、著名文学家李梦阳留诗:

庆阳亦是先王地,

城对东山不窋坟。

明庆阳府通判吴士英留诗:

帝业开基八百秋,

遗陵荒草晚烟稠。

清庆阳知府赵本植留诗:

有基开帝业,

无国窜戎原。

知府李田芳留诗:

感慨周家千载业,

原陵一片野云生。

民国学士胡庭奎留诗:

不窋窜西戎,

王业八百隆。

今惟留古冢,

矗立庆城东。

这一切都说明,庆阳本是先王地,是黄帝族和周先祖的故乡。

【资料】:明清《庆阳府志》、《庆阳县志》、《庆阳地区志》、《宁县志》和诸多地方文献都有详细记载。《诗经》一书已流传千古不必于再引。

3

国都三迁

在夏桀二十二年。

公刘为了更大的发展,将邦国的政治中心南迁豳地,即今宁县城西之公刘邑,正式建立了独立的豳国。此后他们的后代都生活在以公刘邑为都城的豳地。随着日月的更迭,以豳地为中心的周人邦国也走向了空前的繁荣。后来公刘死,子庆节立;庆节死,子皇仆立;皇仆死,子差弗立;差弗死,子毁立,毁瑜死,子公非立;公非死,子高圉立;高圉死,子亚圉立;亚圉死,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死,子古公亶父立。以上周先祖10多代人约400余年,在庆阳地面承前启后,修复后稷之业,发展农耕,积德行义,开创了庆阳农耕文化的先河,也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而且为我们留下了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存,从这些历史遗迹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豳国的繁荣景象。

周先祖建立邦国后,在庆阳的重要遗迹就是不窋城和公刘邑。

不窋城,被专家誉为“华夏第一城”。此城即今庆阳县城。它座落在环江和柔远河交汇之处的二级台阶上,一面连山,三面临水,削土成城。城周7里13步,南北长三里,东西1里。由于全城处于台地,东西外城墙高33至40米,内高不到3米。南北外城墙高27至30米,内城高3至6米。这样修的城,站在城内看,不见城墙,站在城外看,城墙是高耸的悬崖绝壁,十分险要,易守难攻,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全城共设5个城门,即东“安远门”,东南角“永春门”,正南“嘉会门”,西面“平定门”。各门上均建有城楼。城的建设开始比较简单,此后各朝代逐步续建和改建,方形成一定规模。城的北面另建一小城,谓之“皇城”,也称“周祖禘宫”。传说是周人后代年年祭祀周祖时的临时住所。城内除东西南北 四条街道外,还建有许多寺庙,以普照寺、兴教寺、关帝庙、岐伯庙、城皇庙最为有名。此城历史悠久,数千年来,一直是庆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代是北地郡郁郅县城,隋、唐、宋、元、明、清均为庆州、庆阳府城和弘化、安化县城。

【资料】:明清《庆阳府志》、新编《庆阳地区志》、《庆阳县志》均有详细的记载。唐《括地志》记:“宁、庆、原三州,秦北郡,为义渠戎之地,周不窋、公刘居之”。“不窋古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所居之城也”。这里所说的宁、庆、原三州即今宁县、镇原、庆城三县。不窋古城即今庆城县城。除不窋城这个古老的建筑外,周旧邦国还有一个更大的都城,那便是公刘邑。在夏桀二十二年,不窋的孙子公刘执政后,为了争取更大的地盘,取得更大的发展,便率领家人南迁公刘邑,即今宁县城西之庙嘴坪。他在这里建立了新的都城。公刘邑和不窋城一样都是建立在二水环抱的二级台阶上,也是削土为城。史书记,公刘南行时望见了南岗,也即能建城的南面山梁。公刘觉得这里连接豳地的董志、早胜、春荣、南义四大原,又有三水汇流城下,地域适中,是修建京城的好地方,于是他便在这里建立了新的都城,正式改国号为豳。这就是后来魏晋时期的豳州,唐代以后的宁州所在地。

【资料】:《诗经.公刘》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浦原,乃陟南岗。乃见于京,京师之野”。《元和郡县图志》记:“宁州,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庆阳府志》记:“北魏太和二十年因古豳国在此而改置豳州,西魏废帝三年改为宁州,隋大业十年又改为豳州,唐初改为宁州。”公元2004年6月,在宁县公刘邑东出土了北魏正始元年山公寺碑一座,碑文篆刻“大代魏持节豳州刺使山公寺碑颂”等语,证明了古豳国和古豳州的存在。《宁县志》记:“府州志记载略同,公刘邑即今宁县城西之庙嘴坪”。

庙嘴坪遗址,南至公路,北至太子冢,东临城北河,西接马莲河,南北长800米,东西宽200米,暴露的文化层厚达1至3米,仰昭、齐家、周、汉文化层混杂,难辩其叠压关系。住室面、窑穴、灰坑分布颇多,地面散布陶片......这里所说的齐家文化正是先周文化。

公刘在公刘邑建都后,下传9代,加上公刘共10代。第9代古公亶父南迁岐山周原,这时才称为周人,商王朝称他们为西岐。这便是先周的第三个都城。此城由古公亶父修建,季历扩建。根据《诗经.绵》的内容分析,城内建有夹板筑的土城墙,有高大的城门,有雄伟的宫殿,有宗庙和祭祀用的祭坛。从此周先祖离开庆阳在岐山开辟了新的天地。

【资料】:《诗经.绵》记:“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周祖在庆阳的第二个重要遗迹是周祖陵,庆城东山的不窋陵为第一陵,庆城西60里的周老王墓为第二陵,宁县九龙川的九陵为第三陵,共计11座陵墓。

不窋陵最具代表性。该陵位于庆城东帽盒山顶,居高临下。墓冢呈长方覆斗形,底长30米,宽20米,高8米。冢前历代官员撰写刻石的石碑数座,大部分已毁。近年新建碑亭一座,由耿彪将军题写的“周祖陵”石碑立于亭中。墓东建有古典式周祖大殿,内塑不窋、鞠陶、公刘三圣像,两边塑有庆节至古公亶父10人像。陵院东部坐东向西建有周王殿,内塑周文王以下37王像和周公、姜子牙像。20世纪80年代这里建起了周祖森林公园,满园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相映,曲经绕山,百鸟争鸣,风光四季各异。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验收批准为4A级国家森林公园和旅游风景区。

1995年在周祖陵院内还出土了商、周、汉、唐各代重要文物200多件,并有各种陶器和不窋红砂石雕像。商周文物的发现,将周祖陵存在的真实性向前延伸了近3000年。

【资料】:《大明统一志》记:“不窋墓碑文削落,上有片石,大书:周祖不窋氏墓”。《大清统一志》记:“宋有不窋墓,在庆阳府城东三里”。明清《庆阳府志》记:“不窋墓在庆阳城东山巅”。《庆阳府志》、《庆阳金石记》载:明嘉靖十九年,御史周南、庆阳知府何岩,曾重修墓貌、殿宇,并立碑于墓前。清道光二十九年,庆阳知府步际桐、庆阳营参将察隆阿亦在庆阳东三里山巅不窋墓前立碑,大书“周祖不窋之墓”,此碑尚存。

周祖在庆城县的第二座陵墓是周老王鞠陶陵。此墓位于庆城西北60里的刘坪村。据民间传说,公刘南迁豳城公刘邑后,他的父亲鞠陶虽然年老交班,但还在重要时刻帮助公刘处理一些重大国家事务。有一年,北狄人南侵,侵占不窋城西北面大片国土和草场。鞠陶不顾年老体弱,主动提出由他带领人去和狄人谈判。他提出只要狄人承认这些地方是属于豳国的国土,可以同意他们越界放牧牛羊。这种解决争端的办法,狄人非常满意,答应只游牧,不占地。但这次谈判后,鞠陶突然感受风寒生病,逝在庆城之西的刘坪村。当地群众和狄人便把他隆重的安葬在这里,尊称周老王之墓。

【资料】:详见2012年8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周祖传奇》一书。

周祖其余9个陵墓,位于宁县九龙川,古称九陵水,因有9个周祖陵而得名。周祖公刘南迁豳地公刘邑,今宁县庙坪后,其后代均接班住在这里,除古公亶父南迁岐山外,其他9人死后都葬于九龙川里,即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瑜、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9人。

【资料】:九龙河,即宁县城三水交汇之中的城南河。它发源于子午岭西麓的龙池,蜿蜒西下,到宁县城南汇入马莲河。《太平环宇记》记:“川中有九堆古陵而得名”。唐代改称九龙河。

公刘邑和九陵的存在,证明公刘南迁后的都城就在今宁县城,豳国所辖区堿大大向南扩展,包括今庆阳市的全部和陕西长武、邠县、旬邑一带,均成为豳国的乡土,也成为公刘得道之乡,积德之地。

【资料】:正宁县罗川城西门外,立有宋大中祥二年建的承天观碑,碑文记:“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能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

4

窑洞民居

在周祖不窋来到庆阳之前,这里当地土民普遍住着地穴式的屋子。所谓地穴式的屋子,就是在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坑,上面盖上树枝树叶,再在树枝上盖上一层土,里面铺上茅草,以避风雨,遮寒御冷。《太平御览》云:“上古皆穴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但是这种地穴式的屋子很潮湿,常住容易生病。周祖来到北豳(今庆阳)后,推广“陶复陶穴”,改地穴为窑洞。他们将过去烧陶器的陶窑扩大,变成能住人的窑洞。所谓窑洞实际就是较大的窋室。不窋的名字也来源于此。古代“不”和“ 丕”同音,丕即大的意思。周人把较大的窋室叫不窋,后来连领导人民修大窋室的首领鞠陶的父亲也被人们称为不窋了。不窋的儿子鞠陶不敢直呼父亲的名字,便称大窋室为陶室,以后又演变为窑洞,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也成了黄土高原上的一大风景线。

庆阳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地表黄土厚达100至250米,而且土层厚,质密性紧结实,在土层断面挖窑洞是不会塌陷的。周先祖在这里领导人民挖窑洞实在是一大发明,一大进步。为了改善当地人民的居住条件,他们不但教育自己的亲属大挖窑洞。还把这浩大的工程推广到周围戎狄部落,使他们开始由游牧过上定居安定的生活。于是陇东窑洞村落大量出现,人民的衣食住行逐渐走向文明。早在几千年前,周先祖就把这里塑造成了窑洞民居之乡。窑洞是民族的摇篮,周人先民就是从陇东的窑洞里走出来,然后走向全国的。后来,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窑洞也越来越多,散布全国各地。

【资料】:新编《庆阳地区志、城乡建设志》记:“原始社会,庆阳地区先民穴居野处,之后掘土以营窑,架木以构巢”。“周代民间村落形成”。“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着分散的自发性房舍建设,90%以上的住宅为土窑洞”。据兰州地震研究所70年代对市内2400间住宅调查,黄土窑住宅占83.4%,土坯箍窑占4.2%。两项合计占87.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庆阳县(含西峰区)居民窑洞占79.11%,箍窑占7.73%,合计占86.84%,镇原县窑洞占94.42%,宁县占88%,正宁县占74%,合水县占90%,华池县占96%,环县占99%。

中国民俗学会2003年在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命名庆阳为“中国窑洞民居之乡”。中央文化部将庆阳窑洞修建技术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窑洞的修建工艺很简单,一不要木料,二不要砖瓦,三不要复杂的装饰,省工省钱,只要肯出力,谁家都可以修得起。窑洞种类主要有崖庄窑、地坑院和箍窑三种,另外还有高窑、拐窑、则属于附属窑。

崖庄窑依靠崖边、沟为依托,先削土成庄。然后在崖面挖窑。一般正面3至5只,侧面两只,形成一个小院子,布局很像北京的四合院。窑洞一般高4至6米,底宽4至8米,深8至10米,也有比这更大的窑洞。窑口用土坯子封严,名曰“山墙”,然后在山墙开设一门二窗或三窗。山墙后面盘有火炕,供取暖睡觉。炕洞中有烟囱通向窑外。这样修的窑洞,既保温又通风,冬暖夏凉,人住进去非常舒适。民间有诗云:

远来君子到此庄,

休笑土窑无厦房。

虽然不是神仙洞,

可爱冬暖夏又凉。

地坑院是大原中心部位的特有庄基。修地坑院是先将大原平地挖一个四方大坑,坑的四面出现四个崖壁,然后在崖壁上挖窑洞,坑中间是院子,院子一边挖一个斜洞直通到原面。这就是陇东高原特有的神奇的地坑院。传说,周祖公刘在下乡时,发现了这种地坑院非常高兴,大加赞赏。他说:“这地坑院是一大发明,住在这里面,既安全又温暖,简直是一座地下小城。如果大原上的人都挖地坑院来住,就避免了以往住地穴的潮湿之苦。公刘号召住在大原中心的人,都挖地坑院,于是陇东高原不但有了崖式窑洞庄基,也有了一批批地坑院庄基,大大改善了民居。若站在高处放眼远望,大原上村庄星罗棋布,一排排窑洞炊烟袅袅,到处是一片繁荣兴旺景象。

窑洞中最重要的设施是炕,是高原上住窑洞的人四季取暖和睡觉、吃饭、生儿育女最重要的设施和场地,是生命的摇篮。炕用土基子和草泥做成,紧靠墙壁和山墙,另一面有炕洞门,做厨房的窑洞炕还连着灶台,中间用土栏坎相离。炕面有四方形和长方形两种。一般宽2.5米,长3至4米,大小不等。炕中生火,温度适中,取暖防寒均在炕上。炕的出现,使窑洞有了灵气,有了生气,成了名符其实的神仙洞。人们生在炕上,睡在炕上,盘腿坐在炕上,吃饭在炕上,甚至纺线、缝衣、游戏、做各种手工活都在炕上。炕上放上个炕桌可以学习写字,盖上被子闭目养神,凡此等等,都离不开炕。家家如此,人人如此,一代传一代。几千年来,陇东人的小康标准就是“三十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没有炕就没有了家,没有了指望,没有了温暖。

窑洞的出现,为村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为游牧民族的定居奠定了基础。从此,窑洞村落遍布陇东高原,成为人民经济和文化生活由落后走向繁荣的象征。

【资料】“《诗经、大雅、绵》说:周人迁岐以前住的是“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明清《庆阳府志》均记:庆阳府“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貂为裘以御寒,婚丧仿古礼,不惑于释道异教”。

几千年来,人民修建了窑洞,窑洞养育了人民,至今窑洞故事,窑洞的传说、窑洞风俗便传全国各地。宁县瓦斜乡水沟原村有一个千年窑洞,占地200多平方米。一门五窗,窑内可容纳百人开会。像这样的大窑洞全市还有很多。这些洞天府地,向人们展示着庆阳的古老历史。在这里不但活人住着窑洞,连神仙也住着窑洞。西峰区肖金镇的老洞山和董志镇的小崆峒山就有许多窑庙,那里的神像都塑在高大的窑洞里。千百年来,连子女结婚也叫入洞房。洞房就是窑洞。它是高原名符其实的摇篮。

5

农耕之源

周祖到庆阳后的首要任务和最大功绩就是教民稼穑,把神农后稷弃的农耕技术推广到豳地,并发扬广大,代代相传,开启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周祖公刘也被后人称之为中华农祖。

合水县九站寺洼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周人先祖在豳地从事的农耕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寺洼文化,也即商文化,正是周人先祖在庆阳居住的时代。这个遗址位于合水县蒿嘴铺乡石桥行政村。1984年省、地、县博物馆和北京大学专家对此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和获得先周时期的陶器近千件,其中有铜刀、铜饰等物件,还有谷物种子和纺。铜制品的发现,将庆阳农耕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资料】:《庆阳地区志》记:“九站遗址位于合水县蒿嘴铺乡石桥行政村,东距乡政府2公里。西南距县城43公里,地处合水河北岸。1984年,省、地、县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共同对九站遗址进行了部分发掘。在发掘的80座土坑竖墓中,出土了近千件陶器和1件铜刀,还有谷物种子和纺,1件铜饰。经碳14测定,距今绝对年代3370+100年,是一种地方性土著文化类型。”

什么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不等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是个大概念,它包含原始农业、农耕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即从神农氏尝百草、刀耕火种、农耕桑梓,再到农业现代化,都可以称为农业文化,而农耕文化是从耕地开始的。耕地就要有耕地的工具,犁的出现,耕牛的使用将我国农耕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农耕必须具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用犁耕地,二是用牛拉犁,三是农民实行定居。周先祖时期,正是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时期,犁以前不叫犁,而叫耜和叉,都是用木头做的。而周祖时期,由于训牛耕地, 便被改造成了犁,包括木柄和桦尖两部分。而铧尖又是用铜做的。其他工具还有:下种器叫耧 ,  耱田器叫耰  ,耙田器叫耙,碎土器叫耖  ,锄草器叫耘,打场器叫耞  ,以及木刀、石刀、骨刀等。这些农具在周祖时期普遍用于农耕生产。

【资料】:《庆阳地区志.文物志》记:先周文化遗址有合水县西华池镇师家庄兔儿沟墓葬、西峰区巴家嘴墓葬和合水县九站文化遗址。西周遗址更多,除各种陶器外,各种青铜器均有发现,如铜鼎、铜 、铜斗、铜斧等。

北豳原来是以牧为主的地区,古称北荒。汉称北地,北地之北又称朔方。那时,大原上生长着茂盛的牧草,山坡沟渠里尽是密密的森林,森林里生活着众多野兽,以狼、豹、野猪、山鹿为最多。周人到来后,将秦川和中原农耕文化技术带到了北豳。他们先在平坦的川道地区烧荒垦田,扩大种植面积。周祖鞠陶带头放牧牛羊,训牛耕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公刘接班后,将统治区域由川地扩大到平坦的高原上,大展农耕之光。《诗经.公刘》篇对此举作了充分的歌颂。一是说,忠诚周民的好公刘,不敢安居享福,而是划分疆界,扩大耕地,把生产的粮食囤积起来,装满大囊、小囊。二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经常深入田间察访,忽然登上小山坡,忽然又来到平原上,民心归顺,心情舒畅,受到众多百姓拥护。三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来到泉边,又登上高原,远远望见南岗,发现是建京城的好地方。四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定居新京后,杀猪宴请群臣,大家公推公刘当了君长。五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带领军民开垦拓荒,使豳地农田又宽又长。六是,忠诚周民的好公刘,在豳原营造了宫室,民康物丰,豳河两边都住满了老百姓。

【资料】:《诗经.公刘》诗全文

在《诗经.豳风.七月》里,我们看到了豳地人民如何发展农业,如何种植庄稼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从诗中看到豳地所种的庄稼品种有大麦、稲子、谷子、糜子、高粱和豆类;经济作物有大麻、野葡萄、葵花、葫芦、苇子、韭菜、远志等;经济林有桑树、臭树、枣树、郁李树等。除农耕业外,还有蚕桑业、纺织业、饲养业、酿酒业和狩猎业等生产活动。其次,我们从诗中看到了豳地一年之中的农时季节和农事活动。如,正月农具修整好了;二月下地春耕忙;三月动手修桑树,砍掉高枝留嫩桑;四月远志结子囊,乡村人人忙;五月知了声声唱,蚱蜢掸腿响;六月蝈蝈抖肢膀,郁李葡萄请君尝;七月蟋蟀野地唱,煮豆浇豆汤,摘瓜食瓜瓤;八月庄稼要收割,割苇好收藏,打下大红枣,葫芦摘个光,家家纺麻织布忙;九月天高气又爽,女工缝衣裳,筑好打谷场,拾麻好收藏;十月落叶随风扬,粮食要进仓,熏鼠封北窗,煮酒杀羔羊;十一月风吹哔剥响,打貂上山岗,剩下狐狸皮,好为公子做衣裳;腊月寒风刺骨凉,凿冰冰窑藏。再其次,我们看出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如搓绳索技术、用犁耕地技术、用葫芦制瓢技术、纺纱织麻技术、织绸绣花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进步,无疑是公刘倡导“务耕种,行地宜”的结果。《诗经.七月》下传几千年,一直延续至今,演变成一首陇东民歌《冻冰》,这实际是《七月》的现代化:“正月里冻冰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上飘,三月里桃花满山红,四月里杨柳绿争争,五月里麦子收上场,六月里鲜桃你先尝,七月里葡萄搭起架,八月里西瓜弯月牙,九月里荞麦拢起笼,十月里柿子满树红,十一月雪花满天飞,十二月年货摆出城。”《冻冰》实际是《七月》的继承和发展。周祖对庆阳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对民俗的形成,意义十分巨大。

【资料】:《诗经.豳风.七月》全文

在公刘时代,还有一个更大的进步是普遍用牛耕田,用驴、马拉东西、驮东西,甚至骑人。牲畜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使用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上的一次历史性的大飞跃。从此,农民由人拉犁、肩挑担变成了牛耕驴驮,使社会真正进入农耕文化时代。这时候的耕地工具已有了很大进步,突出的特点是农民普遍用犁耕地,用牛拉犁。犁是由大柄和铧组成的,铧必须是金属做的。青铜的出现为制做铧创造了条件。周人先祖恰恰生活在我国夏末商初时代。夏代的铜器已进入了社会生产、战争和人民的生活之中。商代青铜器被社会广泛的应用。在庆阳市商周文化遗址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青铜器。商代中前期,恰恰是周人先祖10多代人在庆阳教民稼穑、训牛耕地的初级农耕时代。也是周祖在庆阳大挖窑洞、建立村落集镇、农民实行定居的时代。

因此,在2003年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为周祖农耕文化之乡。

周祖在庆阳的又一个贡献是引进种桑养蚕技术,发展蚕桑业,使庆阳成为最早的蚕桑之地。传说,公刘下乡视察民情,到了泾河南岸的长武原马坊村。这里的人除了种庄稼外,还善于经营蚕桑。家家种桑树,户户养蚕茧,织绸绣花闻名乡里。姑娘们出来穿绸挂缎,男人们出来长袍短褂,十分英俊。特别是村里有一户叫张蚕桑的人,是养蚕织绣的能手。他的女儿巧莲不但是养蚕的好手,还是远近闻名的纺织捻绒高手。周围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向他们父女求学手艺。公刘来到马坊村后,听了村里人的介绍,便到张巧莲家求教。他看了巧莲养的蚕,纺的丝线,织的绸缎以及做成的衣服,十分高兴和佩服。他回到京城后,先后动员了几批人去马坊原学习种桑养蚕技术。在公刘主持推广下,豳地的农民大都学会了种桑养蚕技术。不到几年时间,豳地满山遍野桑树成林,养蚕织丝业得到很大发展。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过着五光十色的生活。他们称巧莲为“蚕姑娘”,如今人们普遍把蚕虫也称“蚕姑娘”。传说,公刘娶张巧莲为妻,生儿子庆节。如今,在西峰区温泉乡的公刘殿,盖有公刘庙,庙中有公刘和巧莲塑像。每年三月十八日,是公刘的生日,这里也成了固定的庙会日。至今每当遇会,长武县马坊村的张姓人家,都要拿上礼品坐车来公刘庙祭奠公刘和巧莲,重礼品有宰杀的猪羊,轻礼品也有糕点、蜡烛等物。除公刘庙外,庆阳地区周祖的遗址遗迹还很多,不胜枚举。

【资料】:《庆阳县志》、明清《庆阳府志》场记:“公刘古庙:县城西南八十里高家崤有公刘庙,俗称老公殿。相传公刘治田于兹。后人饮水思源,因庙焉。屡次重修,殿宇宏厂,树林荫翳 ,一览如画。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四方男女赴庙游胜之期。”清贡生张精义《谒公刘殿》诗:“艰难稼穑咏豳风,冬取狐狸攒武功。农服先畴士食德,子孙万代享年丰”。《庆阳县志.古迹》记:“周禘行宫:在庆阳城北关。周都陕时,岁祭遣使礼不窋陵,驻跸于此。今称北关为皇城”。周祖花园:即是城南二十里许之花村原,北有沟,曰昔姬沟,相传不窋植花处“。花坡:在县城东十里。相传有牡丹、芍药、茶糜诸花,香气袭人,为不窋遗园。延庆城:在县城北三十五里,相传为周祖公刘肇生之处。东留眷马山,西遗手拍墙,天子掌、娃儿岘、砚台 、圣水塘、白马洞、擂鼓坪等,遗迹尚存。天子掌 :在县城东北七十里。地近东岭,两侧深沟,中央平坦,树木葱茏,宜畜牧造林。相传为周老王游行处,或云名天池崤 。公刘庄:在县城东北五十里的樊家老庄东,御田数亩,号天子掌,人莫垦者。相传为周祖肇生地。

6

兴利除害

周祖建立邦国后为了生存,必须和自然灾害作坚决的斗争。豳地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旱灾。由于那时人口稀少,耕地面积不大,旱灾危 害较轻,而洪水却是难以战胜的直接灾害。

在庆阳早就流传着周老王斩龙脉的故事。

由于不窋城是两水夹一山梁的水围城,洪水便成了城内居民的最大危害。传说,在不窋死后不久,洪灾突然降临。不窋城周围和两河上游一连数天,天降大雨,东西二河暴涨。有一天当第二代周祖鞠陶正在城里同邦国臣民议事时,忽然守城兵丁报告:东西二河水位逼近城垣,淹冲南门。鞠陶听罢赶紧率众臣上墙观看。只见东西二河水像放缰的野马一样夹城而来。二河水在城南汇合后,因被莲花池南的山梁阻挡,扭头冲进教子川,造成教子川水势倒灌。这样一来,水位在城南上涨,形成一片汪洋。由于教子川河床窄小,出水口小,水流越聚越高,直逼南门和东西二城垣。怎么办?人们心惊胆颤,没了主意。在这紧急关头,鞠陶当即立断,决定斩削南面土梁放水,让洪水直接出谷。“有人反对说:”那么大的山梁,我们什么时候能削下去呀?“鞠陶说:”为了彻底解除洪水灾害,保卫城垣的安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我们必须做长远打算。一天不行就两天,一月不行就两月,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出大力气,总有一天会完成这个工程。人们又问:“那么当前的洪水怎么会?“鞠陶以大无畏的精神说:”让它冲吧,冲垮城垣,我们再修起来,冲毁城门,我们再建起来。

一天以后,大雨终于停了,洪水也消退了。在洪水退走的第三天,鞠陶带领千余人开始削挖土梁 ,人们用手刨,用木锨铲,用铜刀削,一筐筐一担担,如蚂蚁搬家,像蜜蜂移巢,昼夜不停地挖削土梁。土梁上很快出现了一个槽式缺口。这缺口在众人的挖掘下一天天下降。

这时,一位自称仙人的老巫头来找鞠陶说:“我是北方的仙人。这山梁是一条龙,你削斩了山梁,就等于斩了龙脉。斩了龙脉,我们这里就会群龙无首,天无龙管,地无神管,人就要遭遇大难了,”众人惊呼,信以为真,都停止了作业。

鞠陶生气地说:“你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我姬家世代为官,在夏都并没得罪天地鬼神,我们却被无道的昏君赶出京城,流落此地谋生。斩一个土梁完全是为了人民的安全。我就不信斩土梁是斩龙脉。龙在那里?谁见过?”

那老巫头见鞠陶反对,闭上眼睛,嘴里唱出一支歌来:“阴雨倾盆倒,雷电惊天过,天生龙治水,邦主你有错。天父地母水中生,斩断龙脉罪非轻。群龙无首四海散,千秋北地留冤声。”他唱完后,扭头扬长而去。

鞠陶听了他唱的歌,无所畏惧。他对民众说:“大家不要怕,继续干,天大的罪过我一人承担。”大家一听又干起来。就这样换人换马,整干了七七四十九天,土梁缺口降到了河水之上的一尺之处,出现了一块巨大而坚硬的石头。人们用工具无法除掉它。鞠陶说:“现在不用再挖了。今后河水稍涨,就会越过巨石冲出山谷。好了,我们胜利了。”从此,河水稍一上涨,就越过巨石直流出谷。不窋城的洪水危害解除了。如今,这个被削挖的山口叫斩山湾,土梁被分割为两段,镶嵌在马莲河上。但是民间都把这个地方称龙门,称鞠陶是周老王,是圣人。

【资料】:节选于王光普\张永正\张耀民先生整理编写的《岐伯\周先祖在庆阳的传说故事》

鞠陶战胜天灾人祸的第二个故事是修鹅池洞,解决不窋城里人民的吃水问题。

在不窋城的东面,有一片低于二级台地又高于一级台地的土地。为了排泄城内街道的洪水,鞠陶在这个台地挖了一水池。遇到下雨,便将城内洪水引入池中。他又在池边栽上树木花草,池中养上鹅鸭。因此,人们将此池称为鹅池,成为不窋城内一大景观。可是,有一年北方狄羌部落为占领草场,首领率兵南下。他们利用涸水季节,淌过城外河水,将不窋城团团围定。城中人赶快关闭城门,不让敌人进城。由于不窋城是削土为城,四面城墙坚固峻峭,敌人再攻无济于事。但是敌人占领城外水域,想以断水为计,将城内的居民困死。面对这个重大难题,鞠陶率领着一群人在城墙上走来走去想办法。当他走到鹅池边上时,忽然有了主意。他对部下说:“我们把鹅池里的积水放掉,从池底挖一个深洞,将这个洞直挖到东河的河心,这样河水就会自动流入洞中。这个洞就变成一个深井。洞口的上端就在城垣边的台地上。敌人上不来,我们却可以从洞中取水。”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于是一场挖洞取水的战斗打响了。鞠陶整天领着10多个人,挖土的挖土,搬石头的搬石头,经过半月劳累,洞子终于挖通修好。东河的水神不知鬼不觉地流入洞中,人们沿着洞中的石阶下到洞底,然后打上水又从洞中担上来,城里居民吃水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敌人将不窋城围了20多天,见城门仍然紧闭,自己也缺粮少食,也就自动退去了。由于原先这里是鞠陶的养鹅池,如今有了洞,人们就叫它“鹅池洞”。几千来,鹅池洞的故事一直流传在民间,鹅池洞的遗址尚存。人们称鹅池洞是庆阳城的三大宝之一。即:“石头垒墙墙不倒,河里掏柴烧不了,鹅池洞担水不用舀。”鹅池洞也成为庆阳的八景之一,即鹅池春水。

【资料】:《庆阳县志》鹅池春水:“县治东南有鹅池,旁邻东河。唐末从事李克摩托维修。宋庆历中,经略安抚使施言重修。明指挥孟侃复修”。“清宣统二年知府善昌重修。相传为周老王养鹅处,实筑城引水以备兵荒者。春和景明,涟漪澄沏。仰观雉堞,俯视石洞,入其中者,俨若别有洞天。明嘉靖《庆阳府志》在景致“鹅池春水”词条中,有类似记载。明庆阳同判吴士英留诗云:

雨过南城杨柳阴,

芳池流水碧沉沉。

古人己去鹅群远,

泉脉相通龙窟深。

苔护铁窗青窕窕,

凉生石洞气萧森。

濯缨迟许来危坐,

独对春风试一吟。

7

邦国贸易

从邦国南迁豳地到重大的历史发现,在探寻中,我们一路行走,一路感动,为这片黄土地所产生的古老文明而震憾,也为周先祖在庆阳开创的另一个文明创造而感动。

那么周先祖在庆阳的另一个伟大贡献是什么呢?

这就是民族的大融合和迅速发展起来的邦国贸易,同时也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外交工作制度。

周先祖南迁豳地后,为了能在北豳地区求得更大的发展,周先祖推行了民族和睦、民族平等、以邻为友、以邻为伴的政策,这可以说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最早的邦交政策。

在推行和平邦交的同时,周先祖时代,为了保卫民众的安全,豳国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武装部队,用于保证部族生命财产的安全,但并没有和邻国和周边的民族发生较大的战争。

据史料记载,在公刘时代,已年老交班的公刘之父鞠陶,曾亲赴北部边界同南侵的北狄游牧部落进行谈判,答应狄人可以越界放牧牛羊,但不可强占国土,从而避免了战争,稳定了北部边疆的安全。

当时豳国最大的邻国是位于平凉和泾川一带的西王母国。西王母住在泾河上游岸边的一座高山上。这个山就叫回山,山上建有华丽的宫殿和瑶池。

这个国家早就同豳国有了交往。

西王母国一直以游牧为主,拥有西部高山大川和广阔的草原,牛羊多的难以数计,珠宝多的堆积如山,珍禽异兽繁多,奇花异草争艳,是当时西部势力最强的国家。公刘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在他执政后改变了以往闭关自守,独打独闹的政策,开始学习外面的生产技术和国家管理经验,也开始了物种的相互交流,以增加国内农作物品种,丰富豳国人民的生活。首先他把西王母国作为他出访学习的对象。

传说有一年他带上儿子庆节去西王母国访问。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筵席上,不但有牛、羊、猪、鸡、兔、鹿、豹、鱼等所做各种美味佳肴,还有桃、梨、杏、枣、核桃、葡萄、西瓜等各种五颜六色的水果。公刘对每样肉菜都要吃一口,对每样水果都要尝尝鲜。他觉得样样味道鲜美,赞口不绝。西王母还陪公刘参观了西王母国的许多地方。在崆峒山,西王母向公刘介绍说:“这是仙人广成子修道的地方,也是黄帝上山学道的地方。”公刘说:“黄帝姓姬,是我们家族的老先人。”西王母听后更加尊重公刘了。她说:“黄帝是我们大家的共同的领袖和先祖。”公刘问西王母:“你们国家为什么以女人为王?外面人都把你们叫女儿国呢!”西王母说:“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老规矩。女人为王,代代相传,大家一直都很推崇称女国王为国母。”

为了交流物资,共同发展,公刘把从豳国带来的庄稼种子、麻布、丝绸送给西王母。西王母也回赠给公刘许多果树种子和种苗。两国从此建立了良好的睦邻友好关系。两国还通过协商签定了物资互换协议。即西王母国向豳国供应牛、羊、马、驴以满足豳地缺耕畜和肉食的需要。豳国向西王母国供应多余的粮食和布匹,以解决西王母国的吃饭和穿衣问题。他们还协议双方各守边界,互不侵犯,从而稳定了豳国西部边界的安全。可见我国最早的外交事务和边境贸易在周旧邦国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公刘回国后,将西王母送给他的桃种种在城东从桥山流下来的一条河川里,几年后这里就长出一片桃林。结出的桃子香甜可口,人称黄甘桃,现在已经成为宁县九龙川里的品牌果品。公刘又将带回的梨树枝嫁接在南豳一带的梨树上,成活后结下的梨子皮薄,水大,味甜,被群众称赞为“豳州梨没渣”,后来又成为历代向皇上进贡的“贡梨”。公刘又把他带回的枣枝嫁接在小枣树上,结出的枣子又大又甜,成为当地一大优良品种。这种大枣繁育千年,历代曾向皇上进贡,所以又称晋枣。

公刘通过访问西王母国得到了许多好处,因此他决定带庆节去豳国的许多地方和邻近小国考察,还前往豳国东桥山脚下的五姓原(今正宁县五顷原)拜竭了黄帝陵,并在黄帝古冢前立石碑一座,上写“黄帝古冢”四个大字。公刘拜祭了黄帝后,他渡过白水,淌过赤水河,到达了商国的东边,为了划清边界,公刘在此立石碑一块上刻“豳乡”二字,在豳国与商国接界的南边小城又立石碑一块上刻“豳城”二字。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边界划定。随后公刘还到访过邻国阮国、共国、密须国,因这些国家都向望豳国的富足,同豳国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开展了边境贸易,加强了人员的交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推动了豳国的进一步繁荣。

公刘死后被葬于九龙川的桃园。

【资料】:路笛著《周祖传奇》一书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此后不但公刘葬于宁县九龙川的桃园里,随后从庆节到公叔祖类8人都葬在这里。这条河因有周先祖9个陵墓,被民间称为九陵水,唐代改为九龙河、九龙川。

公刘死后,豳国的子民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祈求五谷丰登,每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三天的早上都要在南部大原上举行祭祀活动。每当祭祀的时候,人们都要在这里集会,先拜祭稷神和公刘,然后再进行物资贸易,互换生活用品,人们称为早社日。这种早社活动就是以后集市活动的雏形,后来豳国的继承者把这种早社日逐步推向了全国和邻近的邦国,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集市边贸,也开启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外交活动的先河。

后辈的人们为了纪念这种早社活动,就把豳国南部的大原称为“早社原”了。就是今天的宁县早胜原。

豳国在庆阳生息发展了四五百年,到公刘的第10代孙子古公亶父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獯肓人逐渐强大,对豳国的兴旺发达,垂涏三尺,经常派兵侵扰。古公亶父认为,他们经常侵扰,无非就是想要一些财物,就派人拿上皮币、衣服、马匹和粮食送给他们,希望能和平解决争端,以求和平共处。

可是已经强大起来的獯肓人并不领情,收了物品后仍大兵犯境,想夺走豳国这块富庶之地。在求和不能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战争的伤害,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古公亶父作出了率族南迁的决定,于是他带领家人和大部分臣民离开了豳地,向岐山迁徙。豳国的老百姓都认为古公是一个仁慈的人,扶老携幼跟着古公搬到了岐山。他们在岐山周原开垦荒地,营建宫室和城郭,休养生息,并改国号为周。商国把他们称作西岐。周围的小国人民闻听古公仁厚,都率家来归,许多商国的文臣武将也纷纷来投,西周国迅速发展装大,进而完成了伐纣灭商,统一全国的壮举。如果没有周先祖在庆阳建国立制,奠定基业,就没有周朝800年的宏图伟业。

【资料】: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由陈穉常著的《中国上古史演义》第四回,对周祖的兴起和迁徙有明确的记载。

8

周道兴国

周祖在北豳建立部落方国后,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国家的规章制度,被后人称之为“周道”而。这些制度被后人流传继承,推而广之,成为历代王朝国家的基本制度。因此,周祖那时建立的邦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的雏形,农耕的雏形和周礼的雏形。

首先,周先祖以农耕立国,以农为本,教民稼穑。所以他们在发展农业方面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全面和细致,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比较深远。周祖对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凡到北豳来落户的民众,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耕种。国家规定每户要拿出九分之一的土地为国家代种,代种地上的粮食要全部上交国家。这种制度一直延用至周代,最后演变成了井田制,即每个乡村都有九分私田,一分公田。连国家首脑也种自己的私田。据传说:周祖不窋有自己的遗园,鞠陶不但耕田,还放牧牛羊。国家规定每年开春第一天,天子都要亲耕农田,为民众作出榜样。这种亲耕制度一直从周代延续了很多朝代。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大舜耕田、大禹治水、周王亲耕的佳话。

2003年西峰区秦剧团还以周祖亲耕为题创作演出了大型陇剧《公刘耕春》,以舞台的形式还原了这段历史传说。

【资料】:《诗经.公刘》篇有“乃场乃疆,乃积乃仓,彻田为粮,其度夕阳,豳居允荒。”的记载,是说凡是到豳地居住的居民国家都给他划分一分土地,允许开荒种田。《诗经.七月》中有“言私其潈,献豜于公”的记载,是说把小猪留给自己,把大猪交给公家。

周祖还规定,为了发展农耕,凡破坏农耕,损坏庄榢者要受罚。传说周祖公刘有红白两匹马。有一次主人忘记了给马喂草,白马挣脱韁绳,跑出去吃了农民的庄榢。公刘知道后,认为自己犯了护农法,他抽出铜剑,当众削掉了自己的头发,以头发代替人头,并斩了白马前蹄,以此告戒国人,只要犯了护农法,不管职位高低大小,都要受处罚。

周旧邦国在豳地还有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形成了《周礼》的雏形。周礼是周祖在豳地开始实施的重要制度。它包括土葬制度、祭祖制度、行孝制度、行礼制度、过年过节制度等,为后来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基础。

土葬虽然由来已久,从黄帝时就开始了,但真正成为国家制度是在先周时期形成的。在这之前 ,北方和西方的羌狄族有实行天葬的,也有实行火葬的。但周祖规定,人死后一律土葬。在庆阳已发现的商代(也即先周时期)古墓共有4处,:内有玉戈、陶器和人形骨架。特别以不窋陵最具代表性。几千年来,土葬为中国官方和民间埋人的常规。

土葬留墓后,对先祖的祭祀活动也就跟了上去,形成了祭祀制度和礼仪。每年清明节,周人都要到先祖坟上烧纸、烧香、祭奠。有的甚至杀猪宰羊、献饭,子孙全部参加,仪式非常隆重。特别是周人南迁岐山后,周朝每年还要派王室成员和重要官吏来庆阳到不窋陵上祭奠先祖。因此在庆城北关还有周禘行宫,是供王室成员包括周王在内祭祖时临时居住的地方,所以把庆城北关称为“皇城”。除过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外,还有另一次重要的祭祖时间,那就是在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早上。这次祭祀活动是在家中进行,王室成员在皇宫进行。他们在墙上挂上祖像或牌位,桌上摆上各种祭奠食品和香炉,张灯结彩,由族内长者带领子孙后代对神牌大礼参拜,行三拜九叩之礼。祭祀完祖先后,还要对族内长辈按照班辈次序进行大礼参拜,因为腊月三十是一年的结束,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所以后来人们把这些祭祀活动演变成了大礼拜年的风俗,一直流传到至今。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过年的由来。

这种大礼参拜的礼仪普遍实行,就形成了一整套周祖礼仪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是男人作揖叩首(民间叫磕头),女人行拜叩首。随后在周礼中又演化出迎宾礼节、小人给长者让座礼节、学生给先生行礼礼节、以及埋人吊孝、娶嫁、官民相见行礼等相关礼节。后人就将这些礼节归纳为《周礼》。《周礼》从先周开始一直下传了两千多年,如今还在我国各地实行或变相的实行着。

东周时期,孔子将《周礼》进行完善,归纳为忠、孝、仁、爱、礼、仪、智、信和中庸之道,形成了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人做人的标准和历代王朝的治国理政之道。所以,我们说先周礼仪是周礼的雏形。周礼的实行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面貌,使人们摆脱了野蛮粗放的生活而走向文明世界。

周祖在北豳推广和实行的另一个制度是天子交班制度。

这项制度规定天子不能等到自己老死后再给儿子交班,而必须在活着的时候交班。周先王不窋是在年78岁时交班给小儿子鞠陶。周老王鞠陶是52岁交班给儿子公刘,周老公公刘是在60岁时交班给儿子庆节。以后的交接班大都是父亲在世时儿子就接班了。《史记》上说的“XX卒,XX立”,只反映了交接班的顺序,并不是老子死后儿子才接班。辞典对卒字有多种解释,并非只有死的解释。周祖到了岐山,仍实行老子在世时确定接班人的制度。古公为了让第三个儿子季历的儿子吉昌接班,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将王位让给了季历。季历在商朝京城坐监时,姬昌就接班,这就是周文王 ,担起了治国的担子。姬昌在世时又将王位交给二儿子姬发,并让姬发拜姜子牙为师,周公旦为参事,以辅持姬发(周武王)。这种交接班制度避免了皇上死后儿子为争夺王位引起的内乱。一直延续了许多朝代。

周祖在豳国还有全民皆兵的保卫制度。那时家家男子都有兵器。平时兵器交部落君长保管,打仗时每人发一支,全民动员。公刘在年轻未接班前是专门管理兵器的官员。“刘”即兵器也。由于他专门管理国家的兵器,才被大家称为公刘。《诗经.公刘》篇中就有“维玉及瑶,鞞瑧容刀”的诗句,意思是周身都佩带着闪闪发光的宝石和佩刀玉鞘。还有“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的诗句,意思是说“和睦团结争光荣,张弓带箭齐武装,盾戈斧钺肩上扛,开始动身去远方”。这种全民武装的制度,即减轻了国家养兵的负担,又不减少农耕劳力,不影响农事,对保卫国家安全和全民的生产生活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周祖既推行与邻和睦相处的政策,又推行全民皆兵的制度,这才保证了周祖在北豳数百年的发展。

由于周祖在戎狄族包围之下生活,并且国内也生活着许多戎狄民族,从而产生了独特的北方民俗文化,既有中原关中的传统民俗,也有北方和西方戎狄的民俗。这些独特的民俗对后来中华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比如窑洞结婚,叫入洞房,充分反映了黄土高原的民居特点。又如每年拜土神、祭穑神,由早社发展来的集市交易,促进乡村小城镇的发展,民俗文化代代传承,影响深远。就连庆阳的香包民俗文化也是由周祖传下来的。周祖时期叫香囊,那时是装药驱赶毒虫蚊子用的,后来改叫香带、香包。香包变成了荷花蕾包状,改叫荷包。北豳生产丝线,用丝线绣香包就叫绣荷包。几千年来庆阳地区的香包民俗文化自行一代一代传承着,发展着。目前已形成了一大文化类形和产业。2002年首届中国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为“香包刺绣之乡”。香包民俗文化节从2002年开始已举办了13届,每次都宾客如云,商贸济济,成为庆阳民俗文化的一大亮点,名扬省外、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周旧邦国,是陇东黄土高原最老的古国,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更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样地,也是古老中国雏形的形成之地,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根脉所在。今天我们探寻周旧邦国的历史就是为了追祖寻源,慎终思远,揭开历史的真相,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史为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扬周人先祖们的创业精神,加快步伐,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旧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