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苏轼去了趟鬼门关的乌台诗案

今天让我们穿越到北宋时期,共同探究乌台诗案的来龙去脉。

1案名的缘由

此案被史官记载在册,因为受理此案的是御史台。这个御史台在汉代时种下许多柏树,引来了一群乌鸦在柏树上筑巢安家,因此也称为乌台。而此案是因苏轼的诗而起的,所以称为乌台诗案。

2案件背景

满腹才华的苏轼因为得罪了王安石,引起当朝权贵的排挤,被宋神宗安排到苏杭一带任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苏轼任职期间尽心尽力,在徐州时,抗洪救灾救险有功。宋神宗对此进行嘉奖。在杭州也非常得民心,百姓对这位知州大加称赞,可以说,苏轼不仅仅是一个好官,他在当时的政绩也证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好官。

但是,这段期间苏轼并不知道朝廷具体情况。比如说推行改革变法的王安石,在这六年期间,被罢免宰相两次。还有当时,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司马光,也已经告老还乡,不问国事。远离朝廷的苏轼,完全不知道不了解,现在朝廷的活跃分子是哪一些人?

当时的朝廷主要分为三派,第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宋神宗,一国之君,宋神宗一直都非常推崇变法。此时的宋神宗已经褪去了稚嫩,他不再需要依赖王安石来帮助他推行变法,他希望通过自己君主的权威来实施变法。因此他在朝廷当中的位置是相当于一座天平,他要让极力推行变法的改革派实施改革,慢慢引导保守派接受改革,让朝廷能够正常运转下去。朝廷的第二派代表人物是当时的宰相王珪,这个王珪就是我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旨宰相,什么意思?他每天做的事只有三件:取圣旨,领圣旨,传圣旨。可以说这个宰相在位期间,碌碌无为,无所建树,但是他勾心斗角,拉帮结派,也成了一股势力。还有第三股势力,代表人物就是王安石的门生,即当初由王安石提拔起来的官员。代表人物是掌管御史台的李定。还有御史台的官员里行、何正臣等人。他们这些人已经在朝廷取得了一定的势力。对这批人而言,他们最害怕的就是,保守派重归朝廷,担心他们影响了改革变法,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担心他们威胁到自身的一个政治利益。所以当时这批人绞尽脑汁的想要铲除保守派的势力。

3锁定目标

改革派把矛头指向了苏轼,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因为当时苏轼保守派当中的名声相当大,声望高。如果能够打倒苏轼,那就代表着保守派的主心骨被打倒。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有证据,苏轼本人,所作的诗词有批判朝廷的倾向。还有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苏轼有重返朝廷的倾向。宋神宗虽然一直推崇改革,但是他对苏轼的欣赏,也是让百官看在眼里的,苏轼的政绩明显,又有才华,宋神宗有重用苏轼之心。这是改革派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他们把矛头对准了苏轼。

4编造证据

有了目标,就要找到实在的证据。证据何来呢?恰好此时的苏轼被调任湖州,按照朝廷惯例,新任官员到岗后要给朝廷写一封谢表,也就是感谢信。所以苏轼写了《湖州谢上表》给圣上,以表隆恩。自从收到苏轼的谢表之后,改革派官员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研究这份谢表。

果然被他们找到了可以大做文章的证据,于是他们开始实施周密的计划。在王朝历史上,弹劾官员并非鲜例,这是一个已然存在的政治现象,并且这个政治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当朝权贵中一股势力,想要批判另一股势力的时候,会先从一些小事开始,利用这些小事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假以时日,使小事积累而成大事,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而成为整个道德问题。就会迎来第二步:有说话分量的人物登场。在程序上讲,发展中的步伐要前后衔接,第一步没有收到效果之前决不轻率采取第二步。而且出场交锋的人物起先总是无名小卒,直到时机成熟才有大将出马。这种方式,大凡久在政治圈子里的人物,都已看透,他们可以从青萍之末,预测大风暴的来临。

所以当时他们就拟定了奏折,由小官何正臣上报朝廷。他认为苏轼在这份《湖州谢上表》中正话反说,表面上说自己一无是处,实际上是抱怨朝廷没有重用他。并且在表中有意讽刺新人,批判变法。宋神宗听了之后,开始派人打听这件事。

紧接着,重要人物李定就上场了,他指出了四条可杀之罪给苏轼:第一条可杀之罪:不学无术。他认为苏轼只是偶然的机会中了科举,圣上仁慈给他机会表现,但是他不求上进。此为一罪。第二条罪名是无视朝廷。苏轼三番五次激怒朝廷,并且让中外人士得知,让朝廷颜面无存。第三条罪名是蛊惑人心,苏轼的诗有引导民生的作用,不当的言论会蛊惑人心,导致社稷不稳。第四条罪:诋毁圣上的声誉。苏轼在自己的诗中抱怨皇上,不满皇上,这是在诋毁皇上的声誉。这些罪名都是大罪,四条罪加在一起,苏轼是不死也难了。宋神宗听完后龙颜失色,下令彻查苏轼,并且把这个案件交给了御史台。这让李定精神大为振奋,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派出皇浦樽,亲自去一趟湖州。

4案件审理

这个皇浦樽二话不说,用麻绳把苏轼像狗一样绑了回来。可想而知,苏轼精神接近崩溃,看到这个情况他预感自己的生命不久矣,在回京路上,心如死灰的苏轼产生了跃江自尽的想法,在抓捕入狱时也准备了一些药物,如果一定要死,他会服药自杀。

与此同时,改革派的计划还在进行中,宰相王珪启奏皇上。他认为苏轼不忠,源于这这两句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他认为苏轼另谋其主之意。这宋神宗可不是个傻子,他觉得苏轼虽然是有不当的言论,但是他对于朝廷还是非常忠诚的。所以他就问王珪:“这苏轼写植物的根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王珪说:“龙是天子自称,皇上您还在朝廷呢,他就向往地下的龙。”

这就十分牵强了,宋神宗说:“从古至今,也有不少的文人自称为龙,比如说诸葛孔明,他就自称为卧龙,难道他也是当时的君主吗?”这回王珪无话可说了。

御史台通宵达旦地审判,苏轼十分坦然地回答,每一句诗的来龙去脉的交代清楚。审判结果也出来了,苏轼虽然有一些不当的诗论,有一些不好的倾向,但是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并不能治其死罪。

5神宗判案

李定等人不死心,一致以阻碍改革变法为由,要求皇上重判苏轼。

这时大臣章敦出来发言,他问:“皇上,您觉得曹操这个人怎么样?”

因为宋神宗的理想是成为尧舜一样的贤明君主,听到曹操便不以为然地答:“不值一提。”

“一个不值一提的人尚能容纳当面谩骂他的祢衡,皇上又怎么会不容纳一个苏轼呢?”

宋神宗听了有点醒悟。

当晚,苏轼在牢狱准备睡觉时,突然进来一个小伙子,把包袱丢下倒头就睡。苏轼以为是新来的犯人,他也蒙头就睡。睡到半夜,苏轼被小伙子摇醒,这个小伙子对苏轼作揖:“恭喜苏学士。”这苏轼可被吓到了,在大牢里被人恭喜是怎么回事?等他准备问清楚缘由时,小伙子已经起身走了。

这个小伙子其实是宋神宗身边的一个宦官,去监狱观察苏轼的情况。宋神宗得知苏轼在大牢里鼾声如雷,睡得安稳,他便舒心了。这说明此人心底坦然,并无作恶之行。

让宋神宗彻底放下戒备的人是王安石。这个昔人对苏轼十分不满,也是他一手策划让苏轼远离朝廷的人突然做了一件让大家始料未及的事情。他写信给神宗说,“一个伟大的君王,在圣明的时代,是不能杀知识分子的。”

这让宋神宗想起祖宗的训示:不能因为不当的言论或诗作,斩杀知识分子。文字狱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想到这些,宋神宗下定决心释放苏轼。由于苏轼确实有不当言论,必须有所惩罚,因此被贬黄州。

6豁达的苏轼

我们都知道苏轼因为乌台诗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谁曾想到,刚刚放出监狱的当晚,苏轼便饮酒作诗: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对苏轼而言,这场灾难就像一场梦,如今拿起笔来作诗还是和从前一样下笔如有神。又何必再深究这个事情呢?人生和官场的事不是都有原因的。

做完此诗,苏轼擦擦双手,对自己说了一句:“您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无可救药啊!”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文学家,大诗人的胸怀。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苏轼去了趟鬼门关的乌台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