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射雕英雄传》在大陆的传播过程及文学价值

金庸《射雕英雄传》在大陆的传播过程及文学价值

【摘要】

                 

《射雕英雄传》是武侠宗师金庸的奠基之作,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小说以宁宗庆元五年至成吉思汗逝世这段时间的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杭金国和蒙古的斗争。小说以郭靖为主角,讲述他在报仇过程中,通过黄蓉的帮助,经过各种艰难挑战,最终成为一代英雄。本文首先梳理《射雕英雄传》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历程,然后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评析。

【关键词】:《射雕英雄传》;传播与接受;文学价值

一、《射雕英雄传》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过程

现在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非常方便,想看什么上网一搜全都有。但是金庸先生的很多作品在最开始要传入内陆时并不是一帆风顺,比如本文主要要讲的《射雕英雄传》,此外这部小说在传入台湾时一度严禁发行。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陆全面禁绝武侠小说,到七十年代末,才重印了《三侠五义》等公案小说,也是这个时候,金庸的小说开始半公开地流入内陆,并且被内陆的一些出版社盗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部下达通知,重申新武侠小说的出版必须严厉控制,“未经批准的在制品,一律停排、停印停装”,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一些武侠小说内容上有宣扬迷信、情节离奇、引导读者逃避现实、人物形象单薄且雷同等问题;另一个原因则是出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比如我国纸张资源缺乏,过多的出版武侠小说,势必会影响其他优秀书籍的出版,以及当时有一些观点认为,读书人的购买力有限,当他买了一种小说后就不会再去买其他书籍,对于那部分迷恋武侠小说的读者来说,肯定是买武侠小说而不是大众认为的别的好书,长此以往将会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尽管种种因素在阻碍金庸武侠小说在大陆的传播,但并不是全面封禁状态,而是处于一种半解禁状态,较之其他同时代的台港澳武侠小说作家情况要好些,这主要是得益于金庸的两次访问北京的行动,分别是1981年和1984年访问北京的举动。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对邓小平非常崇拜,“文革”中他曾在《明报》发社评支持邓小平的改革措施,也为他的遭遇表示不平。此外他还明确表明邓小平会东山再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庸《射雕英雄传》在大陆的传播过程及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