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广告离程序化交易还有多远?

由商汤科技举办的人工智能营销峰会上,多个话题都提到了户外广告的程序化交易,刚仔细查阅了多篇报道,感觉就是:“包装居多,干货太少”。

从业10年以上的朋友都知道,所谓程序化交易,是在谷歌2007年收购DoubleClick,并于2009年发布Ad Exchange新版交易系统之后逐步演变出来的一种广告高频交易方式。革新的特点有很多,举几个点来说:

共享,第一版生态图出现后,中间商们发现以往需要巨大代价才能获取的一手广告资源,竟然可以通过几乎零垫资的情况下拥有投放权利,当然,在当时能发现这种特点的公司并不多,不少公司后来都获得了所在细分领域的巨大现金流。

数据,谷歌通过自身的大数据积累,将设备标签化,利用谷歌的公信力进行标签的应用共享,获得的大量广告主们的认可,同时也给大量网站(当年App市场还很小)带来了高收入的希望。同时国内BAT也开始建立自己的DMP(数据管理平台),用作自身或对外的人群标签投放应用。并且数据除了对外的应用外,还能做到对内的回流,用于反馈广告投放的效果,解决一部分监播问题。

高频,这个就是数字化带来的好处了,当年铺天盖地的60毫秒完成精准人群标签匹配并投放企业对应广告素材,让所有互联网广告人士为之一振,逐渐形成了程序化广告优化师这个新兴的职业。传统交易模式下一个优秀的广告投放人员,只能同时负责几十个项目,几千万的体量,而进入程序化交易之后,一个优化师竟然可以同时负责几百个项目,几个亿的体量。

户外广告能直接使用程序化交易吗?

如果户外广告完全依照谷歌提出的生态链,要解决的问题特别多,仅仅拿上面三个特点来对应,我个人认为都是不可直接取用的。

一、要想共享,就必须得是电子屏;

截止到2018年,已经电子化的户外广告数量不到5%,也就是说大量的户外广告都是传统的非电子类广告,媒体主老板们都是用单个项目长期合作的方式进行售卖,越大的广告牌,投放单次周期越长,一些小县城不是一年都不卖。那么,95%的户外广告牌已经卖掉了?何来资源共享呢?

二、数据从何而来?是否涉及隐私?

2019年315的曝光,再次提及伪基站和探针,前者毋庸置疑是违法的,后者当然也是违法的。在网络领域,用户主动浏览使用App和网站,默认授权后者获取相关广告标识信息,随后用户可以收到个性化广告。但把这个流程同样放到线下,用户如何主动授权?授权什么?为什么用户要授权?都是线下数据的难点。(线上的数据能直接应用到线下吗?)

三、网络是一对一,户外是一对N,高频交易如何解释受众人群标签?

网络广告的标签,都是基于一个设备默认一个用户的前提下进行标签分类的,并且可以高频的针对每一个用户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但户外广告呢?每一个户外广告都是同时面对很多受众,网络广告的标签体系还能适用于户外广告吗?

写累了,下次继续。

我既然从事户外广告行业,也就是看到了户外广告行业的潜力,并不是想针对某公司某人说什么(惹到谁了,先抱歉!),而是因为转入户外广告行业2年多来,发现行业内的信任感特别差,所以我们从业人士更需要多说实话,多做实事儿,才能让行业有更大的突破。

你可能感兴趣的:(户外广告离程序化交易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