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三—— 逆向设计

      书中提到教师是设计师 ,一项基本工作就是精致的设计课程和学习体验活动 ,满足特定的教学需求 。和其他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员一样,教师也必须考虑他们的受众 ,那就是我们的学生 。老师作为设计师会受到限制 ,不能随心所欲地以任何方式讲授任意主题的内容 。我们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应该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具备哪些技能 ,明确教与学的优先次序(课程标准) ;  在设计体验活动时 ,必须考虑多数人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因素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

为什么逆向是最好的

        首先要转变一个观念 ,在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 ,先要努力思考此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 。习惯上总是考虑教什么和如何教 ,而逆向设计首先关注预期学习结果。 我们的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 ,而不是从我们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导出 。类以于旅游计划 ,应该提供一组设计详细的旅游指南 ,以达到文化层面的目标 ,而不是在各个景点漫无目的的游览 。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 ”,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 。

反思自己的教学 ,大多时候都只关注自己的教 ,而不是学生的学 ,花大量的时间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使用哪些材料 ,要求学生做什么, 而不是首先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 。

传统设计的两个误区 :

1 .活动导向的设计 ,不当之处在于只动手不动脑 ,就算学生真的有所领悟和收获 ,也是伴随着有趣的体验偶然发生的 。纵然活动有趣, 但未必能让学生获得智力上的成长 。学生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参与 ,而不是对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 。小学和初中比较典型。 2 .灌输式学习 ,在高中和大学比较普遍 。

在为理解而教时 ,我们必须把握主要观点 ——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 ,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 。

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 :确定预期结果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 ,能够做什么, 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 ?我们要思考教学目标, 查看课程标准, 检验课程预期结果 。必须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

阶段二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 ?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完成 )来思考单元或课程 ,而不是简单的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 。

阶段三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本阶段, 我们必须思考几个关键问题: 如果学生要有效的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 ,他们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 ?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 据表现性目标 ,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做什么? 以及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 要完成这些目标 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 ?

于常规教学实践相比 ,逆向设计的一个主要变化是:在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之前 ,必须思考如何开展评估 ,而不是在一个单元学习即将结束时才构建评估 (或者依赖教材提供的测试 ,而这些测试可能不会充分或恰当的评估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逆向设计要求我们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 ,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 。

关于逆向设计 ,一时之间可能还是难以理解 ,难以接受 。特别是逆向设计模板 ,设计标准 ,设计工具 ,感觉特别繁琐 ,难以操作 ,不实用 。可能是自己的理解水平有限吧 。有待以后继续深入的学习理解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学习三—— 逆向设计)