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看到《小丑》这部电影名,还以为是恐怖片《小丑回魂》的简称。
听闻《小丑》在北美上映的时候,部分院线担心观众受到影片情节影响,会发生枪击事件,还在现场安排了好几位保安。有位观众执意要带着小丑面具入场观影,经过多次协商,影院方终于同意让这名观众带着面具进入,但有一个条件:面具不准套在头上,以免引起群体效仿,触发情绪过激事件。
好奇一部恐怖片,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原来《小丑》是托德·菲利普斯导演的一部剧情剧,影片内容深度超越了恐怖片《小丑回魂》,更是荣获了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不少人通过影片看到了对现实社会映射,和对经济贫富体系不公的呐喊与无助。而职场人,却看到了一位底层员工对管理层盘剥的“绝地反杀”。
职场众生相,对于我们这样的就职者来说,从不陌生。
职位高的老板,往往风度翩翩,看上去平易近人,但他却是最会算账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段时间,都会用在有价值产出的事情上。他是十足的利己者;
职位低的管理者,通常缺乏耐心,每天忙于各项事务的处理中。你能做事,就给你派活。你要是给我惹了麻烦,那就立马给我滚蛋;
如果这些职场管理层,让你感到心寒,那么同样处于底层的职场资源竞争者(同事)的做法,更会让你感到心惊。
所以,作为职场人,不论你处于哪个职级,都劝你善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你所招惹的人,会不会是“小丑”。
小丑在职场做着低收入的工作,老实本分,看上去毫无杀伤力;另一层意思是:职场价值度低。
但价值度再低的工作,也得有人来做;报酬再少的活,为了活下去,总还得接。像小丑这样的员工,每天都在化妆间里上妆,然后等着老板派活。
小丑运气还不错,被老板派到了去一家快要倒闭的琴行门口拉生意。可惜,当你生活艰难时,命运会给你多重打击。
小丑在门口卖力的表演,挥舞着广告牌,哪怕自己已经精疲力尽,也要硬提起一口气来。因为琴行老板花了钱,就会盯着你一刻不停歇的工作。
只不过小丑的表演,没有吸引到顾客进店,而是被街头一帮子闲散的小孩盯上了。这帮熊孩子不但抢走了小丑的广告牌,还在街角仗着人多,把小丑胖揍了一顿。
当接到老板愤怒地咆哮电话后,小丑无奈地说:“我能怎么办?他们只是一群孩子啊”。最后,这趟活的工钱白干,被毁了的广告牌将从小丑的工资中扣除。
小丑很委屈,但他不能有异议。因为这份收入不但要养活他自己,他还要赡养家中多病的老母亲。生活的拮据,让小丑瘦骨嶙峋。
小丑在街头被袭击的事情发生后,同事蓝道热心地送了一把手枪给他防身。
这个雪中送炭的行径,让小丑感到了人世间的温暖。此时,蓝道就像他的老大哥,他甚至为了迎合蓝道,在蓝道开了个奚落侏儒同事的玩笑后,小丑也连连大笑。
侏儒同事那显而易见的生理缺陷,让他自懂事以来,就成为了人们取笑的对象。但被取笑后,侏儒依然露出了尴尬、难受的表情;而小丑在转身离开的那一霎那,面部也流露出一丝内疚与厌恶这种玩笑的表情。
然而职场老大哥真是为了帮助小丑吗?不,在让小丑收下枪后,老大哥转身就向老板打了小报告,说:“小丑找我买枪了”。
虽然在美国是可以持枪的,但小丑患有心理疾病,按照规定属于不能持枪的人。
老大哥设的局,成功把小丑挤出工作队伍,只为了少一个会跟自己抢活的人。
这是典型的职场热心大哥、大姐的做法,他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周到,让你觉得对方是可靠的人,所以你会更容易踩入这些人所设的套。因为你在心里把他们当做自己人,结果被卖还后知后觉。
在生活的暴击下,小丑并没有自暴自弃,因为他有一个职业偶像,那就是:莫瑞。莫瑞在电视台有着自己的一档独立节目:莫瑞脱口秀。
不论生活有多悲伤,没有什么是《莫瑞脱口秀》不能化解的。每期《莫瑞脱口秀》都能给小丑带来精神层面上的快乐和愉悦。莫瑞睿智的点评和搞笑的段子,总是能让小丑开怀大笑。这成了小丑生活中最大,也是唯一的精神支持。
小丑立志要成为将莫瑞一样的成功搞笑类明星。每期节目小丑都会很用心地看,还会做笔记,把认为好笑的点与自己的见解,创意记录在本子上,作为自己的积累。
在母亲的鼓励下,小丑也坚信自己终有一日能够登上舞台,这些功夫不会白费。
事实证明,努力的人会等来自己的机会。小丑在当地的一家俱乐部中,上了一次现场脱口秀的表演。因为缺乏脱口秀表演经验以及段子的平庸,现场气氛相当之冷。从客观上说,这是一次失败的表演。
居然失败到连《莫瑞脱口秀》都认为这段表演简直是烂出了特色,于是选中它在节目中播放。主持人莫瑞还落井下石地点评道:“噢,你说希望之后不会再有人笑你了。的确,看了你的表演后,没有人会笑了”。
原本莫瑞是小丑的精神偶像,现在连偶像都在取笑自己,这对于小丑来说这个致命打击。但是上天又给了小丑一个大反转。
因为《莫瑞脱口秀》播放了小丑现场表演的录像,观众都觉得这个很新奇。一段失败到出奇的表演,也是一种成功。
莫瑞敏锐地感知到了观众的喜好需求,连忙让助理联系小丑上节目。小丑之前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他曾无数次的想象,自己上了莫瑞的节目,得到了莫瑞的赏识与鼓励;
他曾在家中演练无数次的出场表现,为的是全然的表现出个人魅力;
这一刻,梦想终于实现了,却是通过一种悲剧的方式。
莫瑞不欣赏小丑的脱口秀,只想在节目上让他出丑。对于莫瑞来说,小丑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想怎么样,自己能获得什么。
小丑画上了妆,释放了心中压抑已久的力量,他决定在节目上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到了现场,莫瑞为了提升收视率,不断地引导小丑揭露自己的疮疤。
没料到的是,小丑见招拆招,坚决不配合莫瑞的“碰瓷”。反而直接怼莫瑞:“你是个人渣。你播放我的表演,只是为了取笑我。”
场内观众们惊呆了:竟然有嘉宾敢对着莫瑞说大实话?!
小丑说:“你们这些人总是考虑自己,不顾他人。他们总是认为我们会像听话的小孩,忍气吞声,默默忍受,我们不会翻脸、发狂”。
一枪爆头,是小丑的绝地反杀。
跟大多数职场被压榨的员工一样,即使对老板有再大的不满,仍然要默默坚持下去。为了工作,为了收入,也是为了生活。
小丑也曾是硬忍一族,那是什么让他今天敢做出“绝地反杀”呢?
你看到的是员工的工作,你不知道的是他的生活。
在没有了工作收入后,母亲不断地催促小丑去找他的亲生父亲:托马斯韦恩。母亲一直告诉小丑:“你的父亲托马斯韦恩是个政界名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我虽然只是做过他们家的女佣,但你是他的儿子。如果他知道我们的生活如此艰难,他一定会帮助我们的”。
小丑本不愿意去攀父亲这根高枝,但看到日益衰落的母亲,与无力承担的医疗费、生活费,小丑还是去找了政界名人:托马斯韦恩。
结果托马斯韦恩告诉他一个惊天的秘密:“我不是你父亲,你母亲也不是你母亲。你只是你母亲领养的一个弃儿”。
小丑不信,一路追查,真相更扎心。原来托马斯韦恩并没有欺骗他。小丑是母亲领养的,并且在童年期经常被母亲的男友虐待,母亲从没保护好他。
之所以一直说他是托马斯韦恩的儿子,是因为母亲是一名妄想症患者。她妄想的情节就是成为托马斯韦恩的情人,并为他生下儿子。托马斯韦恩当年也是不堪其扰,好不容易才辞退、摆脱母亲的。
生活中唯一的亲人,结果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还没有能够尽到母亲的责任,让自己受到虐待。
小丑愤怒到失去理智,用枕头闷死了病床上的母亲。
小丑本心是善良的,他能够去逗乐富家孩子;也愿意在公车上与平民孩子互动。小丑这份职业就是给人们带去欢乐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受挫,很容易就成为人的扳机事件。越是在职场受到剥削和不公平对待,越是压抑旧的人,一旦这个扳机被触动,就会做出疯狂的事情来。
莫瑞本来就是想请这个“小丑”上次节目。在节目中尽可能的消费小丑,提升自己的收视率,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结果小丑给到他的回击是“致命一枪”。
因为生活让小丑受了太多的折磨,对于这个世界,小丑已经没有可留恋的了。现实生活的崩塌,会让人绝望,愤世,走上疯癫之路。
有位哲学家说过:“关于宇宙中存在道德秩序的观念,纯然是种错觉——根本就没有要求每一个罪行都得赎回偿还的‘永恒正义’。”
当你以为在职场,自己的影响力已经足够大,大到能够决定职场的秩序时,你很容易就会有种唯我独大的错觉。
这种权利感会让你觉得自己是凌驾于员工之上,你会毫不经意的就表现出对员工的轻怠与蔑视。
这时,你的脑中就要有一根弦:“在正常情况下,员工都是有理智的。但你并不知道哪位员工会像小丑那样出现生活的垮塌。而失控的小丑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彰显自我价值,你则会是他的标靶。”
影片中的小丑,代表着底层受压榨的人们。当他们没有了顾忌,没有了眷恋,他们就能说出实话,做出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受到同类型人的支持。这种群体的支持,也会是疯狂的,缺乏理性的。
我想,这也是北美院线担心会有枪击事件,与不准观众带小丑面具入场观影的原因。
别欺负老实人,因为他们也是可怜人;
别欺负老实人,因为他们有你想象不到的反抗力;
别欺负老实人,更因为人生在世,需向善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