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那么多非做不可的事

  清明小假,室友们都各自有了去出,在清明假期的方案A,方案B,方案C全都被pass掉后,我坐在了图书馆的一个小角落。

  假期的图书馆依旧静谧却不空荡,我喜爱刚进来时图书馆的味道,浓浓的“书味”让人变得淡然安定,我也喜欢书味散去之后的“人味”,同龄人的那份专注认真总会带给我一些沉稳的力量。

图片发自App

  我想起大一刚来时兴致冲冲的冲向图书馆的那份心情,被沉重的课业压抑已久的阅读的欲望就像决堤的河水一拥而上,攻城略地。但没多久就发现大学里好像还有比书更好玩儿的东西,社团活动,名胜景点,各种各样的比赛占据了我的生活。初初脱离老师掌控和学业的束缚在一阵华丽的新鲜过后便悄悄谢幕,一度十分迷茫,看过许多这样的标题的文章“大学里一定要做的100件事”,“青春该有的模样”,他们教我怎样去生活,我按照上面的事一件一件去实现着,我变得忙碌,过着看似充实的生活,忙碌过后是持续性无可奈何。

  我突然发现所谓“大学里一定要做的100件事”并没有让我变得快乐而让我自己快乐,安定的事情是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角落写些无人问津的小文章,看些名字好听封面好看的书。那些非做不可的事情或许带给我了经历,可好像也只有经历。

  兜兜转转许久后我发现那些非做不可的事就像一座座高山,翻山越岭后我看到山的那边是蔚蓝壮阔的海,可我其实想去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图片发自App

  想起某次寝室座谈会谈论起爱情和遗憾,室友说起自己高中时一场呼啸而过的初恋,她说那时也并不是因为心动,只是羡慕书里那些女主人公张扬肆意的青春,觉得高中没有谈过恋爱,有些遗憾。于是就找了个看起来还不错的180大高个,匆忙的谈起了恋爱,匆忙的去抓住所谓轰轰烈烈的青春。室友当时的朋友都觉得那个男生不是她的良人,她有过犹豫,却依旧一头扎进去了,最后那一场为了恋爱而恋爱以及其平淡的方式收场了,没有小说里各种狗血剧情,结束的很平静。室友是个眼睛会笑的还蛮可爱的女生,温温柔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敏感又坚定的内心,从来不缺追求者的她现在谈起这段曾经的恋情,她很认真地说:“我很后悔”,我以为她在后悔没有珍惜,可是她却告诉我,要是没有那么冲动就好了。

  她的遗憾是不应该开始,遗憾没有把最初的那份赤心留给更值得的人。大学里的爱情比想象中的要快,在我身边认识一周就确立关系的人大学里的爱情比想象中的要快,在我身边认识一周就确立关系的人真的不是少数人群,在一起不到一周就分手的也不少。

  恋爱已经是大学里大家心照不宣的一定要做的事,校园时期的爱情很美好,各类青春文学更是为它裹上了一层蜜糖,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幸遇到,现实生活没有那么多刻骨铭心,我们平凡,普通,渴望出彩又渴望安定。

  书里写女孩一辈子会遇到两个男孩,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经历过后才会明白,与其盲目的去寻找那个惊艳时光的少年不如静心等待,你的那个“温柔岁月”。我们总会遇见这样那样的一定,“这十个地方一定要去,不去后悔一辈子”,“这几件事一定要做,不做就没上过大学”,我们在自媒体的裹挟下去执行这样那些一定的事,过着自以为充实而丰富的一生,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别人的“一定”为什么就成了自己的“一定”。

  我渐渐觉得比起那么多的非做不可,沉下心来,找到一件你真正热爱的事,等一个真的全心全意的人是一件美非常好非常浪漫的事情。我为那些因为“大学里要完成的100件事”而找到方向的人感到高兴,但我更相信人生是无法复制的,就像永远不会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叶子总会有自己独特的纹理。如果那些别人眼中非做不可的是让你决定累了那就走出来吧,我承认无论你愿不愿意,在时间那里,我们都在成长,可成长的方式是由自己决定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会比做好多好多非做不可的事更加有成就感,适合自己的路并不意味着永远停在舒适圈,而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

  如果厌倦了那些非做不可,那就找一个舒服自在的角落轰轰烈烈。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实,没那么多非做不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