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萨和曼城差在哪?(三)

接着说巴萨和曼城这赛季欧冠的表现,之前两期阵容分析完了,这期就说说两队的技战术打法,算是给这坑收个尾,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写三期。先说巴萨吧,在阵容分析的时候提到过了,从瓜秃时代到巴尔韦德时代,巴萨的打法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或者说,tikitaka已经不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主流了。10年世界杯乃至12年欧洲杯上西班牙的巨大成功和巴萨在欧冠赛场上的成功,引得欧洲各国家队和俱乐部纷纷效仿,最明显的就是德国。扯远了,但是12年和13年欧冠赛场上巴萨的惨败,以及14年之后瓜秃在拜仁的不成功和西班牙在世界杯小组赛黯然出局之后,也让人们意识到,tikitaka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随着内马尔和苏牙加盟巴萨,传统的无锋战术就被巴萨弃之不用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依靠前场三叉戟之间的化学反应甚至是梅西和内马尔两大突破高手的个人能力,来组织进攻。当时依靠MSN组合,巴萨甚至又拼下了一个欧冠冠军,但这也是巴萨近5年来最后一个欧冠冠军。18年世界杯上,西班牙队已经彻底不再是以前的那支“宇宙队”,而巴萨,随着内马尔出走大巴黎,攻击线也只剩下梅西一个真正的组织者了。

18年世界杯虽然最后是拥有绝对身体天赋的法国队夺冠,但是从各场比赛的胜负来看,高中锋,或者说一个正印前锋的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至于这其中的愿意,无外乎就是防守技术和球队整体防守战术的进化,越来越前压的防守区域,使得中场球员插上助攻和在对方禁区前沿与队友配合穿插跑动的空间和机会越来越小,而后卫移动速度和个人单防能力也使得那些小快灵或者以速度见长的前锋在阵地战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相反的,依靠身高和体重优势可以在禁区内争得位置的柱式中锋反而更能体现出优势。

这也就是巴萨为什么在对阵利物浦的次回合比赛中,被利物浦大逆转。巴萨自己的锋线,梅西和苏亚雷斯并不是那种能在禁区站住位置的站桩型中锋,而苏牙在年龄逐渐增长之后,爆发力和速度也都打了一定的折扣,首回合依靠梅西的个人能力,巴萨3:0赢下了比赛,但次回合比赛中,由于巴萨全队进攻对于梅西的过分依赖,和其他进攻球员的萎靡,尤其是苏牙和库蒂尼奥,苏牙慢已经说过了,关键还矮,除了跑位比较好意外真的没什么太大的特点了,而库蒂尼奥,则是全面的软,突破和射门都很无力,浪费了太多梅西创造出来的机会。反观利物浦这边,前场三叉戟虽然萨拉赫和菲尔米诺缺阵,但替补的沙奇里和奥里吉都能发挥出各自的特点,尤其是奥里吉,完全起到了一名高中锋应该有的作用,甚至完成了最后对巴萨的绝杀。这里就不的不说巴萨那场第二个和第三个丢球,巴萨的两名中卫在高空球的盯人上出现了致命的失误,之前在巴萨的阵容分析中提到过巴萨中卫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赘述了。而巴萨进攻最大的问题也并不是前锋,毕竟巴萨还能吃几年梅西的老本。最大的问题来自中场,比达尔,布教授和拉基蒂奇这三人组成的中场组合对前场的支援能力跟哈维伊涅斯塔比起来低太多了,而且利物浦的频繁上抢,也增大的中场三人组的出球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频繁的分边或者长传,而分边之后往往就是下底然后长传起球,高空球是利物浦后防最擅长防守的进攻方式。更糟糕的是,巴萨的中场压力增大之后,还会导致频繁的中场丢球,被利物浦就地组织起反击,这个时候就经常是利物浦多打少的局面了,如果不是利物浦前锋运气不佳巴萨门将特尔施特根表现出色,最后10分钟,比分可能还会被改写。

说完巴萨的问题,再说说曼城出局的那场比赛。我不是曼城球迷,也不是热刺球迷,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来说,这场欧冠的淘汰赛次回合比赛,曼城整场发挥的确实比热刺更加出色。热刺踢了大概60分钟好球,比赛的最后阶段,却表现的十分丑陋。先说曼城,整场比赛由于曼城在第一回合客场没有取得进球,所以主场就必须先进球,并且多进球才能晋级,因此一开始曼城就开始对热刺的球门狂攻,但这时场上的变数就是孙兴慜,依靠热刺两名中卫优秀的调度和长传能力,孙兴慜两次获得了单独面对曼城门将的单刀机会,并且都把握住了。上半场站出来挽救曼城的,是以前快乐足球的代表人物,斯特林,他跟孙兴慜两人展开了进球大战。上半场双方势均力敌,热刺依靠长传直接找前锋取得了两粒进球,而曼城则贯彻了瓜秃在巴萨时代所坚持的那种高位逼抢战术,只不过比宇宙队更进一步的是,这支曼城在整体的速度上,要比当时的宇宙队更快,突破也更加坚决。

场面的变化出现在下半场,波切蒂诺看到了长传的好处,于是干脆就换上了一个更高的中锋略伦特,于是下半场,略伦特18次争顶头球,15次成功,这正是打在了曼城的七寸之上,虽然那个角球进球充满了争议,甚至有人一帧一帧的回放来确定那个进球是不是手球了,但毕竟还是高中锋在角球战术中发挥了作用。而曼城则被逼上了绝路,踢的更加主动。尤其是在萨内登场后,对于热刺两个边路的突破使得曼城之后又收获了两粒进球,这里就不得不说波切蒂诺战术上的保守了。在曼城大举压上的时候,波切蒂诺所做的,也只是不停的往后场堆积后卫和后腰球员,而前场就只剩下了阿里,小卢卡斯和略伦特三人,导致热刺即使在中场抢断,之后投入反击的人数还是太少,无法彻底终结比赛。这里还是想说曼城前场攻击线强大的个人能力,之前阵容分析时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已经分析过了,但是整体配合的默契程度,却要归功于瓜秃,在经历了宇宙队的那种文艺中场组合之后,现在瓜秃手里的这群中前场球员,更像是一群纵情驰骋的骑士,没有那么多绣花一样的传球,有的只是依靠速度撕开对方防线的那种果断和彼此在高速运动中配合的默契,萨内的登场就是瓜秃给曼城攻击线发起总攻的信号。只是最后的那个进球,被裁判吹掉了。

总体来说,曼城整场比赛都保持了很高的竞技水平,只是防守上因为身高的问题吃了些亏,还有关键时刻欠缺些运气而已。所以巴萨和曼城,作为瓜秃的过去和未来,面临着两种不同的命运。巴萨,更多的问题是在tikitaka打法逐渐过时之后,如何确立新的战术体系,以及如何开发除了梅西之外的第二进攻发起点的问题,现在看来,库蒂尼奥明显不能成为第二个进攻发起点,新赛季巴萨还是需要进行引援,目前看来,内马尔的回归可能是个最优解。曼城现在的体系,可以看作是tikitaka在这个时代的新形态,较之以前的宇宙队,少了些华丽的技巧,多了些速度和力量。曼城的问题,也是瓜秃引援和执教一直都存在的,就是中后场人员配置的薄弱,以及缺乏高点,这一点在夏窗引援中也许可以解决,目前曼城不惜一切代价对于马奎尔的追求,目的也在于此吧。

写了三期,感觉还是有些地方没有说到,本身对于巴萨和曼城的关注度就没有AC米兰和曼联高,有些地方可能会有错误,轻喷,不过填完一个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萨和曼城差在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