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What You Eat——读《美味欺诈》

“You are what you eat”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英文谚语,不过它的历史并不悠久,最初的来源当然已不可考,但似乎这句话进入英语只有短短不到一百年;1920到30年代,这句话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而开始风行,成为了报纸上的广告和出版书籍的名称。——等等,为什么1920年代的人们要关注食品安全?那不应该是一个田园牧歌的年代、一个所有食物都有机的年代吗?如果你跟我有类似的想法,那《美味欺诈》可能会给你我当头一棒:食品造假从未停止,甚至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亦是如此。如果说大规模的掺假,如作者所说,是工业化城市中流行的顽症,那坑蒙拐骗的历史比实实在在的日子长得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食品造假”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本书中至少提到了两个方面:“以次充好”和“无中生有”。前者是自古有之的欺诈,但工业化把这事儿完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准,作者以19世纪初的茶叶造假为例:

“假茶叶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堪称食品掺假艺术的巅峰。……这两个骗子让一位名叫托马斯·琼斯的男子为他们收集黑刺李叶和山楂叶。……接下来才是真正恶劣的行为。要将树叶变成类似红茶的商品,首先要将叶子煮过,捡出麦秸和荆棘,再将树叶放在铁板上烤干,接下来要用手摩擦树叶,好让叶子像茶叶一样的卷曲,然后用洋苏木(学名Haematoxylon campechianum,一种豆科采木属乔木,产自西印度群岛,大量食用会引发肠胃炎)染色;煮叶子时加入醋酸铜(一种铜的醋酸盐,有毒),干燥后还要涂上一种有毒的混合物——由’荷兰红’染料与大量醋酸铜混合而成。”

虽然前工业化时代也有铅和汞,但我相信肯定没有醋酸盐和“荷兰红”。经过一番操作,你家树篱上的叶子被当成营养丰富、提神醒脑的异国饮料进行出售,这也就难怪读了此书的评论员们会在文章里抱怨“读过他的书后,我们可能什么都吃不下了”。

时至今日,以次充好不能说是完全绝迹,但显然较1820年的英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欺诈手段也跟着水涨船高;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方面:无中生有。或者用20世纪初营养学家卡罗琳·沃克的话说,是“合法的消费者欺诈”。这里提到的例子是“树莓乳脂松糕”——或者依照法律,本应叫“树莓味乳脂松糕”的食物:

树莓味结晶果子冻:糖、胶凝剂(E140,E407,E340,氯化钾)、己二酸、酸度调节剂(E366)、调味剂、稳定剂(E466)、人工增甜剂(糖精钠)、色素(E123)

树莓味吉士粉:淀粉、盐、调味剂、色素(E124、E122)

布丁:添加防腐剂(E202)、色素(E102、E110)

装饰:添加色素(E119、E132、E123、E127)

乳脂松糕表层混合物:氢化植物油、乳清粉、糖、乳化剂(E477、E322)、改性淀粉、乳糖、酪蛋白酸盐、稳定剂(E466)、调味剂、色素【E102、E110、E160(a)】、抗氧化剂(E320)

可以说,这样一份松糕里什么都有——除了树莓。这就是我们相对熟悉的领域了:食品生产商熟练地运用各种添加剂,增色、增香、增味、增稠。当然有人会辩称目前食品安全有法可依,每种添加剂都有最高用量,但不得不说,人体是一个复杂且精妙的系统。多种类、小剂量的添加剂未必会在当下立刻产生影响,但,谁又说得准呢?

然而对食物的担忧很容易促使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地追求“营养”和“天然”。事实上,在食物中添加营养成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了解一下维生素中毒),而各国各地对“有机”的标准也莫衷一是,更别提有机食品似乎正在成为富人阶级免受肮脏威胁的专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与掺假食品斗争中的永恒主题,作者也无奈地承认大多数人并没有掌握真实可靠的食品安全知识。但从现在开始学习总不算晚,更关键的是——相信自己的感官,看一看活鱼身上的光泽,闻一闻真正香米的气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You Are What You Eat——读《美味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