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还是需要点仪式感的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我不由想起了家乡的年俗:

“二十三,祭灶关;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蹬蹬鼓;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赶集;

二十八,蒸馍馍;

二十九,一个扭;

三十,褪蹄!”

    也就是说,从进入腊月二十三那天,各家各户的日程基本都按惯例安排好了,不管干啥,都是在为过年忙呼着,好象年初一是正式演出,前面的都是准备和彩排工作。

    小时候,我们是最盼过年的。因为过年可以吃饺子、炖鸡肉、肉包子、肉丸子等等平时很少吃的好吃的;过年还可以穿新衣服、新鞋、新帽子;过年最期待的莫过于压岁钱,我们小孩子一年的零花钱就指望着这个压岁钱了。

    年三十,上午,一般家家户户都是在贴对联、做菜、做最后的清洁;中午的饭最为丰盛,家里准备的所有好吃的都会端上来,做十来个菜,摆上酒和饮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过年了!不过,在吃饭前需要先放长长的鞭炮,然后给祖先和老天爷的牌位摆上饭菜、磕头、祈福,最后才能吃饭;下午就是剁好多的肉、和好多的面、包好多的饺子,基本都是女人们在忙呼;晚饭比较简单,就是吃饺子。晚饭后,男人们开始找老朋友、老伙计一起喝酒聊天;女人和孩子们在家摆上瓜子、花生、核桃、水果,打开电视,看着春晚、抢着红包、微信拜年,这是现在的除夕场景了,在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小时候的除夕,是妈妈们最累的一晚,吃完晚饭,收拾完锅碗瓢盆,才有时间静下心来赶制一家人未完成的新衣。每家的缝纫机都是在“噔噔噔……”的忙碌着,经常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家里的灯还亮着,妈妈还在弓着腰坐在缝纫机前忙碌着。等到初一的清晨被妈妈叫醒,新衣服已经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枕边了……

    年初一,我们家乡拜年基本在早上四点至七点,叫“起五更”。天还未亮,家家户户都起来,煮好饺子、把饺子放在祖先和老天爷的牌位前、磕头、祈福、放鞭炮、吃饺子,开始拜年。一般70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少出去拜年(因为他的长辈很少在世了),基本都守在家里,在正堂屋摆上烟、酒、核桃、糖果,等着村里的晚辈们过来给他们拜年;其他的,中年兄弟们一拨儿、青年小伙子们一拨儿、中年妇女们带着儿女们又一拨儿,分拨结伴去村里的长辈家拜年。拜年的时候,一般来拜年的人会说:“磕个头吧?”,被拜年的人一般会回:“不用了,不用了,来了心意就有了。”然后,如果来拜年的人是男的,主家会给倒上一杯酒,拜年的人端起一饮而尽,然后告辞,再去下一家;如果来拜年的是妇女带着孩子,主家会抓一把糖果等塞到小孩口袋里,有钱的主家还会准备好压岁钱给孩子。出来拜年的时候,天还是黑的,等拜完年,天已微亮。拜完年回来,家里的男人还要准备鞭炮、祭祀用的菜、酒、纸钱去上坟,给去世的家人祭拜。余下的时间,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基本上就是做吃的、看电视、补觉。

     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们最重要的日子,因为初二回娘家。女儿们早早起来,做好一家人的早餐,开始准备回娘家的礼物。去姥姥家,现在都很方便,骑摩托、开车,很快就到了,但是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小时候初二去姥姥家,更象是去旅行。记得小时候的过年经常下大雪,去姥姥家时,都是爸爸套上马车,马车上铺上被子,我们几个小孩钻到被窝里,爸爸和妈妈坐在马车前面,一路上一家人在马车上说说笑笑,外面是一片雪茫茫。

     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基本是走亲戚,开始七大姑八大姨的串亲戚。

     初七到初十四,基本就是年的尾声,年味渐渐散去。

    一直到正月十五、十六,又迎来一个小高潮,我们那叫过小年,也叫元宵节。基本都是吃炖菜、吃汤圆、耍花灯、踩高跷、进庙烧香祈福。

     过了正月十六,年算是正式过完了……

    过年期间的点点滴滴小事、一件件充满仪式感的生活细节,给我们带来快乐感、温暖感、团圆感,滋养了我们一代代人,构建了我们丰满的人生,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在乎这些仪式,那一天天过去,一年年过去,明天和今天、明年和今年,又有什么不同呢?

                                                                                                                  2018/02/08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还是需要点仪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