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个妈妈的留言让我突然想起来, 目前热门流行的英语启蒙理论里面,一直忘记扒“二语习得”。
“习得”的说法,让不少关注英语启蒙的妈妈们,脑子里产生了如下推理:
第1步
习得=在家创设英语环境(磨耳朵:听儿歌、看动画片、读绘本)
注:越早越好,轻松易得,可以把英语学成第二母语
第2步
学得=学教材、背单词、学语法(报班、应试)
注:错过敏感期,越大越困难,输在了起跑线上
第3步
习得>学得
结论:最好孩子一出生就在家创造双语环境,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同步习得英语,无需刻意学习,让英语成为第二母语。
我这里没有大数据统计,暂时不太清楚这条路线究竟有多少孩子走通了,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能提供案例,欢迎在留言区给大家分享一下。
接下来,我只是想对那些没走通的妈妈们聊聊我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首先,让我们从专业角度来搞清楚二语习得理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目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研究的背景是本国社会现实中大量英语不是母语的移民孩子,在学校究竟应该如何学习英语。比如美国最多的研究对象是大批量西班牙为母语的孩子。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空白,能找到的理论支撑几乎全部来自国外。
目前超级流行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是来自美国的著名语言专家克拉申博士,他前前后后一共更新换代了5代相关的理论,目前在大力推广“自由自愿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看过《阅读的力量》这本书的应该比较清楚,作者就是克拉申。
他提出的理论都叫Hypothesis,也就是“假说”,换种说法就是不一定正确。他的个别理论不仅仅是遭到了学术界的一些争议,还曾经因为他的双语教育方案在公立学校推广后效果非常差,以至于民怨沸腾,最终被法令废止了。
下面这张漫画就是在讽刺他。
当然,即使如此他的很多理论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有非常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一张图帮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他最主要的理论:
用最通俗的语言来帮大家理解一下克拉申博士的二语习得理论:
起初克拉申博士提出第二语言主要是在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区分了一下自然习得和刻意学习的概念,后来又开始补充解释,认为想要很好的习得,必须要有大量的输入,而且是可理解性的输入。
但实际上第二代理论是他受到争议最大的,因为人的大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水桶,倒进去多少就能输出来多少,所以第三代理论完善的时候,克拉申博士开始强调大脑的作用,大概意思就是说习得的知识表达出来以后,学得知识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纠正和规范,开始强调大脑的作用。
再后来博士又开始补充情感方面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只有娃心情好的时候,才有可能有效习得。到了第五代假说,开始研究习得的自然顺序,比如娃们基本都是先习得现在进行时ing形式,才会习得过去式。这个结论也是目前很多教材编写顺序的依据。
再强调一遍,以上所有假说的研究背景都是在美国!
目前咱们国内英语启蒙领域用的最多的其实就是他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理论。
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大家可以自己判断。
第二,为什么有那么多成功“习得”的牛娃?
1、每一个成功的牛娃背后都有一个打了鸡血的妈,简称鸡妈。
鸡妈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群体,她们行动力非常强,而且有计划有目标,有极强的学习力和毅力。有时候她们自己英文水平未必那么高,但是她们为了孩子真的非常付出。
这类妈妈,不管用什么方法,我相信她们都有办法把孩子引导得非常优秀。因为语言学习的效果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实就是时间和频率。
很多妈妈会担心中英文同步学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母语水平或者思维一类的,我觉得大部分妈妈都多虑了,因为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时间相比,压根儿还轮不上担心这些。
所以很多牛娃范例,我认为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其实是妈妈们陪伴孩子学习的用心程度,以及孩子们本身付出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才是牛娃们取得显著成效的最主要原因。
2、我推测大部分成功的牛娃都可能是典型的听力型学习者。
没有大数据,不敢乱下结论,只是推测而已,也就验证过几个孩子,可能是巧合,都符合了我的推断。
有这种推断是因为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学生,非常典型的听力学习者,她基本上听几遍音频,就能把所有的内容一字不差的全部背诵出来,但这种孩子比例不多,像她这么典型的,我目前也就遇到这么一个。
这种类型的孩子天生对声音敏感,擅长通过声音来学习和记忆内容。所以如果采用磨耳朵的方式来学英语,这群娃简直如鱼得水,当然这种娃的阅读能力一般会相对弱一点。
第三、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
其实二语习得理论本身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语言学习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语言环境,从听力开始入手学习英语也是绝对的正道。我们在家庭中给孩子们营造充足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耳濡目染、熟能生巧,肯定会对孩子的语言有帮助,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放弃这种不劳而获的幻想,就是以为只要创设好了环境,孩子完全不需要刻意学习,就能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如果还没会,就归因到输入量不足,所以继续加大输入的时间,觉得只要坚持下去,孩子早晚就会了。
其实这和吃减肥药的心理非常类似。
吃了很多,感觉没啥效果,到底咋办?
抓紧去锻炼啊!
注:以上观点仅为Kitty老师根据相关理论知识背景以及个人实践情况独立思考推断所得,是否成立,需要更多大数据的实践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