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贵州水泥市场的变化是什么?
需求的极速下降,我在去年写了《水泥市场分析——从黔西贵州》与今年的《贵州水泥的东北化》两篇文章说过:“在结束了村村通(农村道路硬化)政策之后,一个县的水泥市场是支撑不了一家2500吨/天的水泥厂。”
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受疫情因素影响不是很大,而是受村村通政策与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影响,只不过疫情开始的时候,恰好就是贵州村村通政策结束的时候。
黔西这个地方是在16年左右完成了高速公路建设,在19年的时候完成贵阳到成都(途径毕节与乐山)高速铁路建设,在2017年的时候,黔西县大部分的大型基础设施(高速与高铁)就建设完成了。
黔西水泥厂在2019年还能盈利几千万,2020年还能盈利,2019年村村通政策还没有结束,大多数的水泥厂还是能盈利的。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产能置换,错峰生产,碳交易》中说过:“产能置换是建立在全国水泥市场需求分布不均衡之上,错峰生产是在省份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推出的政策”。
错峰生产
2020年是100天,允许其他生产线(回转窑)代停,2021年就是120天,2022有消息说是150天,这个政策在加重,加重的原因不是环保要求,因为在去年贵州省就打赢了蓝天保卫战,而是贵州省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
今年贵州省内水泥在上游物资价格上涨(煤炭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不仅出现了价格持平,甚至个别地区出现价格下跌,产能过剩十分严重。
就算在2020年实施了错峰生产计划,贵州的水泥价格也没有呈现上涨趋势,而是价格上涨与价格下降交替出现,减少四分之一的生产时间还是产能过剩过剩。
2021年的产品价格上升是因为原材料成本上升,这种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不会导致企业利润上升,而是会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贵州台泥还出现了降价,并且降到160元每吨,我不清楚台泥这个厂的具体情况,但以我的了解,只有新厂160元每吨水泥价格才能盈利。
当你的产品需求不足以支撑产品价格的时候,涨价就是一句笑话,价格上涨一定会带来销量的下降,量价齐升只会出现在市场需求大于企业产能情况下。
2.贵州水泥行业会出现什么现象?
我以前对水泥行业大致的分析都是正确的,在错峰生产政策下集团下属企业之间的代停行为这个现象我是亲眼看见,代停这种行为是贵州省不同县市对水泥需求下降速度不相同导致的一个现象。
代停变少了或者不允许代停之后,熟料的转运就是一个必然出现的现象,在8月,毕节地区以及出现跨县的熟料转运。
贵州省高速公路规划图
这张图片是贵州省高速公路规划图,浅色线是计划未建与计划在建,深色是已经建成的,意味着浅色线附近的县市对水泥需求不会太少,深色线附近的县市对水泥需求增长空间不大,甚至出现水泥市场的快速萎靡,价格肯定是维持不住的。
未来贵州还要规划四条高铁,黔南有三条,黔北只有一条,这四条高铁也能产生大量的水泥需求。
水泥行业市场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城市基础建设(工业建设,房屋建设);第二是农村基础建设(房屋建设);第三是道路基础建设(高速路网建设,村村通政策)。
在贵州高速路网建设基本完成,村村通政策结束之后,我对贵州省水泥市场持悲观态度,事物的发展与我的判断没有大差异,大部分是对的。
我在《贵州水泥东北化》中说:“贵州水泥是进行时,东北水泥是将来时”,东北水泥也不是很惨,在河北等地执行集中冬季停窑政策,东北水泥厂还向内蒙,河北等地外卖熟料,出现了“东北熟料南下”这一现象。
实际上来说,在我待过的清镇水泥厂,在2019年甚至出现过卖熟料卖过头了,正常的水泥生产都受到影响,大量的水泥熟料外卖,这些熟料我听说是往河南与河北等地运,河北河南等地的水泥价格好像是四五百,把贵州的水泥熟料拉去河北河南卖都能挣钱,这两省份与贵州的水泥市场的差距是何其大啊,那东北熟料的南下已经有先例了。
海螺水泥
正是因为出现了东北水泥熟料的南下,东北地区的水泥厂才有了收购的价值,首先东北水泥厂的估值普遍不高,收购东北水泥厂也能填补北方地区冬季水泥熟料产能的空白,我也看到海螺水泥收购一些东北地区的水泥厂的新闻,就算东北地区熟料产能严重过剩,还能通过跨省运输熟料来赚钱。
这种水泥熟料的跨县,跨地区,跨省运输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地在贵州省与附近省份出现。
当然不能只看市场需求方面,还要考虑一个企业竞争的问题,我以前待得清镇水泥厂倒闭的原因不是市场需求的减少,而是面对其他水泥厂,这个厂的竞争力太弱了。
3.这篇文章有什么用吗?
首先,我不建议现在进入贵州水泥行业,这个行业在产能过剩阶段,投资方面也是不太建议做关于水泥行业的投资。
如果你在水泥企业上班,请做好公司倒闭被裁员的准备。
如果你有水泥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的话,能接受出省工作的情况下,往四川与云南那边发展,可能结果会比较好。
如果你不能接受出省工作的情况下,我建议能去地级市附近的水泥厂工作最好。
尽可能去集团性的水泥企业,在一家公司倒闭的时候,你会多一个分流的选择,而不是只有被裁员这一个选项。
全国现在也面临,房地产库存压力大,农村基本建设已经完成,大基建带动经济增长效果减弱,水泥需求的减少会比较明显,所以海螺水泥股价在过去的一年是不断下跌,但是行业进入产能过剩,越大的企业它的股票是更值钱的。
我不建议在对这个行业不了解的情况下,去购买这个行业的公司股票。
4.未来贵州水泥行业会出现什么情况?
两强并立,我还是认为海螺与中建材在国内会笑到最后。
海螺占贵州水泥熟料产能好像是百分之二十四点几,中建材下属的西南水泥好像是百分之二十五点几。
再解释一下海螺与中建材存活的理由,在产能过剩的现状下,贵州水泥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存量经济模式,存量经济比的是跑得远,而不是跑得快,大企业拥有更高的授信,拥有资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
以后几年内决定水泥厂生产时间不光有错峰生产这种强制性政策方面的因素影响,还有水泥厂熟料库容量这种物理空间的因素影响。
代停让产能小的厂有了价值,集团型企业可以通过让产能小的厂多停,产能大的厂少停,对于错峰生产下的集团型,它减少的产能就少于其他小型水泥厂。
其实执行错峰生产政策,不可能减少三分之一产能的,实际上未执行错峰生产政策的时候,也不可能全年生产,全年生产那是理想状态,一般大修与中修都是两个月的时间。
没有代停政策,在现在贵州水泥市场萎靡的情况下,限制水泥生产的因素就变为了水泥厂熟料库容量这个物理空间因素影响,各个县的建设对水泥用量的差异,就会导致有些水泥厂熟料库存低,有些水泥厂熟料库存高。
公司降低成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大产能来减少固定成本(人工,房租等等),水泥厂熟料库满了之后,水泥厂就无法继续生产,集团可以居中协调各个厂的塑料库存,中型企业没有这个高层的协调,最先降价的永远是小型企业,或者小型集团企业。
海螺与中建材(西南水泥)都有四分之一的贵州水泥产能,中建材(西南水泥)是水泥厂多,大部分的县都有一个中建材(西南水泥)下属的,海螺水泥是单一水泥厂产量大,清镇海螺是三条生产线,都生产的话,一天就能生产一万五千吨,他还有一些商业混凝土搅拌站,也能储存熟料。
下周更新《为什么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