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新”的新闻谁喜欢“闻”?

图片发自App

不“新”的“新闻”谁喜欢“闻”?

——漫谈新闻的“新”

何少波

新闻贵“新”。“新”才叫“新闻”,不“新”叫什么“新闻”?“新”的“新闻”人们才喜欢“闻”,不“新”的“新闻”谁喜欢“闻”?所以写新闻始终要把握一个字——“新”。“新”才出“新闻”,“新”才出“好新闻”。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新”?

这就要作者善思考,善发现。“善”是什么意思?“善”有两个含义:一曰“勤”,二曰“会”。“善思考”就是“勤”思考,“会”思考;“善发现”就是“勤”发现,“会”发现。但这里首先是“勤”。因为“勤”才能“会”;不“勤”就很难“会”。“勤”和“会”是两种不同的维度,两种不同的境界。“善思考”就是要作者对一个事件想得深,想得透,想得广——一句话,就是要比别人“见地高”。比别人“见地高”就是“新”。“善发现”就是要作者善于发现别人眼中无或者是别人眼中虽有但笔下却无的事件,时时让别人眼前豁然一亮。别人眼前的这所谓 “豁然一亮”,就是“新”。

这样的话有人听了就感到为难了,说,可是我平常发现的事件,都是别人“眼中”“笔下”都有的事件啊,那怎么求“新”?那也好办。第一,换“角度”。别人从A角度,那么你就可以从B角度;别人从C角度,那么你就可以从D角度……不同的角度就是“新”。一个事件究竟有多少个角度?理论上是无穷个角度!所以“角度”换得“好”也照样能给别人以“新”的感觉来。第二,另辟蹊径,换“角色”。把别人看重的角色看轻,看淡,或者就干脆拿掉,而把别人看轻的看淡的或者根本就忽略的角色捡起来,另开生面,另演一场“戏”。这“另一场戏”,也是“新”。第三,抓“不足”。有些新闻作品,涉及场面大,人物多,节奏快,概括力强。但是正因为这样,这些新闻作品有时未免就缺乏情节和细节的描述,缺乏必要的背景和环境的交代。事实上这上述种种“缺乏”未必就是这些新闻作品的不足,但是在我们的眼里心中偏要认定这就是这些新闻作品的“不足”: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些新闻作品的种种“不足”来做我们自己的文章。比如,我们就可以从小处着眼,从细处构思,对这些新闻作品中没有写到的空白给予填补,没有展开的情节给予展开,没有描绘的细节给予勾勒——再用一个或者多个主题串起来、织起来,不就是我们自己一篇“新”的作品了么?“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将零散的坠落的露珠一滴滴地串起来,也不失为创“新”的一个好手段。第四,做“后续”,——就是利用后发优势,“发后力”。有些“新闻”没抢着,我们不占先;但是这“不占先”并不意味着这些“新闻”事件没有“后续”事件,我们在报道在这些新闻“后续”事件中也“不占先”啊。用心做“后续”,做“后续”新闻的“有心人”,同样也可以开辟出一方“新”的天地来。

但是注意,有时我们自己认为的“新”,未必就是真的“新”。“新”是针对读者,其次才是针对作者自己而言的。当然我们也有对自己是“新”、对读者也是“新”的东西在,但那样的情况毕竟不多;更多的情况则是对自己是“新”,而对读者却不是“新”的了。所以千万不能自己认为“新”就一定都是“新”——特别是在那些见多识广的编辑、读者的眼中和心中。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作者一方面在平常要多多地学习、多多地看报;多多地深入到工作一线、实际的生活中去观察、去了解,不断地增长自己的阅历和见识,掌握丰富的素材,扩大自己的信息量,千万不要独居一室,独守一门,使自己沦为“井底之蛙”而“孤陋寡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多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问自己,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多向那些大家、专家、专业人士、编辑老师、资深记者去请教,多听他们的高见,帮助自己去分析。

新闻追求“新”,所以我们在撰写新闻的时候一定也要追求“新”。但这种追求,绝不能是一味地为“新”而“新”。我们在追求新闻“新”的时候,要时时“掂量”一下新闻背后的社会价值。新闻的社会价值不高,甚至没有,那么无休止地追求这种“新”,有什么意义呢?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报道“人咬狗”的这种新闻究竟有多大的社会价值呢?我们可以说,没有社会价值做支撑的任何新闻的“新”,都是猎奇,不是“新”。而我们所要坚决反对的,就正是这种猎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新”的新闻谁喜欢“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