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4不嗜杀人保民而王

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4不嗜杀人保民而王 

题文诗:

见梁襄王,孟子出后,而语人曰:望不似君,

就之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定?

吾对:定于一统.曰孰能一?对曰一者,

不嗜杀人.孰能与?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苗乎?七八月旱,苗则槁矣.油然作云,

沛然下雨,苗然兴之.如是,孰能御之?

今夫天下,之牧者,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民皆,引领望之.

诚如是也,归之,水就下,沛然谁御?

齐宣王问:德何可王?孟子对: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曰若寡人,可保民哉?曰可臣闻,

之胡龁曰,王坐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衅钟.王曰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

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

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

有百姓者.齐虽褊小,吾爱一牛,不忍无罪,

觳觫就死,以羊.曰王无异,于百姓之,

以王为爱.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

无罪就死,牛羊何择?王笑:是诚何心?

我非爱财,而易以羊.宜乎百姓,谓我爱也.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1,出,语2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3问曰:‘天下恶乎4定?’吾对曰:‘定于一。孰5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6之?’对曰:‘天下莫7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8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9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10,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11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12 

【译文】

孟子谒见了梁襄王,出来后告诉别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挨近他,也看不出哪一点值得敬畏。猛一开口就问:‘天下如何才安定?’我答道:‘天下一统,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一统天下?’我又答:‘不好杀人的国君,就能一统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随他呢?’我又答:‘普天之下没有不跟随他的。您熟悉那禾苗吗?七八月间天旱,禾苗就枯槁了。这时,一团浓黑的乌云出现,哗啦哗啦下起了大雨,禾苗又茁壮茂盛地生长起来。这种趋势,谁能阻挡得住呢?当今各国的君主,没有不好杀人的。如有一位不好杀人的,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来盼望他了。真这样的话,百姓归附他跟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般,汹涌澎湃,谁能阻挡?’” 

【注释】 (1)梁襄王:梁惠王之子,名嗣。(2)语:音yù,告诉。 (3)卒然:同“猝然”。(4)恶乎:怎样。(5)孰:谁。

(6)与:跟随。(7)莫:没有谁。 (8)七八月:这是用的周代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 (9)浡然:兴起貌;浡,音bó。(10)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 (11)引领:伸长脖子。(12)由:同“犹”。

【原文】 

齐宣王1问曰:“齐桓、晋文2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3也。无以4,则王话,就说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5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6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7?’对曰:‘将以衅8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9,若无罪而就死地10。’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11?”曰:“有之。”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我能请您讲给我听吗?”孟子答道:“孔子的门徒们没有谈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所以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听说过。非要讲的说‘王道’吧!” 宣王问道:“要多高的道德才能够实行王道呢?”孟子说:“通过保养百姓去实现王道,便没有人能够阻挡。”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保养百姓吗?”孟子说:“能够。”宣王说:“根据什么晓得我能够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王坐在殿堂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王看见了,便问:‘牵牛到哪里去?’那人答道:‘准备杀它来衅钟。’王便说:‘放了它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它那哆哆嗦嗦的样子,好像没罪的人,却被押送刑场!’那人说:‘那么,就不衅钟了吗?’王又说:‘这怎么可以废弃呢?用只羊来代替吧!’——有这么回事吗?”宣王说:“有的。” 

【注释】 

(1)齐宣王:威王之子,名辟疆。 (2)齐桓、晋文:齐桓公名小白,晋文公名重耳,在春秋时代先后称霸,为“五霸”之首及第二位。 (3)臣未之闻:我没有听说这个。当时语言,如果是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一般要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其他篇章的“未之有”“未之见”“未之学”“未之尽”“未之知”等等也是如此。 (4)无以:不得已;以,同“已”。(5)保:安。 (6)龁:音hé。(7)之:往。 (8)衅:祭礼名,宰杀一件活物来祭某种新器物或宗庙。 (9)觳觫:音hú sù,惊恐战抖貌。 (10)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逢彬按,传统的断句为“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俞樾《孟子平议》在“若”字后断句。“觳觫若”为“害怕发抖的样子”。杨树达先生《古书句读释例》与俞书同。但表示“……的样子”,《孟子》用“然”而不用“若”。先秦文献中只有《诗经》偶用“若”表示“……的样子”。郑子瑜从吴昌莹、王引之说,认为“若”训“其”,指代“牛”,也讲不通。因为与代词“其”类似的“若”,与“其”一样,也处于定语位置,不处于主语位置。“若”在此句中,当然是“好比”“好像”的意思。为什么要否定传统读法呢?因为许多人认为牛本无罪,何须用一“若”字?又有人认为杨伯峻先生译“无罪”为“无罪之人”,乃是“增字解经”。其实,在《孟子》成书年代的语言中,“有罪”“无罪”一定是指人或指人的社会单位如“国”等,因此应当译为“无罪之人”;这当然不是什么“增字解经”。因为“无罪”指人不指牛,所以用一“若”字。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11)诸:“之乎”的合音。

【原文】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1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2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3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4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  

  孟子说:“有这样的想法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以为王是舍不得,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心哪。”宣王说:“对呀,确实有这样想的百姓。齐国虽 狭小,我又何至于舍不得一头牛?我只是不忍心看到它不停地哆嗦,就像没犯罪的人,却被押去斩决,所以才用羊来替换它。”孟子说:“百姓以为王舍不得,王也不必奇怪。您用小的来换取大的,那些人怎么会清楚王的想法呢?如果说可怜它‘像没犯罪的人却被押去斩决’,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好选择的呢?”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呀?我确实不是吝惜钱财才用羊来代替牛。〔您这么一说,〕百姓说我舍不得真是理所当然的了。” 

【注释】 (1)爱:吝啬,舍不得。 (2)褊:音biǎn,小。 (3)异:惊异,奇怪。 (4)隐:怜悯。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4不嗜杀人保民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