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的那些事

       笔者骑过自行车,乘坐过公交、大巴、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这次就讲讲出行的那些事。

  小孩一般一岁后才会跑。这时父母爱给孩子买些玩具。婴儿车是其中之一。我小的时候玩的是那种车身周边一圈万向轮,车前有音乐按键的那种。母亲把我的两腿叉开放到座上垫子上。我的脚正好够到地上,两手扒着车沿,母亲系跟绳子在后座上。跟着我到处乱跑。这种婴儿车是用来帮助小孩练习走路的。远古人类从只会爬行,再到学会直立,最后自立行走花了漫长的时间。现代人类借助工具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这也是现代智人跟黑猩猩等类人猿的区别。

  小孩到三、四岁时,父母开始给孩子买缩小版的脚踏三轮车。等孩子七八岁了,父母会给孩子买两轮的童车。为了保险起见,童车的后轮两侧安装有两个平衡轮。这样孩子骑着不会摔倒。等骑的熟练了,再把平衡轮拆掉。现在儿童的学车经历大都是这样的。

  和我同时代的小伙伴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却是另一种体验。那时候也没有好孩子这些童车品牌。永久、凤凰在农村仍很常见。这些车子有个特点:戴横杠。小孩子腿不够长跨不上去。那时候我们是两个手扶着车把。把右脚放在自行车的右踏板上,左脚不停的蹬着地面,这是NO1版本,升级版是左脚也放到自行车的左踏板上,两脚就这样进进退退使得链条发出嘎子嘎子的声响。后来不戴横杠的自行车在农村普及。小伙伴们的双脚能成圈的蹬踏板了。后座却是坐不上。这样的骑车场景显得特滑稽。不过能学会骑自行车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感。小伙伴们都乐在其中。

  有的孩子胆子小。不敢骑。可是看到别的孩子都学会骑了急的哇哇直哭。这个时候父母二人会同上阵帮助孩子学车。父亲在自行车后面扶着后座。母亲会把孩子扶到踏板上,并吩咐孩子紧握把手。父亲在后边慢慢的推着自行车往前走,嗓门高喊着让孩子双脚用力蹬踏板。最后父亲会狠心收手。孩子过一会儿听不到父母的喊话开始害怕。一是得不到父母的呵护,二是自己刚学会骑车,不会停车。。。最后有的孩子成功跳车,有的跟车子一块摔到地上。那时候农村到道路没有硬化。除了沾染一身黄土外更多的惊吓。有的小孩开始嚎啕大哭埋怨父亲松开车子。这种事时有发生。父母只得好言安慰。孩子啊,你摔在地上,我们比你更心疼。只是唯有放手你才会真正的长大,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的高中是在县城上的。每隔一个月放两天假。回家拿生活费,换洗衣服。每次我回家的时候家里都会改善伙食。有时候买一条鱼,有时候买烧鸡。走的时候母亲让我带上很多吃的。有家里的西瓜酱或者腌的绿蒜地姜。母亲亲手炸的萝卜丸子。煮的鸡蛋还有火腿肠等吃食物。邻近高考那几个月。父亲多给了些生活费。吩咐我一定吃好。学习别太用功。只要尽力就行。家里不给你压力。这就是我的父母,普天下的父母也多是这样。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愿委屈了孩子。

  因为考上的是黑龙江哈尔滨的大学,离家太远。家里还有狗、鸡子要喂养,母亲说她留在家里。父亲带我去学校报道。

  出发那天,母亲四点就起床开始烙葱油饼煮鸡蛋,用蒸布包了起来放到我背包里。让我们在火车上吃。我和父亲早上六点在镇上坐上直达郑州客运南站的公交。八点多到了车站。

  客运南站位于郑州南三环与京广路交叉口东南角。印象深刻的是这附近卖的东西很贵。出站口西侧的欧弟超市把康师傅矿泉水都卖两元一瓶,更别提其他食品。进站口西侧有家肯德基餐厅。卖的汉堡、薯条、炸鸡、可乐价格虽然和其他连锁店一样昂贵,却没有阻挡住旅客在这里歇脚的热情。这里也有卫生间。店员对这种占位不消费甚至在这里睡觉的行为没有表示不满。看来肯德基的企业文化很不一般啊。

  因为车站进站口周边的餐馆消费太高。旅客多在车站边的路边小吃车上买些鸡蛋灌饼和饼夹菜。上午时候在路口还有几家卖炒面、卤面的路边摊。在周边偶尔也能看到坑蒙拐骗的人。有形迹可疑的人不停的询问路人要不要手机,不晓得是从哪个顾客手里偷来的。有江湖骗子在路口摆一副象棋残局。周边聚拢了一群人围观。棋局上只有七八枚子。一方是士、将、炮、马,另一方是士、帅、车、马。摆残局那人说谁要是能赢了他,可以赢一百。围观群众中不知有托没有。

  我跟父亲乘上了前往火车站的公交。我们刚付完钱找到座位坐下。公交已经启动。一小会儿后就听到后上来的一个乘客说他的手机被别人偷走了。靠近后车门有一个乘客说看到一个人上完车后直接从后门下去了。丢手机那人懊悔不已。车站人流量大。上车也拥挤,他的手机放在裤兜里。公交司机跟他说丢手机在这很常见。把他手机借给丢手机那人,让他给自己手机打电话。手机关机了。后来丢手机那人把自己号挂失停机。再后来公交公司推出一项政策:前门乘客上车前,必须把后门先关上。只是这样就能阻拦住小偷吗?小偷戴会口罩趁乘客上车时就把手机偷走,即使调取监控也没有办法。没想到还没上大学。社会就先给我上了一课。

  郑州火车站是个大站,南来北往的过客多在此换乘。我和父亲首先来到了火车站售票大厅。那个时候还没有自动售票机,买票得排队,当时前面有三十多人,我们排了近一个小时,中间还有人想插队。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才行。如果谁都搞特殊。这社会还不乱套了。

  终于轮到我们买票了,我把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交给售票员,半价,不过只有站票了。从郑州到哈尔滨要26个小时。站票和坐票还是一个价格。真是很无语。

  买完票后跟老爸一块赶往候车室,验完票过了安检后来到了大厅,路两侧是卖肉夹馍、水果等物品的摊位。也有几家特产超市。比火车站外面的同类物品的价格要贵上许多。每个候车室前有一块LED显示屏,展示在这个候车室检票的所有车次。按照提示我们进去了第四候车室。排座上坐满了人,更多的人站在墙边的道上或者坐在地上。候车室门口过道有卫生间和热水间。一到饭点全是冲泡面的人。

  距离发车时间还剩15分钟时开始检票。跟着人群的走向到达了站台。找到车票所属的车厢,把行李箱放到头顶有空闲的行李架上。因为是站票,在郑州站上车的人也多。到天津后下车的人多,过山海关后车厢里有了连排空着的座,终于可以躺着歇会了。

  普快列车停靠的站多,有时候还要避让其他快车。比到达同一目的地的特快列车要晚四个小时。普快列车有两大特点:乘客上下车频繁;站票多;售货车多;

   22点后车厢开始熄大灯,光线暗了许多,很多人开始休息。有座位靠窗的乘客或趴在餐桌上或依着窗帘睡,靠过道的只能低着头打盹。过道上挤满了买到站票的人。有的蹲坐到地上,有的靠着椅背眯着,22点后还会有销售员推着装有火腿肠、矿泉水、方便面、水果的小吃车走几趟,坐在过道里的乘客往往睡着了又被叫醒。那个气恼啊,也是没说的。最后挪身吸烟处。在两个车厢的联接部位就是吸烟处。有些没买到坐票的人会自带小马凳。或者把报纸铺到地上在这里睡觉,卫生间对面是个洗手台,竟也成了可以容身暂时睡觉的地方。

  火车上的售卖员留给人的印象很深刻。他们即卖三餐也卖充电宝、吸水毛巾、牙刷、蓝莓、葡萄、腰带、内蒙古奶片、德州扒鸡、新郑大枣、道口烧鸡、玩具机器人、扑克。

  火车上的时间不好打发,大部分人捧着手机,有看电子书的,有刷电视剧的,有听歌的。部分乘客带了扑克,挥手一吆喝,应者数人。三人即成牌局,可玩斗地主。四人筹两副扑克,可玩打升级。少部分人会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上几句。遇到感兴趣的话题随上几句,也不算过于尴尬。

  黑龙江这边天气冷,放寒假也早。所以在哈尔滨能买到特快列车的硬座。不过从郑州或者开封到哈尔滨的火车票却不好买。后来才学会了拨打95105105电话订票以及12306网上购票。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松花江流经哈尔滨市区。有江l自然有轮渡。在市区有轮渡能到哈尔滨的著名旅游景点太阳岛。也能到学校附近的一个渡口。北方城市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很少。郑州兰考这块虽有黄河流经,却因泥沙量太大吃水浅不适合发展轮渡。在开封只有在龙亭潘湖以及清明上河园这些景区里能坐上船夫摇桨的观光船。在郑州如意湖以及绿博园也能体验到观光船。但这跟在大江大河中乘坐轮船的感觉不一样。

  最开始哈尔滨松北区的松浦大桥没有建成通车。如果在从学校坐公交去市区需要绕道铁路大桥。反而是乘轮渡即不拥挤,也能体味到不一样的北国风光。

  松花江水面宽广,视野开阔。轮船至少能乘七八十人。轮船随船携带有救生衣,就在座椅上方。我最喜欢做在后舱。马达带动机器喷出的水流是船前进的动力。水流激射,劲风拂面这种体验很是难得。

  靠近中央大街的松花江畔,只要冰没封江,总能看到冬泳爱好者在这里锻炼身体。水性相当好。可惜这条大江每年也吞噬不少的生命。被挖沙船挖过的河面,表情上仍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流涌动。不时有漩涡出现。付出生命的还大多是会游泳的。人的盲目自信是会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因为挨着松花江的缘故。学校游泳课和溜冰课是必修课程。学校商业街有专门卖二手溜冰鞋的。50元一双。后来毕业离校时仍卖给了商家。中原地区冬天干旱。农村很多沟渠都干了。不过这双冰鞋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回忆。

  学校的溜冰场是在足球场上浇水制成的。只要穿上冰刀能划足够远就算及格,对滑行速度没要求。可是对于没有玩过旱冰的南方人来说有点难度(在东北过山海关就算南方人)。冰刀很窄。最开始我觉得能穿着冰刀站起来就很了不起。后来尝试着在冰上行走。后来按照老师教的姿势腰弓起来,两手扶膝,左右间依次向斜后方滑行。最后形成连贯动作。待速度加快后双手随着双脚的节奏摆动。如果想要停止时,双脚排成外八字。万事开头难,只有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自己。有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冬天松花江结的冰有1米厚。除开渔民打洞钓鱼的洞口周边,冰面还是很安全的。后来我跟几个同学相约穿着冰鞋划到江心岛。那是位于松花江中心的一个绿洲。冬天这里很荒凉,遍野的芦苇。夏天会有学生来这里野炊。也有骑行爱好者骑着山地车来这里环岛骑行。不晓得现在这里开发的怎么样了。

  哈尔滨开通地铁比较早,却没有郑州地铁的人流量大。在郑州生活了四年。这个城市变化挺大的。交通方面体会最明显。1号线、2号线、5号线已经投入运行。3号线年底通车。紫荆山站和郑州东站是郑州相对比较繁忙的站点。1号线和2号线在紫荆山站换乘,5号线和1号线在郑州东站换乘。赶上早中晚高峰期时,沿途竟找不到座位。地铁有个好处。速度快,停站少。不受天气影响。有好几次帮客户送货。因为距离超过17公里。自己电车电量即使能送到,也得空乘回来。就而且送的东西也不沉。有的是几张发票,有的是合同。如果收货地址离最近的地铁口还有些距离。提前在UU跑腿上下单找人到地铁口接货送到客户手里,我直接原路乘地铁返回。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宝贵的时间。

  关于出行的话题就分享到这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你又有哪些记忆深刻的关于出行的回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行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