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散步】素质不能坐下(陈年旧文)

校长陪着纳米科技专家张锦平教授出了报告厅的门。外面蒙蒙细雨。我请全体同学稍等,有几句心里话不得不说:这种场合,能不能不带作业?能不能不做作业?能不能不随便说话?能不能不睡觉?细节塑造形象,细节就是素质。我们坐着,但我们的素质不能坐下去!

看着一排排的学生把讲义、课本摊在膝上,埋着头时,看着个别学生仰着头酣睡时,看着个别学生窃窃私语嘻嘻肆笑时,看着个别学生痴醉于掌中的手机时,看着那么多学生“灵魂不在场”时,看到个别学生被提醒时冷冰冰的表情甚至有些恶毒的眼神时,说实话,我不仅是生气,更是痛心和无奈。我曾找过作业太多、平时太累了、可能讲座内容他们不喜欢等诸多理由为孩子们开脱,但我不得不承认:学会尊重别人,守住自己素质的底线,现实中有多么重要;教育不能退缩,不能迁就,不能将培养真正的人这项学校最重要的内容让位给分数。相信教育的力量,要不止一次地让孩子们明白学会听别人讲话多重要,要不止一次地强制要求学生坐好、收起作业。非得让他自我觉悟,把自己培养成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非得让他自觉行动,去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感,去执着于真善美。——非得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审美情感不可。

记得以前做班主任时,学生一听到我要讲话,首先很自觉地把笔放下,把头抬起来,用目光和我交流。无论谁在讲台上讲话,是绝不允许你写作业或看书的,否则,全班将视之为冷漠、无教养,将受到点名的批评。而这种令人自豪的教育效果,是靠不止一次择机教育得来的,甚至弘扬、动用积极舆论令破坏分子不安、难堪,从而弃暗投明。班会课时间,常到教学楼上转转,绝大部分班级的绝大部分学生埋头做作业(甚至私聊),而我们的班主任却依然熟视无睹,铿锵有力地讲,——学生长着耳朵呢。不能这么惯着学生。教育,得讲规矩,没规矩,就没意识,就培养不出素质来。前几天我任课的班级邀我去参加班会课,待我到时,正有班长陪学生在台上讲,我从后门入。一进门就发现大部分学生正写作业呢。我憋着好一会儿,找了个空隙,开玩笑说,我们班长多帅气,多阳光,特别是他一笑时,非常甜蜜。学生全抬头看他,笑着。我趁机正告大家说,注意,不要让台上讲话的人寒心,放下笔,抬起头,笑着看着他,——这叫尊重,这叫教养。教养,不能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点点风蚀掉,不能无视越来越多的学生情感变冷变硬。毕竟,教养,是个体终生的名片和财富,不在生活细节中打磨、塑造和呵护自己的教养,孩子们考的分数再高,我们很清楚,不会走多远的。

《论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看看我们这些为师者集会时的冰火两重天的奇观,我们还怎么说得出以上那些埋怨的话呢?我们毫无顾忌地将作业放在桌面上批改,我们握着手机发短信、上网,我们左右交头接耳出声地笑,有多少人顾及了发言者的感受(即便他讲得不好)?我们转头面对着学生讲那些漂漂亮亮的道德教诲,我们也不止一次地组织关于“教养”“细节”的国旗下讲话,以图唤醒休眠的素养,甚至直接批评台下依然无动于衷的部分学生,我们不止一次地痛恨于国民素质如何不高,不止一次地痛惜于吾民如何于他国遭冷被鄙视, 这些,难道不是一种自我嘲讽吗?难道不是一种败坏道德的工具吗?让我们一起记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句话吧——“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而真正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请相信教育的力量,请从我们这些成人开始,先审视自我,先检点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然后用爱与智慧,一起走有教养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散步】素质不能坐下(陈年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